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14-2015学年《成才之路》岳麓版必修一强化作业: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同步练习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5
浏览数:208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
“
帝
”
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2014·东台)《书序》说:
“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
这里所说的
“
诸侯
”
( )
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
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便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
”
材料中的
“
制度
”
主要盛行于( )
A.原始社会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
A.图腾崇拜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
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
”
上述现象源于( )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B.扩大疆域
C.团结功臣贵族
D.巩固周王室统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某诸侯年轻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
“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一古代算数例题:
“
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一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资源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数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C.个人的地位由经济活动决定
D.宗法分封制的分配权利差异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下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 )
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
“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
。其中
“
封建政治
”
是( )
A.封邦建国
B.宗法世袭制
C.礼乐制度
D.封建社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2011·浙江杭州外国语高三11月考)《诗经》曰:
“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关于周人的
“
维新
”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4.
( 2008届通州市第六次高考历史调研)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
“
周亡矣。
”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
“
九五
”
期间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世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
“
首席科学家
”
,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
“
周太史
”
发出
“
周亡矣
”
的感叹?(7分)
(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
“
家谱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
隐恶扬善
”
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
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
“
家谱
”
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