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县五中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定时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122

一、选择题

1.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 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

A.夏禹B.商汤C.夫差D.商鞅

2.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太史公 描述了春秋时期的(  )

A.国家产生B.七雄兼并C.戎狄入侵D.社会动荡

3.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 诸夏 同周边的 等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 诸夏 夷狄 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

A.国家统一B.诸侯争霸C.民族交融D.思想解放

4.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其中韩非子提出的主张是(  )

A.仁政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

5.

在学完 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 北京人生活的一天 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

6.

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7.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 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  )

A.郡县制不复存在B.分封制受到挑战C.禅让制开始解体D.王位世袭制消亡

8.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 四夷 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9.

孔子曰: 仁者人也 。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道之以政D.有教无类

10.

下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

主张

孔子

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

墨子

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

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

11.

比较 古猿头像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现代人头像 图片可知,北京人(  )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2.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

A.周王室衰微B.青铜制作工艺得到进步C.经济得到发展D.三家分晋

13.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

A.学而不厌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不耻下问

14.

夏传子,家天下。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这说明夏朝的建立(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推举贤德之人为首领D.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产生

15.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有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16.

《战国策秦策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

A.不畏强权,公平无私B.法令严格,畏惧强权C.坚守诚信,宽厚待人D.注重亲疏,随机应变

17.

阅读以下表格,可以说明(  )

诸子百家代表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

儒家:仁义礼智信

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注重法律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法治、爱国

A.百家争鸣流派众多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

18.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有利于这些问题解决的是(  )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9.

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

20.

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 ,孔子提倡 为政以德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韩非强调 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21.

表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了商鞅变法(  )

人物

论述

韩非子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李斯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王充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A.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增强了秦国的国力

22.

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

23.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最东和最西的两国是(  )
202410291316233953

A.齐秦B.楚燕C.韩魏D.赵秦

24.

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

为了争霸,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齐桓公B.越王勾践C.晋文公D.楚庄王

26.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先后发现了有被火烧过的鹿角和很厚的灰烬层,还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  )

A.过群居生活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D.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

27.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8.

对题2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29.

文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下图是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鞅方升,在方升底部刻有一组铭文,是秦王政26年(前221年)的诏书,主要意思为:天下一统,全国推行商鞅既定的标准代替列国复杂的量制。这一铭文反映出(  )

A.商鞅变法为秦朝治理国家提供典范B.变法使得秦朝的国力大为增强C.在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的成效最大D.秦王为筹划统一大计广用人才

30.

通过《分户令》,商鞅把大家庭细分到最小限度,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不但运作力强,且家庭成员都能 人尽所能 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干。这表明商鞅变法(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秦国国富兵强C.推动秦完成统一D.重塑了社会结构

二、综合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的放着,可以看出,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1)材料一图1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根据图2所示,人类应该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图3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原始人类?(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人遗址发现成堆堆放的多处灰烬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 北京人 怎样用火 对付自然 ?(6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 尊王攘夷 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材料二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诸子百家 。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 尊王攘夷 的旗号产生的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 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其中,成效最大的改革发生在哪个诸侯国?(3分)
(3)在材料三的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中,请任选两家写出其代表人物。(4分)
(4)据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概括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6分)

33.

民生。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是中外进步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秦统一以前)的思想源起到封建社会时期汉唐统治者的治国实践,再到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探索,最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还地于民,无不体现着历代中国人对民生的重视。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三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