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6 浏览数:123

一、单选题

1.

(2010·大连高三一模)有学者说20世纪 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 热战 冷战 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 ;全球化开始 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 ,人们不得不 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世界联系日益密切B.国家、地区之间对抗日益激烈C.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D.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开始形成

2.

仔细观察下图,2001年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加入了哪一组织(  )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3.

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中美国(共同体ChinAmeriCA)”,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 共生时代 。这一 新概念 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4.

(2012·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调研)《金融时报》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地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 减震器 。下列所述可以作为此结论的依据的是(  )

A.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B.政治冲突均与各国经济利益矛盾有关C.多极化趋势发展削弱了大国霸权主义D.发达国家借经济优势输出民主价值观

5.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二、材料阅读

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柄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材料二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材料三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材料四
2013—2014学年《创新方案》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6课 课下作业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欧盟大部分公民赞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最早萌发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进入21世纪,推动其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弊端。(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分析2001~2003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作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