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创新设计》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 课下作业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8 浏览数:100

一、单选题

1.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 星期五 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

A.体现了启蒙思想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C.彰显了冒险精神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2.

2012年11月7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奥巴马成功连任。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卢梭说: 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C.天赋人权D.主权在民

4.

某思想家说: 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该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B.普罗塔哥拉C.孟德斯鸠D.康德

5.

(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21题)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有可能会变得专横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生而平等B.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信仰自由

6.

卢梭曾说: 要改善社会状况,就必须使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物品,使无论谁都不会有过多的物品。 这反映了(  )

A.他主张废除私有制B.他很重视公共意志C.他主张绝对平均主义D.他要求比较平均的分配

7.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是(  )

A.以文学形式作为批判武器B.反对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C.猛烈抨击天主教会D.描绘了未来 理性王国 的蓝图

二、材料阅读

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①,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注】 ① 哲学家 ,在18世纪的法语中,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②18世纪欧洲 中国热 ,由兴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间,大体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1661~1799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及各自的理由。(6分)
(2)结合清朝17、18世纪时期的有关历史,简要说明你同意伏尔泰或孟德斯鸠看法的理由。(任意选择其一回答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