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5 浏览数:116

一、单选题

1.

根据考古研究,下图中这些古城遗址规模庞大,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平方米。城内有宫殿、祭祀、手工作坊、墓地等建筑遗址,墓葬品显示出明显的阶级差别,城外密集分布着村落文化遗址。材料信息能够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营建城市形成制度B.呈现邦国林立的局面C.开始出现阶级分化D.出现南北统一的趋势

2.

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 早熟 ;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 早熟 。而其他诸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政治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的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 早熟 的结果分别表现为出现了(  )

A.分封制和郡县制B.礼制和君主专制C.德治和法治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3.

《管子·海王》: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眺,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

A.农业领域普遍使用铁质农具B.铁制工具成为人们唯一劳动工具C.铁器已应用于许多生产领域D.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劳动分工

4.

论及魏晋南北朝,某学者评论道: 这一时期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却也开启了 小中国 大中国 的转变,由 多中心 一体化 的演进。 可以印证上述结论的有(  )
①胡汉交融,华夏认同产生    ②北民南迁,南方开发
③儒佛道相互吸收,文化交流 ④三省创立,事权分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

严复曾在《原富》按语中写道: 千古相臣,知财计为国之大命,而有意于理财养民者,荆公一人而已。其法虽病,然事难助寡使然。而其用意,固为千古之大虑,不容后人轻易排击也。 严复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6.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以下三幅图片所呈现的文物,能够共同论证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C.商品世界范围流动D.中国陶瓷工艺精湛

7.

上海是近代中国形象的一个缩影。下列选项不符合对19世纪中后期上海城市面貌构想的是(  )

A.可以到先施百货等大型百货公司购买商品B.可以看到外商银行和中国人自办的银行
C.可以购买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发行的股票D.煤气、自来水、电报、电话等基础设施逐渐发展

8.

下图反映了1954—1963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其中出现第④阶段的发展趋势的政策原因是(  )

A.一五 计划的提前完成B.提出建设 四个现代化 C.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D.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9.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重大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五届人大五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10.

下图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铸币上描绘了一位公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关于铸币中公民的选举对象,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推测是(  )

A.执政官B.国王C.元老院D.元首

1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 下列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前后对应关系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中世纪城市经济的复苏

封建王权的扩大,促进国王统一事业

B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

C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依赖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普及

12.

有学者在统计 一战 期间经济现象时,梳理出以下表格。这些现象反映出(  )

城市

地区

经济现象

多米尼加

中美洲

对德进出口清零

阿根廷

南美洲

三大农产品出口量价齐跌

巴西

南美洲

橡胶业有所上升,咖啡贸易下降1/3

上海、大阪

东亚

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

A.一战 致使世界市场崩溃B.欧美国家转移了侵略重心C.一战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D.亚非拉地区产业结构单一

13.

苏俄时期有个农民曾写信给列宁,信中写道: 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战争已经三年了,这就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一会儿动员马匹,一会儿动员耕牛,各种各样的劳役,无休止地征收余粮。农村缺乏鞋子、衣服和家庭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说明当时(  )

A.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失败C.农业集体化违背经济规律D.即将实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14.

2011年,大英图书馆 历史民族志记录 系列资料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民族志记录 对各地口传文化进行田野录音,所有藏品均是各个领域中语言、音乐和其他文化实践的独特范例。此举意在(  )

A.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B.顺应社会信息化趋势C.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D.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15.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下列图标所代表的机构中最能体现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层面治理机制改革的是(  )

16.

《旧唐书·韦思谦传》载: 玄宗悉召新除(新担任)县令至殿庭,试理人策,惟韦济词理第一,擢为醴泉令,余二百人不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又敕京官五品以上外官刺史,各举县令一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罚。 该记载可能涉及唐代的(  )

A.科举选官B.官员考核C.教化百官D.官员监察

17.

1905年,梁启超通过研究明清时期 下南洋 群体,撰写《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文中写道:泰西豪杰若哥伦布之开美洲、克雷飞之并印度,其人大都旷世不一遇,而中国乃时时有焉。……特取前明至本朝殖民外国诸伟人行事于苏门答腊、菲律宾岛、爪哇岛、婆罗岛、缅甸等处者合为一传……该创作的目的是(  )

A.弘扬开拓进取精神B.唤起革命救国热情C.鼓励华工 下南洋 D.批判西方殖民侵略

18.

京师大学堂在管理体制上具有两种职能,培养通才和统一管理全国各级各类学堂。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中西兼习,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有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和体操。据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
①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以 中体西用 为办学思想
③体现当时中国教育近代化有一定成效
④其职能定位实质上是太学、国子监的延续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

观察下面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B.佛教的兴起与传播C.海陆丝绸之路的开通D.咖啡的传播与流行

20.

谈及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时,有着多种解释的角度。其中,从唯物史观解释要求特别重视(  )

A.国王与贵族的冲突B.工业革命的影响C.科学知识的进步D.人民群众的斗争

21.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预示了 亚洲觉醒 的到来B.谴责英国殖民者的掠夺行为C.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D.辩证地认识西方的殖民活动

二、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第一层是大一统王朝直接治理的郡县;

第二层是通过册封、羁縻、土司等制度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

第三层是关系或远或近的朝贡国;

最后一层则是化外之地,即四周尚未开化的蛮夷。

严格来说。……在战国时代,天下只是方圆三千里的九州;而到了汉代,天下则成为包含夷狄在内、方圆万里的帝国辽阔之疆域……明朝一度在越南设立州县……

——据许纪霖《家国天下》改编

材料二

中国政府对公法的认知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命运。

①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七月初一

②中华民国对日宣战书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朝鲜为我大清属国,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识……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成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使中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 天下 观念的特点。结合史实,简述明朝在第三层空间的经略状况。(7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文件①②中所指的 公法 。在文件①②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应史实,阐述 公法 与近代中国命运的互动关系。(7分)
(3)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遭受纳粹迫害出逃的50万中欧地区犹太难民流向了70多个国家,其中有13万人流向了美国。犹太难民在美国有着共同的严峻的 失语症 问题。这13万人要想在美国生存下来并有所作为,必须首先适应美国社会的文化环境,掌握这个客居国社会的语言,尤其是他们的职业语言。这些新来的德国难民若能在美国得到先期到来的同胞的同情和帮助, 失语症 问题有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以往美国犹太人中的绝大多数并非移民自德国,即便是在民族、文化、情感上与德国犹太难民离得最近的美国犹太人,也不认为自己与这些新来的犹太难民同属一体。犹太难民中的知识精英快速分化:一部分成为 快速美国化的人 ,他们数量不多,相对年轻,具有天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另一部分成为 新语言的缺席者 ,他们往往年纪更大,也更知名,数量远远超过前者。

——据李工真《大学现代化之路》整理

请简要阐释材料中美国犹太难民问题。(7分)

四、综合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公元前1700年初,一项基本性的变革打破了蛮族和文明民族之间的势力均衡。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并影响圈外的蛮族发明、改进了一项新的战争工具——两轮轻战车。……蛮族牧马人很快发现自己手中有了一件强大武器。……这种战术能克敌制胜,所向披靡。没见过马的士兵看见攻击的阵势就被吓住了。战车在战场上疾驰而过,步兵很难伤及马匹或车夫。公元前1700年初,喀西特人乘战车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像汉谟拉比一样,将都城定址巴比伦。赫梯人很快在安纳托利亚建造了一个宏大的帝国。战车入侵促进了各民族交往,加快了沟通交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有的宗教信仰,促进更简单文字形式的发明。但军事行动毁灭了安定平和的文明,如克里特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美】威廉·H·麦克尼尔《5000年文明启示录》

材料二
与亚洲大河文明相比较,欧洲更具海洋文明的特性。从发展源头上看,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孕育者,从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崛起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是地中海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高光时刻。……(1347—1869年)地中海不得不让位于大西洋势力的优势地位。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15—19世纪末大西洋发展史的框架目录:

1519世纪末大西洋发展史

一、政治:从民族国家形成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经济: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的开展

三、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四、对外:从世界边缘到罪恶的殖民掠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 马拉战车 对区域文明的影响。(7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从以上示例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其撰写补充四个子目标题。(要求:角度明确,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6分)

五、开放性试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评价者

评价

清廷

称赞他是个器识渊深、才酞宏远草臣,赞李鸿章一生力疾从公,未克休息,忠靖之忱,老而弥笃

清流

将李鸿章比作宋之秦桧、蔡京和明之严嵩、仇莺,甚至是比他们更加坏的奸臣。说他是个献媚宫闲固宠求荣多籍言利的善迎合的奸臣

洋务派

称赞李鸿章谋国忠诚,不摇浮义忠勤爱国,非浅识所能窥测

维新派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革命派

《檀香山新中国报》说李鸿章实中国之民贼,为爱新觉罗氏一姓一家之人。却为那拉西后一人一己之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 李鸿章其人 ,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