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试卷(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254

一、单选题

1.

如图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玉器比较图。这可用于(  )

A.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的出现B.证实史前区域文明同宗同源C.说明红山文化玉器生产最为发达D.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趋势

2.

西周时,我国已有金属工、木工、玉工、石工、陶工、纺织工、皮革工、武器制造工等,当时就有 百工 之说。这说明西周(  )

A.手工业分工已相当细密B.官府直接经营手工业C.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D.手工业生产技术先进

3.

云梦秦简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 市肆 南街 等名词。其中《金布律》规定: 钱十一当一布,其出人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有买(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 材料重在说明秦代(  )

A.商品的买卖明码标价B.通过经济立法以管控市场C.市场交易行为较规范D.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形成

4.

如表是西汉郡守(部分)的籍贯与任职地情况统计。这种做法(  )

姓名

籍霣

任职地

姓名

籍贯

任职地

黄霸

淮阳郡

扬州郡、颍川郡

文翁

庐江郡

蜀郡

龙伯高

京兆

零陵郡

郅都

河东郡

济南郡

李武

颍川郡

东郡

王尊

涿郡

东郡

A.反映出官吏派遣具有随机性B.旨在削弱外朝的影响力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源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5.

如表是两汉时期三公中丞相、御史大夫的官职名称及职权变化。据此可推知,这些变化(  )

朝代

官职名称

职权

官职名称

职权

出处

西汉

丞相

总理百政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东汉

司徒

分管民事

司空

掌水土事

《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A.利于提高地方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C.促进了国家决策合理化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6.

如图是在洛阳北魏大墓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北魏与拜占庭间存在商贸往来B.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C.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东西方贸易D.东西方经济文化深入交流

7.

607年,隋炀帝把城门、尚食、尚药、御府、殿内五局移出门下省,成立殿内省;负责下行文书用印的符玺局继续保留;设立给事郎, 置员四人,从五品,省读奏案 ,专门负责上行文书奏案的审议。这些举措(  )

A.打破了三省六部的运作机制B.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C.解决了国家政令不通的问题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8.

蜀国后主无能,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宰相诸葛亮)”;唐玄宗 晚年自恃承平……恶委政事于林甫(宰相李林甫)”, 自皇太子以下,畏之(李林甫)侧足 。这反映了(  )

A.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B.官僚政治体系混乱C.相权扩大服务于皇权需要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9.

隋唐对前代的继承之处,是汉民族向南方迁移,同时从北方新来的诸民族不断涌入中原。北方民族带到中原来的还有接受波斯文化形成的希腊风伊朗文化和接受印度文化形成的中国佛教文化,以及道教文化。据此判断,隋唐时期(  )

A.兼容并包有利于文化发展B.中外交流增进了文明互鉴C.文化的整体风格积极健康D.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

10.

所谓淤田,就是利用决水的办法,将河水中的淤泥浸到田地中,来增加田地的肥力,使之前不可以种庄稼的土地变为沃土。宋代郑獬在《木渠》中写道: 谁谓一石泥数斗,直是万顷黄金钱……安得木渠通万里,坐令四海成丰年 ,即是形容淤田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利益。这反映出宋代(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农业种植空间拓展C.农业耕作方式取得进步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1.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 永嘉南迁 ;第二次是唐朝时的 安史之乱 ;第三次是 靖康之变 。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材料重在说明,北民南迁(  )

A.源于战乱激发民众的求生欲望B.有利于民族交融趋势的发展C.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感D.导致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

12.

考古发现,不仅宋朝使用宋币,辽、夏、金朝以及大理出土的钱币也主要是宋币。辽朝所铸钱币皆仿中原地区的圆形方孔钱,上铸汉字年号加 通宝 元宝 ,且本朝所铸钱币流通使用较少。西夏钱币的形制、大小皆仿制中原王朝,出土的钱币也多数是宋钱。这显示当时(  )

A.民族间交往交流程度加深B.少数民族政权铸币水平低C.中原王朝的经济主体地位D.宋朝垄断了边境榷场贸易

13.

元武宗时一个蒙古大臣占有江南田地一千二百三十顷,每年收租五十万石。泰定帝在做晋王时,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顺帝把公主奴伦的土地分拨给伯颜,一次就达五千顷。大都的大承天护圣寺在文宗、顺帝时前后两次被赐予的土地达三十二万余顷。这表明元朝中后期(  )

A.蒙古贵族重视农业B.租佃经济发达C.政府掌握大量土地D.土地兼并严重

14.

如表是《塞尔登中国地图》的绘制风格图像内容流传收藏。由此可以推知(  )

绘制风格

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汉字标注;欧洲凤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

图像内容

明朝信息最为丰富,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占据中央位置;涵盖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地图准确性高;与传统陆地舆图不同以海洋为中心;航海路线网络以泉州和漳州为起点

流传收藏

英国东印度公司约翰·萨利斯→英国东方学家约翰·塞尔登→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A.该地图可能为中国海商绘制B.明朝大力拓展海外贸易C.欧洲侵略中国沿海始于明代D.西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15.

如图为明宣德至弘治年间徽州地区白银占总通货百分比。这反映出该地区(  )

A.市场上货币需求量剧增B.徽商垄断货币流通C.白银在民间的信用增强D.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6.

《明夷待访录 ·财计》指出: 今夫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据此推断,黄宗羲(  )

A.强调重农抑商思想B.主张变革经济政策C.宣扬经世致用学说D.抨击君主专制理论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丝绸之路概况表

路线

起点

途经地

终点

主要货物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西北、中亚

欧洲,非洲

丝绸

草原丝绸之路

漠北、南西伯利亚

咸海、里海北

欧澜,小亚细亚

茶、马、皮毛制品

西南丝绸之路

长安、成都

缅甸、印度

中亚,西亚

茶、马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沿海

东海、南海、印度洋

西亚、东非、朝鲜、日本

瓷器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材料二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顺利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张骞通西域被称为 凿空 。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使节往来日益频繁,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沟通的文化文明。(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张骞 凿空 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宋初以来,差役繁多。差役系指为封建官府服务的非生产性职役,均按户等高低、丁口多少轮流充当。大地主、大官僚之家多享有免役特权,故差役负担落在中小地主和自耕农身上。为躲避差役,人们 不敢营生 不敢求富 土地不敢多耕 ,甚至 鬻田减其户等 ,视差役 甚如兵火,天下同苦之 。熙宁四年(1071年)公布募役法, 改差役为募役 乡户差役者,悉计产赋钱,募民代役,以所赋钱禄之 。输钱数额视各州县具体情况而定, 凡敷钱,先视州若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 。役钱用来 募三等以上税户代役,随役轻重制禄。禄有计日、有计月、有计事而给者 。赢余部分备凶荒之年使用。坊郭每五年,乡村每三年重新评定户等。应募者三年或二年更换一次。

——摘编自陈瑞台《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及其管理思想》

材料二
今输钱之法,极户十年,输缗钱二百五十,其次八、九、十而已,比昔减过半,得免横费,无笞责之忧,且终身不事官府,以趋南亩。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募役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募役法实施的意义。(6分)

三、综合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等诸多领域都突破了原来自给自足和单纯满足官府消费的理念,要求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地方权力的扩张,人们愈发重视被 天理 抑制的 私欲 。……到了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目睹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引发社会动荡的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明朝中后期及清朝前中期处于大转折的前夜,其国内表征是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启蒙文化出现,国际条件是西方近代文化初入中国。然 萌芽 幼弱、 启蒙 声稀,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来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 中寓 中有 ,故明清文化宜以 袭常与新变 概括。

——摘编自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围绕明清文化,以 社会·文化·袭常与新变 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标题自拟,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