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45

一、单选题

1.

距今7000—5000年的黄河流域气候湿润,如山东济南月庄遗址(属于后李文化)浮选出的28粒炭化稻米,很可能为栽培稻;河南洛阳西高崖遗址中,一件草拌泥杯坯上有稻谷印痕;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发现稻作遗存样本中有炭化稻米2720粒、炭化稻谷187粒。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农业生产交流密切B.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C.气候变化影响稻作农业发展D.黄河流域稻作农业技术较先进

2.

有观点指出:与西汉中期相比,东汉时期妇女所拥有的自主意识已日渐淡化,她们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丈夫的附庸,即使妇女在遭受了丈夫严重不公正的待遇时,她们也不再像西汉中期的妇女那样勇敢地表现出自己的抗争。与此变化出现相关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C.盐铁官营的影响D.儒学地位的提升

3.

下面是唐代王建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树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将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蕃乐。

A.是封建经济向边疆传播的反映B.体现了唐朝与边疆民族相互认同C.说明唐朝诗歌对边疆影响广泛D.折射出唐朝与边疆民族关系和谐

4.

《宋史》载:“(南宋时)闽、广舶务监官抽买乳香,每及一百万两,转(升职)一官。又招商入蕃兴贩,舟还在罢任后,亦依此推赏。 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财政困难B.商品经济繁荣C.对外政策开放D.造船技术进步

5.

1652年,顺治帝在赐浙闽总督刘清泰敕中有 海寇郑成功 的字眼。康熙年间,郑成功从台湾迁葬福建,康熙帝为其撰挽联,曰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帝此举(  )

A.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行为B.否定了顺治帝对明朝遗民政策C.旨在为清廷收复台湾创造条件D.意在淡化民族矛盾以巩固统治

6.

下表所示是19世纪70—90年代郑观应的三部著作中中西对比概况。这些著作(  )

著作

概况

《救时揭要》

进行中西比较的文章有8篇,占全书篇数的32%,比较的范围有7个方面

《易言》

进行中西比较的文章有30篇,占总篇数的83.3%,比较的范围有30个方面

《盛世危言》

进行中西比较的文章有106篇,占总篇数的93.8%,比较的范围多达73个方面

A.奠定了洋务运动发展的思想基础B.有利于国人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C.消除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阻力D.引导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层面

7.

法国陆军部档案载,当时在北京的法国外交官认为 帝国政府决定速建三十六个师和改组海军,而没有考虑到如何维持每年如此巨大的资金开支,是缺乏一点英明远见的行为 。该记载可用于说明(  )

A.义和团运动加快中国军事近代化B.戊戌变法决策的失误C.《辛丑条约》对清廷财政的危害D.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8.

1920年,中国棉花入超额为877万海关两,此后,入超额逐年扩大,至1931年增至15019万海关两。1922年以前,棉纱入超额常在6000万海关两以上,1923年入超额减少,1927年转为出超,1931年出超额为3112万关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中国半殖民地程度深化B.北洋政府大肆出卖国家利益C.中国近代经济有所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卓著

9.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这一观点(  )

A.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服务于中华民族解放的需求C.利于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D.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1951—1953年,党和人民政府开始了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这次改革建立起了工人八级工资制,同时还改革了职员的工资制度,建立了奖励制度。到1953年年底,80%以上的职工的工资都增加了,平均工资分别提高60%—120%。这一改革(  )

A.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C.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D.凸显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11.

古巴比伦人分割财产通常在神庙举行,在分割财产时要签订契约,契约中往往有 他们以沙马什神、阿亚神、马尔杜克神和国王汉谟拉比的名义起誓 的字样,契约达成后,继承人要起誓,并对契约永不反悔。材料表明,古巴比伦人的财产分割(  )

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彰显强烈的法律意识C.强调严格的程序形式D.追求财产继承的公平

12.

英国人罗吉尔·培根曾根据阿拉伯 光学之父 伊本·海赛姆的光学理论做过不少光学实验,并在其著作《透镜》中引用了《光学宝鉴》第七章的内容。太阳中心论创始人哥白尼在其《天体运行论》中,多处引证了著名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巴塔尼的观测数据。材料表明(  )

A.文明交流对欧洲社会发展影响巨大B.阿拉伯天文成就领先于世界C.阿拉伯文化影响了欧洲文明的发展D.阿拉伯推动了欧洲科学革命

13.

1656年,贵格教派妇女道拉斯·沃发表了一系列抱怨卡莱尔市市长的言论,她写道: 市长过来粗暴地阻止了我,不容许我有任何辩白的机会就把我送进了监狱。 1659年4月14日,英国妇女埃利斯·本特走进法庭,攻击护国公理查德·克伦威尔的统治。材料反映了英国(  )

A.妇女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B.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发展C.教会与革命者冲突的热化D.启蒙运动的影响比较深远

14.

1871—1910年,德国东部地区人口由于大量流失,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4.0%下降到了19.7%,西部地区则由于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而使其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9%上升到了23.1%。德国区域人口的变化(  )

A.制约了德国城市化发展进程B.源于德国与沙俄的矛盾激化C.意在防备法国对德国的仇视D.反映出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15.

下图所示为二战时苏德两国坦克(单位:辆)和自行(强击)火炮(单位:门)的生产对比数据。据此可推知(  )

A.二战推动了苏联军事技术发展B.苏德战争提高了德国军事实力C.苏德军事实力差距不断缩小D.苏联工业化奠定苏军胜利基础

16.

在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非洲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人肯尼迪在外交方面的重要话题。肯尼迪在竞选演说中提到非洲的次数达到479次,他认为:第三世界是最容易发生革命和最容易受共产主义诱惑,同时也是最容易接受美国影响的地区。肯尼迪的意图是(  )

A.支持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体系的束缚B.呼吁美国社会关注非洲新兴国家C.将崛起的非洲纳入其冷战战略之中D.杜绝苏联在非洲新兴国家的扩张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粤海关志》明确记载: 凡外洋夷船到粤海关,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 行商(时称 洋商 )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征税程序,从商人——税务人员之间的交往变为外商——行商——税务人员之间的交往,行商在征税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设计在使清政府得以避免与外商发生直接接触、维持天朝体制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了稳定的巨额关税。在设计这种制度的过程中,既有避免和外人直接交涉造成麻烦的考虑,也有为不熟悉中国制度的外人提供方便的考虑。但就是这种制度引起了外商们的疑惧。

——摘编自任智勇《晚清海关二元体制沿革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述现象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28年5月3日, 济南惨案 发生时,针对日方在国际舆论界的大肆造谣诬陷,国民党中常委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直接领导了澄清宣传工作,在国内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悼念活动,面向国际社会揭露真相、控诉暴行。南京国民党政府为扭转国际舆论,通过外交渠道向海外澄清事件真相,争取欧美大国对中日交涉的支持。南京国民党政府还通过外交部非正式出面组织了上海中外记者 济南惨案 调查团。调查团包括外方记者四人,他们自7月13日起在济南展开调查,先后在《申报》、上海《新闻报》等媒体上发表报道。

——摘编自李泰衡、田武雄《从歪曲事实到揭露真相日中双方围绕济南事件的舆论战》

材料二
济南惨案 爆发后,《新闻报》于1928年5月5日发表题为《为日兵暴行诘田中内阁与告日本国民》的评论,指出田中主导下的侵华暴行 自为谋者多,为日本国家谋者少 ,因此 吾人仅可认为田中内阁对我国之不良策略,决不可误认为日本国民对我有恶意之行为 。发表于《星期评论》第2卷第26期的《对日本在华政治应有的认识》一文,还特别强调日本人是黄种人,是中国人的同宗,因此大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 总抱亲善主义 济南惨案 的发生,当然不是日本民众 一致拥护政府的结果 。上海《民国日报》于5月8日发表《为济南日军暴行告日本民众》一文,希望日本民众迫使军阀政府从山东撤兵。5月9日登载《日本民众应积极认识田中的阴谋》一文,指出日本人民同样是田中兽行的受害者,因此 我们中国和日本的革命民众,为了救自己、救民族、救世界起见,应该站在一致的联合战线上面,来揭破田中的阴谋,来推翻田中军阀和奉系军阀的政府命运

——摘编自赵庆云《日本人民军阀政府的辨析——济南惨案后中国报刊舆论对日认识的一个侧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党政府扭转国际舆论的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济南惨案 后中国舆论界的对日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评价。(7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法关系在戴高乐总统后的蓬皮杜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时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1981年上台的密特朗总统认为,冷战结束使曾经被视为借中国抗衡美苏,保留提高法国大国地位的政治战略目标不复存在。相反,西方价值观在东欧、苏联地区的得势使法国一部分人确信西方价值观应主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法关系开始出现波动,陷入历史低谷。

——摘编自吴志成、袁婷《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材料二
1995年,欧盟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的首份对华长期政策文件,将对华接触战略作为欧盟的长期目标,又于1996年发表了《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与此相呼应,1997年,中法确立了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政策文件,将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俄、日同等重要的地位。2003年,欧盟发表首份《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列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同年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2月,在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倡议下,欧盟首脑会议责成欧盟外长理事会重新审议对华军售禁令问题。

——摘编自曹蕾《欧洲一体化对中法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密特朗总统时期中法关系 陷入低谷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欧关系与中法关系的联系,并概括影响中法关系的因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俄国十月革命一直是俄罗斯政府和学界辩论的焦点之一,没有哪一政治事件如同十月革命一样,充满不可调和的观点和意见分歧。对俄罗斯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社会发展面貌以及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对俄罗斯另外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场悲剧式的国家政变,最终使俄罗斯偏离了原本的社会发展路径,陷入国家灾难之中。如俄国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就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反对俄国革命的 反革命

——摘编自周国长《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对1917年十月革命的评价》

请根据上述视角,运用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世界史中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展开评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不得抄袭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