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斯巴达的孩子七岁后就要离家进行艰苦的军事生活,他们必须学习投枪、掷铁饼、跳跃、角力、赛跑、游泳、游戏、音乐舞蹈,并进行一些兵器和拳击练习。雅典的孩子七岁后就要在体育学校接受初等教育,如轻微的体操、玩球和游戏,到十二三岁后开始竞技训练,雅典青年通过参加公共集会、庆典、法庭、神庙、体育场、人民大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受到政治、道德、传统以及美的教育,在18到20岁接受国家军事训练后,他们成为全权公民。文艺复兴时期,新型城市的一些教育家们试图以现代人的发展为基础重建体育教育体系,康帕内拉认为
“美是由内而外的气质表现,思想的美要靠科学文化知识,而外形的美要通过体育来打造。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将体育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如在绘画、雕塑等作品中出现了运动员的形象和体育场景,这不仅展示了人体的力与美,也进一步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人体运动的原理,对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后来体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为科学实验和观察提供了实践机会,促进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摘编自罗善瑜《人的发展:西方体育教育的历史逻辑》
材料二
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教育名著《爱弥儿》,首次使用了
“体育
”一词。卢梭的体育教育观思想主要是培养自然人、自主人;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要求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强调自然的游戏活动;重视身体活动的智能因素,反对机械呆板的教育;提倡儿童早期体育,身体的发展是感官和理性发展的前提。体育教育从边缘逐渐成为欧洲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了体育课程。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引入了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攀岩、滑板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女子体育项目逐渐增多,女性在体育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贫困儿童等的体育教育受到社会重视。杨氏是德国体操的创始人,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他创立的体操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目的在于提高德国青年的体质和力量,为当时德国的统一而做准备。而林氏体操是在瑞典面临法、俄两国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同样具有强烈军事色彩和民族特性。美国率先在1880—1920年间开始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引进竞技体育,整齐划一的跑道、计时精确的秒表、标准严格的规则,整个竞技体育无不体现出理性精神的烙印。竞技运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工业文明竞争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大众体育也逐渐兴起,城市中的公园、健身房等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大众提供了便利的体育锻炼场所。
——摘编自于华《理性的抗争:对16世纪以来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与古希腊体育教育观的不同,并简析文艺复兴时期体育教育观出现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以来欧美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近代西方体育教育给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带来的启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