2014—2015学年《金版学案》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课孔子与老子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85

一、单选题

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  ) 

2.

孔子主张要实现 爱人 ,必须遵循 忠恕 之道。为此要求(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敬鬼神而远之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D.性相近也

3.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的是(  )
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   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 有教无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孔)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5.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子说: 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己乃所以复礼,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 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于一旦豁然欲尽而理纯。 可见,两人的 克己 (  )

A.产生的背景相同B.使儒学上升到了哲学高度C.实现的途径不同D.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如果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鲁国史书)B.《尚书》(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C.《论语》D.《道德经》

7.

(08昌乐高二期末考)有人说: 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其主要依据是(  )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8.

孔子有一个教育思想:就是把 性相近,习相远 的各种人群,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把这个理想归纳为(  )

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克己复礼D.因材施教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著名论断出自(  )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

10.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实际上主张(  )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11.

英语单词中,由孔子(ConfuCius)派生出了另一个单词(ConfuCiAnism),意指某学派。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ConfuCiAnism”就是(  )

A.道家B.孔家C.儒家D.法家

12.

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A.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B.都主张恢复周礼C.都否认天命论D.都强调贵贱有序

13.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

A.提出 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B.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C.主张无为而治D.主张 为政以德

二、材料阅读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材料二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请回答: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