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96

一、单选题

1.

2023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 良渚论坛 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以下对良渚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主要栽培作物是粟C.生产使用打制石器D.贫富悬殊尚未出现

2.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文化突破的时代称之为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等。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是(  )

A.道法自然 B.相生相胜 C.为政以德 D.明法审令

3.

21世纪初,在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36000余枚秦代简牍。这批秦简中有 洞庭郡 字样的简牍,这里的 洞庭郡 应是(  )

A.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B.与 平级的监察机构C.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封机构D.中央政府的临时统治机构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打败匈奴,占领草原B.发展经济,劝课农桑C.割据一方,称王称霸D.结束分裂,统一中国

5.

如表言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历史人物

主张

西晋傅玄

上不兴非常之税,下不进非常之贡。赋税徭役不过其节,确保老百姓使力足以供事,财足以周用

东晋鲍敬言

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

南朝萧子良

救民拯弊,莫过减赋,减赋实际上略其目前小利,取其长久大益,无民资不殷,国财不阜也。

南朝梁武帝

赐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威加振恤。

A.以民为本B.重农抑商C.工商皆本D.严刑峻法

6.

如图为 贞元册南诏 石刻,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石壁上,记录了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袁滋为 册南诏使 ,持节册封异牟寻为 南诏归义王 ,并赐金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石刻中的史实能够印证唐朝(  )

A.直接对云南实施了有效的统治B.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融合C.通过册封方式对边疆进行管控D.成功离间了吐蕃与南诏的关系

7.

中国流传下来的许多成语,有一部分往往涉及历史上的典章制度,其中成语 名落孙山 蟾宫折桂 一举成名 独占鳌头 连中三元 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

A.三省六部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8.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男去耒耜则不禁,女去织纸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
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元代,云南设立行省后,改变了其分裂割据的状态。汉族移民随着交通线深入云南,使得精耕细作的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元史食货》记载,云南行省纳粮曾经达到277719石,远超同期辽阳、四川、陕西等行省。据此可知元代(  )

A.南北经济的差距继续扩大B.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C.因地制宜的模式收效明显D.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消失

10.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对明初废宰相的做法进行评论: 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虽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 由此可知,废宰相(  )

A.实现天下庶务彼此颉颃B.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C.整顿了腐败的官场风气D.有利于贤明人才的培养

11.

如图是清疆域图(1820年),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在①②③④四地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410142137573027

A.①地: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B.②地:实行 改土归流 ,强化管理C.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之乱D.④地:派驻办事大臣,共同治理

12.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开放口岸积极投资办厂,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雇佣了第一批中国产业工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及其他城乡无业劳动者是近代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这种现象(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彻底解体C.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动D.推动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1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下列说法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天京事变,内部分裂B.北伐西征,打击清廷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D.颁布《资政新篇》,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14.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慈禧以谋反罪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在行刑之时,围观的百姓几乎个个都在拍手称快,还有人向刽子手扔赏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畅快与喜悦。由此可见(  )

A.知识分子迷惘无知B.民众意识亟待觉醒C.维新思想宣传不力D.清政府的统治强化

15.

中国人民经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提高了民族觉醒和政治认识,所以义和团运动成为 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这表述的是义和团运动的(  )

A.过程B.影响C.目的D.背景

16.

有研究者发现,1912年6月《申报》记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这种现象从侧面说明(  )

A.裁判官沿用封建法律审判案件B.当时大多数国民依然愚昧无知C.辛亥革命未能冲击封建反动统治D.完成反封建的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17.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指出十月革命是 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是 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的观点(  )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需要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

诗歌《南湖红船》 七月日星盈,南湖水上行。清风携马列,烟雨伴船征。华夏精英聚,山河萃美生。小舟前景远,从此晔光明。 其中对 从此晔光明 理解准确的是(  )
①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9.

共产国际派德国人李德担任第五次 反围剿 的军事指挥。李德认为这场战争 是国民党政权与红色政权的决战 ,在战术上坚持正规化的阵地战,主张 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种认识(  )

A.反映国共两党军事上势均力敌B.实质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严重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D.导致中共工作重心被迫发生转移

20.

观察历史地图有利于形成时空观念。对下列如图和如图战役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图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B.图1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图2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图1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图2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图1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图2打破日军的 囚笼政策

21.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51个师团中有35个陷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只能动用11个师团到太平洋配合海军作战。抗日战争结束时,日军在中国境内仍达199万人,占海外日军总数的近二分之一。这表明(  )

A.太平洋战场美军力量较中国弱小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D.国共两党共同抵抗了日本侵华

22.

1948年,解放区广泛传唱: 老百姓呀管村庄,讲民主呀爱地方,大家快活喜洋洋。 这是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的歌词,这说明(  )

A.土地改革顺应民主政权建设B.歌曲是政治宣传的新途径C.农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作主D.大生产运动得到广泛开展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建国初期实行 一边倒 ;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世纪70年代奉行 一条线,一大片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结盟政策。由此可见(  )

A.世界局势决定中国外交B.两极格局不断走向瓦解C.外交政策根据形势调整D.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

24.

1961年,中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病毒;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此中国人民再也不用惧怕帝国主义的核威慑;1965年9月17日,中国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上成就的取得(  )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要源于苏联的大力援助C.得益于 双百方针 的实施D.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5.

2023年12月24日,是长津湖战役胜利73周年,据中方战史记载,此役共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包括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混乱中翻车身亡,被时任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称之为 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败退 。据此可知,长津湖战役发生于(  )

A.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6.

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  )

时间

口号

20世纪50年代末

赶英超美大跃进万岁

20世纪60年代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

20世纪80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以来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B.对外开放战略取得显著成效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27.

如图是1981年底,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树立起的标语牌,这体现了(  )

A.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B.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C.现代生活节奏加快D.重商主义思想盛行

28.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举行历史性会晤,习近平强调了 九二共识 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九二共识 的核心内涵是(  )

A.和平统一方针B.多党协商制度C.一个中国原则D.一国两制 构想

29.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D.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0.

2023年是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 一带一路 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涵盖各领域的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在全球拥有27个自贸伙伴。在一系列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世界稳定。这体现了中国(  )

A.不断完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D.主导世界发展作用已被广泛认可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一万年前就产生了农耕文明。夏商周时,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选择种植产量高的作物。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犁耕。西汉时在使用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隋唐普遍推广 圩田 ,并逐步形成 北麦南稻 的格局。各种作物在种植中又培育出了许多适合各地栽培的新品种。在历代中国政府和商人与外国的交往中,又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如汉代引进的芝麻、葡萄、苜蓿、胡亚等。

——摘编自杜卫华《试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延续性》

材料二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农业单一经营方式已被突破,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还往往进行一些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获取更多的收入,以弥补粮食生产之不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授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认识。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4年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召开中共十六大
2022年 召开中共二十大
上述材料是甲同学梳理的1978—202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改革开放促民族复兴 的大事记年表,但是内容不完善。请为以上时间段补充一件 大事 ,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 大事 写一段解说词。(要求:明确写出时间及对应的 大事 ,解说词阐释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