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解放战争【人教版】(试题3)〖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3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2010·顺义高三二模)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2.

(2010·乐山三调)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达12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重庆C.政局稳定,各地交流频繁D.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

3.

(2010·浙江金华十校)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 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 的字样。当时 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 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B.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D.开展经济建设

4.

(汕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5.

(2010·聊城高考模拟一)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发生在下列哪一战役后(  )

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6.

(2010·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 民主 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

(2010·巢湖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安徽巢湖人),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 和平将军 。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谈,你认为这两次会议应该是(  )
①1945年重庆谈判  ②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③1949年北平谈判  ④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2010·广东韶关高三第一次调研)1948年辽沈战役中的长春围城,封锁围困半年之久,饿死30万平民,全歼曾在台儿庄浴血抗日的滇军六十军、印缅抗战而蜚声海外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辽沈战役歼灭了国民党的全部主力B.长春围城是残酷和不幸C.长春围城反映国军素质低不战而降D.辽沈战役死伤均为平民

9.

(2010·安徽马鞍山高三一检)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 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 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 。材料表明其实际对华立场是(  )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希望由其它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10.

(2010·大同2010高三模拟)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11.

(2010·台州2010高三二调)2009年是人民政协诞生60周年,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

12.

(2010·北京市丰台区期末)解放战争中,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是在(  )

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后B.战略反攻开始之后C.三大战役后D.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

13.

(2010·邢台2010高三二模)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绘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凇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4.

(2010·潍坊四县模拟)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 这是为了(  )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15.

(2010·北京东城高三练习二)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分析当时国内的形势时说: 第一中国要和平,第二中国要民主 为争取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  )

A.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签订 双十协定 C.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D.与国民党恢复和谈

16.

(2010·北京宣武高三一检)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

A.双十协定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B.政协会议形成了党派协商原则C.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D.北平和谈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

17.

(2010·江苏南扬泰三市高三二模)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8.

(2010·山东滨州高三模拟)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B.诗中的 百万雄师过大江 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
C.天翻地覆 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

(2010·山东淄博高三一模)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0.

(2010·山东临沂高一模块考试)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图片是(  )

21.

(2010·山东临沂高一模块考试)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淞沪会战  ③辽沈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二、材料阅读

23.

(2010·泸州高三质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维持霸权,美国对潜在的对手实施遏制,毫不手软。(10分)
材料一 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双方的实力地位几乎旗鼓相当的背景下,美国逐步酝酿并最终形成了遇制战略。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是遏制战略的现实基础。遏制战略形成于杜鲁门总统执政时期(1947一1952),但以后历届美国政府都根据该战略的实施结果、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力量的对比,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和发展。
(l)读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的经济、政治、军事基础。(6分)试述杜鲁门执政时期美国遏制战略的实施情况。(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