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83

一、单选题

1.

我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至商代时,酿酒业已十分发达,商人饮酒风气很盛。《史记》中记载纣王建有酒池肉林;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具有酒器功能的主要有青铜尊、爵、卣、斝、盉、觚等,其中,青铜爵、斝、觚,多以成套出现。这表明商代(  )

A.贵族政治的日益腐朽B.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C.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D.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2.

我国是玉的王国,古人对用玉赋予了不同的涵义。《礼记》中有 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佩玉 的记载;东汉关于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的说法,则将玉石的五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上述用玉观寄托了我国古代(  )

A.选贤任能的用人理念B.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C.修身明德的道德追求D.隆礼重法的治国精神

3.

西汉初期各诸侯国的权力较大,经过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以下属于汉景帝和汉武帝削弱诸侯国的措施的是(  )
①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②削减诸侯封地
③颁布 推恩令 ④剪除异姓诸侯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陆贽(754—805年)曾就唐朝赋役之弊端提出: 凡欲拯其积弊,须穷致弊之由,时弊则但理其时,法弊则全革其法……”推动唐中期实行两税法的 时弊 是(  )

A.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B.以家户为收税主体的确立C.租庸调制存在制度设计缺陷D.土地买卖和兼并风气盛行

5.

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的第一座都城,经考古发现,该城中部自南向北有五重建筑基址整齐地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金史·地理志》中曾记载,会宁府皇城中兴建的宫殿庙宇众多,殿宇名字有 明德 武德 泰和 等,这反映出金朝(  )

A.认同中原治理模式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建筑风格独树一帜D.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6.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提到: 元朝初年,就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专门掌管海外贸易……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人头脑中的 西方 概念,已从两汉与唐宋时期的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实实在在地扩展到了欧洲。欧洲使者不断东来,蒙古也派使者西去。 上述材料体现了元朝(  )

A.对外贸易的扩展与畅通B.民族政策的开明与开放C.重农抑商的突破与废弛D.国家疆域的拓展与辽阔

7.

起居注是中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据记载:明初设置起居注官,专门负责记注起居,随后其职责部分由他官兼任,万历年间起居注之职由翰林院官员兼任,更类似于差遣而非正式职官。起居注记录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君主言动的据实直书减少,主要是诸司章奏的编辑整理。由此可知明朝(  )

A.纠错机制作用凸显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监察机制遭到削弱D.决策体制逐步完善

8.

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解释正确的是(  )

A.政权更迭频繁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不断上升B.活跃的对外贸易使隋唐时期粮食总产量大增
C.新耕作方法的推广促进宋代粮食总产量增加D.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明清粮食总需求量上升

9.

晚清,黄河多次决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决口,豫、鲁、直三省的许多地区被殃及。关于如何治河,清政府内部展开争论,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黄河两岸大堤全部完工,河道最终固定下来。据此可知(  )

1855年黄河河道变化示意图

A.运河交通处于瘫痪状态B.河南迎来发展黄金时期C.多重因素影响河道治理D.地形深刻影响河堤走向

10.

1909年,随着一系列 废旧立新 旨令的下达,清政府以 保存国粹 为宗旨,批准设立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正式开馆, 无论士农工商军界暨女学界,皆可入览 。据此可知,京师图书馆的开馆(  )

A.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措施B.以学术性研究为主旨C.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存D.推动了教育的大众化

11.

有学者认为,晚清进步思潮是 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 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 。由此可知,晚清进步思潮(  )
①包含洋务、维新、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 ②其中的部分思想得到了实践
③一定程度体现了中外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④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

下面是民国初年的两副对联: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

宪章文武净是公侯伯子男

A.中华民国已经荡然无存B.清政府的逆行彻底失败C.民众反帝斗争日益高涨D.袁世凯破坏了共和体制

13.

下图为油画《北大钟声》,描绘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期的学术群像。对油画《北大钟声》解读准确的是(  )

A.场景发生的时间:中华民国元年B.场景发生的原因:袁世凯在南京称帝C.作品表达的主题:新文化运动的包容性D.作品的史学价值:绘画还原历史真实

14.

1946年7月,中共旅大地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大连住宅调整运动的决定》。有人这样描写为期三年的住宅调整运动: 以前拉着洋车送花枝招展的日本女人们回家的时候,也只敢拿眼角瞄过一眼,现在这里却是自己的家了。 这次住宅调整运动(  )

A.适应了解放战争形势需要B.清除了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C.满足了大连工农基本需求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5.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随后国务院从10个部委抽调了大约5万人参加建设攀枝花钢铁厂。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 渡口市 。由此可知,攀枝花特区的设立(  )

A.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军事困难B.是新时期经济建设重要举措之一C.纠正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失误D.适应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 方针

16.

1992年上半年,《深圳特区报》相继发表如下评论:《扭住中心不放》《要敢闯》《多干实事》《两只手都要硬》《共产党能消灭腐败》《稳定是个大前提》《我们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等。这些文章的发表(  )

A.为建立经济特区呐喊B.表明对外开放取得突破C.受到南方谈话的鼓舞D.庆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
(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 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 百姓不足,君熟与足?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

(1)在两则材料的记载中,隋文帝的形象有何不同?(2分)
(2)请针对两则材料出现分歧的原因,谈谈你的认识。(10分)

18.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发展,关系国家安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 边海 的地理条件,发展 鱼盐之利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 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 附商舶 西行 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 海防 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 海禁 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与海洋相关的文献及内容(部分)

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

1982

第六个五年计划:积极开展海上石油的对外合作勘探和开发

1996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阐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战略目标、基本对策,以及主要行动领域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2003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2022

中共二十大报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海洋谋划的主要变化及影响。(10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本是一次讨论农业问题的普通的中央全会。由于在为召开这次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和邓小平先后提出了 向后看 向前看 两个重要口号,导致会议主题发生重大变化,最终演变成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陈云题为《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的发言,看似平常,却深深地触及了当时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不失为拨乱反正的一声惊雷。从 向后看 向前看 ,按照邓小平的解释,就是把 过去的事大体处理完,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向未来

——摘编自2019.2中共党史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向后看向前看

材料二

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

1988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1998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的大型展览——历史的丰碑。7月,《人民日报》开辟了纪念专栏。

200812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举行以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和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国家发行了金银纪念币和纪念邮票。新浪网抒发了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之情。

201812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社会各界开展了经济发展论坛,科技创新展览、创意体验等活动。主要媒体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主题采访报道活动。

——摘编自徐沐熙《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向后看 向前看 的理解。(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特点。(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陈澧引《几何原本》算法与《墨经》相沟会悬证,为撰《读墨子》辟一新途径。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徐继畬在《瀛寰志略》自序中称: 觅得泰西人汉字杂书数种……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帙。
咸丰九年(1859年),王韬说: 观西人教中之书,其理诞妄,其说支离,其词鄙晦,直可投于溷厕,而欲以是训我华民,亦不量之甚矣。
光绪十五年(1889年),钟天纬认为:“(达尔文进化论)其动植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
光绪十六年(1890年),薛福成多次阅读《万国公法》后感触: 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张朝墉阅英国李提摩太所著《天下四大宗论》《欧洲各国开辟非洲考》等 俱极得要领,中国讲西学者,多未道及其言。 若果以新学为训,不独外患可消,亦内灾可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刘绍宽读完当时第一部汉译货币银行学名著《保富述要》后总结: 觑破钱财,为福泽之影,而并无实际。

——摘编自蒋建国《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依据材料,以 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 为主题,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