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366

一、单选题

1.

据考证,在距今6000年到4000年的洛阳苏羊遗址中,前半段的陶器风格以仰韶彩陶为主,而后半段带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风格的陶器则明显增多;同时,还出土了一枚与红山文化特征高度相似的兽首石雕。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处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B.具备早期国家的主要特点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D.具有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2.

据下表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内容

出自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利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稅敛

《孟子》

A.民本思想得以发展B.法家理念受到批判C.重视伦理道德培养D.文化合流趋向渐显

3.

西周时期,商人是被压迫阶级中的一员,其身份地位也排在庶人之后。春秋时期,贵族官僚经商、商人从政、庶人手工业者入贾等现象不断出现,商人队伍不断扩大。这一变化在当时(  )

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体现了社会经济的转型C.得益于官僚政治的确立D.反映了统一进程的加快

4.

下图为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秦诏版(诏文刻在铜版上)。上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等字。该文物的历史价值包括(  )

A.是佐证秦朝疆域对外扩张的实物史料B.研究秦朝推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C.见证了青铜时代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D.领略秦楷书灿烂多姿的艺术魅力

5.

据考证,黄河流域东部最早的、规模较大的灌溉系统是天井堰(约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末),它仅覆盖沿漳河20里范围内的地域。然而,汉代于公元前95年在泾渭流域修建的水利工程白渠,覆盖长度却达到了200多里。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制度的推广B.铁制工具的使用C.国家政策的推动D.统一帝国的发展

6.

某考古团队采用C.N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内蒙古福路塔遗址(位于河套平原秦国长城内侧)人和动物骨骼中的骨胶原,发现秦汉时期当地先民主要以粟、黍(小米、大黄米)为生,并以粟、黍饲喂猪、狗和鸡等。这一发现(  )

A.证实了古代粮食贸易的存在B.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扩展C.体现了内地与边疆的一体化D.折射了秦汉帝国版图的扩大

7.

哈佛中国史系列丛书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进行了概括。据此判断,“(4)”应为(  )

(1)在帝国秩序之下逐渐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

(2)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

(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

(4)____

(5)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

A.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帝国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B.新的社会精英出现,他们的特征是从事一种新的文化与文学实践
C.独裁制和商品化在质和量上已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D.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省之外的管理

8.

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来代行地方行政权力。486年,政府采纳李冲建议, 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四为百官俸……”。政府此举(  )

A.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负担C.受到了租庸调制的影响D.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9.

唐玄宗时期,始令剑南节度使兼任山南西道采访使,号山剑西道。763年,朝廷升山南西道为节度,767年又将剑南道划分为剑南东川与剑南西川。至此,西南地区三分为西川、东川、山南西道。 三川分立 的政策(  )

A.实现地方改土归流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C.促成监察制度变革D.助长藩镇割据局势

10.

唐高宗时谏官薛登在《论选举疏》中写道: 今之举人,有乖事实。……试遣搜场,则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举;上启陈诗,惟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 由此可知,作者(  )

A.批评了官员道德素质的低下B.反对通过科举取士C.指出了当时选官制度的不足D.主张淡化门第观念

11.

宋代士绅在社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通过捐资助学、修造贡院兴办书院、捐修校舍、津贴学生等方式,推动了江南地区的教育变革和发展。据此可知,宋代士绅的这一系列活动(  )

A.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变动B.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C.体现了商人地位的提高D.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

12.

宋代,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民间画工,其绘画作品也广泛进入普通家庭。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形象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富有装饰意趣的婴戏货郎、仕女美人、田家风物等题材方面。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理学的进一步世俗化B.政府社会管控的松弛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

13.

唐宋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停留在 恩赐 的阶段;至元朝,土司的承袭须报朝廷批准,由吏部负责。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中书省提议: 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 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 仁宗批准按此意见施行。元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

A.完整的继承了唐宋的羁縻制度B.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理念C.进一步纳人国家制度管理体系D.改变了该地区传统社会结构

14.

有学者在评价某一赋税制度时说, 它冲击着人们 以末致财,以本守之 厚本抑末的传统理念,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这项制度(  )

A.开始了由税人到税地的转变B.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C.碱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15.

据《黔南识略》记载,清代以前当地农村市场数量很少,而到了乾隆至道光时期,思南府农村市场已达54个,石阡府也有23个。据此推知,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当地(  )

A.农业呈现规模化发展B.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C.工商业市镇逐渐繁荣D.农村专业化市场出现

16.

下图出自18世纪的外销画之——《瓷器制运图》。它是为便于西方商人对于中国景德镇瓷器的了解和采买所作,其描绘了欧洲商人向中国瓷商购货的场景。这反映了(  )

A.中国出超优势加强B.官营手工业竞争力下降C.朝贡贸易体制松动D.部分国人市场意识较强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结构转型加快。以 为主体的邦国形态广泛存在,是夏商西周国家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统治者通过 的空间区分,以及对国野中 的控制来实现国家的治理。春秋以来,随着齐国 相地而衰征 、晋国 作爰田 、鲁国 初税亩 的开展,国野界限逐渐消解,国人、野人的社会身份与责任已经趋于统一,国家政治结构中血缘组织逐渐解体。……国家形态由点状结构逐渐演变为以领土四至为标志的面状结构。至战国时期,各国已基本摒弃分土治民的体制,以地域划分民众,通过编制户籍构建起人民与国家关系的地方制度逐渐兴起。

——摘编自卜宪群《先秦秦汉国家形态和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结构转型加快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结构转型加快的原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西周时期,城市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严格对应,周天子通过城市控制诸侯。后世城市沿用了部分周朝的规则,并在隋唐时期的城市中得以高度成熟,唐朝前期城市完全按照规划方案建设,空间秩序感强,整洁有序,便于安全管理,不法分子几乎无处藏身。唐中叶以后,长安的坊与坊之间,有不少小商贩,不分时间地点进行交易,坊与坊之间出现了商店,如饼铺、馄饨店、茶肆、酒肆等。唐后期,长安城出现了夜市,崇仁坊等处昼夜喧闹,灯火不绝。宋以后,突破 的观念界限,城市圈扩大,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
材料二
西汉时期,司隶州、豫州、兖州等北方十州的城市数量为1187个,交州、益州、扬州、荆州等长江流域四州的城市数量为391个,长江流域及南方的城市数量仅为北方地区的三分之一。至两晋时期,位于长江以南地区的宁州、广州、交州、梁州、益州、扬州等州的郡、国、县的数量为54郡2国427县,荆州、扬州地区的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北方地区的郡、国、县的数量为82郡36国805县。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城市数量仍然多于南方地区。唐元和年间(806年一820年),北方地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五道的府、州、县的城市数量为806个(包括部分府县同城、州县同城),南方地区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五道的府、州、县城市的数量为1176个(包括部分府县同城、州县同城),南方地区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北方,其中,受运河贸易影响的淮南和江南道数量最多。

——摘编自何一民、王立华《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与特点》

唐中期以后南北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及其商品流向

——摘编自林立平《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

材料三
任何城市都是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而存在着,一个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则又决定着城市分布的某种格局,城市和区域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同步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宋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如大批敢于直言进谏的士大夫进入政治舞台,形成了积极的谏诤氛围;地方财富的增加带来了贪污、偷税漏税等问题。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统治者采取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预防措施。宋代之前,地方监察机构不仅不固定,而且多为一级制。宋代建立了路、州(府、军、监)、县的地方监察体制,构建了双向监察网络。在路级监察机构上,宋代有转运、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司等多种机构分掌监察权。在参与地方政务的过程中,其权力也为通判、知州等地方官员所分割。宋代对监司等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监督机制,还规定了监司官的考试方法等内容。

——摘编自江涛、瞿州莲《论宋朝地方监察制度的体系及特征》

材料二
元代监察制度多继承自宋、金旧制,但又有很多不同于前代的特点。如元代建立了各地方监察道经行御史台的沟通而总诸于中央御史台的三级监察网;并完全扭转了宋代监察机关地位的下降之势,其监察官吏的品秩均有所提高。与宋代台官和谏官在组织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元无谏官 ,谏官之责由御史台兼而行之。对此,明清两朝袭而不废。元代还废除了以审判活动为主要职责的大理寺,形成了御史台直接监察刑部司法行政活动的局面。

——摘编自王晓天《元代的监察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发展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明清女性所编主要书籍一览表

姓名

生卒年

籍贯

书名

主要内容

主要版本

方维仪

1585

1668

安徽

《宫闱诗史》

首部批评中国古代女诗人的诗学专著,其中多附编者所写的评语

未存留,清王士禄《然脂集》有著录

沈宜修

1590

1635

江苏

《伊人思》

现存明代较早由女性编辑的诗文总集:包括诗188首,词13首,文4篇,自撰笔记3则,唐宋遗事14

入编《午梦堂集》,有六种本、八种本、十种本、十二种本等流传

王端淑

1621

1706

浙江

《名媛诗纬初编》

收录830位女性诗人的208首诗歌,她自己的63首诗歌附于集后

清康熙六年精刻本

柳如是

1618

1664

浙江

《古今名媛诗词选》

收录诗1000余首,词400余阕

1937年中西书局据传抄本排印

季娴

1644

1661

江苏

《闺秀集初编》

收录明代闺秀近体诗四卷,后附词一卷,收录360

两淮盐政采进本由官员主持收集、编纂而成的书籍

毛国姬

1770

1840

湖南

《湖南女士诗钞所见初集》

精选74位湖湘籍闺秀诗作,末附国姬诗

道光十四年甲午刊本

——摘编自周觅《明清女性编辑群体的形成与特征》

根据材料及所学,对明清女性编辑这一群体进行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