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名校联考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33

一、单选题

1.

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这表明(  )

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C.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文明中心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基本具备

2.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应付大规模而又频繁的战争,既需要一支可以直接调遣的庞大常备军,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就此分析各国最有可能(  )

A.打出 尊王攘夷 旗号号令天下B.改革税制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C.实行军功爵制打破旧贵族特权D.建立以国君为首的中央集权制

3.

下表为《史记》中关于秦王子婴身份的部分记载。由此可见(  )

记载

出处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立二世兄子婴

《史记·六国年表》

赵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史记·李斯列传》

A.《史记》有意混淆子婴的身份B.本纪作为《史记》主体最为可信C.秦朝宗法血缘关系等级森严D.使用史料时要谨慎对待和考证

4.

《元史·刑法志》载: 米粮军器等,不得私贩下海 。但当时 广州官民于乡村籴(买)米伯(百)硕(石)、阡(千)硕至万硕者,往往搬运前去(越南)占城诸番出粜(售),营求厚利 。这反映出当时(  )

A.朝贡贸易的雏形初显B.商人逐利农村市场C.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D.国家政策形同虚设

5.

蒙古例是清廷为外藩蒙古制定的特别法。随着内地民众大量进入蒙地, 封禁 政策下蒙古人、汉人相对隔离的生活状态逐渐被打破。清廷在嘉庆朝重印了《蒙古律例》,强调因俗而治,后期日渐与《大清律例》走向交融。此举(  )

A.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解决了边疆司法审判的急需C.旨在推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D.奠定了近代中国法治的基础

6.

1882年上海《字林西报》在论述兰州织呢局衰败的缘由时提到: 左文襄前任甘督,亦尝购买机器仿制呢绒,然牧场未立,风气未开,万里甘凉艰于转运,资本太重,不利行销,因创办之时,未本通盘筹划故耳。 兰州织呢局的问题可以折射出(  )

A.市场狭小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B.洋务企业没有突破传统生产方式C.洋务运动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D.封建体制制约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7.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主要理论武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是,惊诧者众,反对者多,接受者实为寥寥。就连力倡维新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也曾上疏,请毁《孔子改制考》;大力支持强学会的张之洞也劝康有为 勿言此学 。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维新变法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B.维新思想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C.康有为在思想宣传上弄巧成拙D.中体西用 思想在社会中盛行

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历史时期与相关政权建设对应正确的是(  )

A

大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

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区

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C

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

政权建设采取三三制的组织原则

D

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根据地

设立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基

9.

有人回忆了新中国某一个重要事件对梨园行的影响称: 见大大小小的商店、药铺、饭馆儿以及作坊,都挂上了 国营 公私合营 的牌匾。所有的店员伙计、跑堂的都拿上了工资。瞅着这番既光荣又实惠的景致,梨园行成不了 角儿 的演职员都眼馋了,说 连资本家都穿上了干部服,怎么我们仍旧是艺人? 于是纷纷要求剧团改 国营 这反映的新中国的重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大跃进 运动

10.

下图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场景。这一建设(  )

A.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实现了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经济全面发展C.促进了我国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D.是冷战时期我国国防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1.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 基于合法婚姻出生的每一个后代,无论男女,都有进行法定继承的权利。因此,如同我们允许基于合法婚姻出生的男性进行继承一样,我们也允许基于合法婚姻所生的女性进行继承。 据此可知,该法典(  )

A.调整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B.破除了男女性别的歧视C.注重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D.贯彻了法律至上的理念

12.

中古西欧有一种政权结构,在国王之下设立由国王召集,有贵族、僧侣和市民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代表会议是君主的立法咨询机构,是君主、贵族、市民上层分子的政治联盟形式。这种结构(  )

A.以等级代表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B.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缺乏实权C.影响了后世西欧社会的政治走向D.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3.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废除了 院外救济 。贫民只有在进入 济贫院 后,方可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 劳动院 ,工作繁重,待遇低下。人们按照年龄、性别分居,贫困者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这一做法(  )

A.惩罚了因懒惰而致贫的社会游民B.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C.解决了因贫困而产生的社会矛盾D.客观上维护了自由劳动力市场

14.

马克思指出: 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马克思旨在说明(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工人阶级的精神状态C.社会改良运动的缺陷D.经济危机的破坏力度

15.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 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反映了(  )

A.战胜国和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B.列强强化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C.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D.一战使得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16.

二战后,国际权威组织先后制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等文件。这表明(  )

A.全球治理体系臻于完善B.人权和主权受到各国重视C.国际法获得了一定发展D.西方价值观主导世界体系

二、材料阅读

17.

古代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欧亚大陆边缘地区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有如一块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粮仓、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马的驯养和较迟出现的冶铁技术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发明,他们使游牧民获得新的能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游牧世界具有一个农耕世界无法与之比拟的特点,就是它的流动性,还有相对于农耕世界的较高的机动能力。在军事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有了这个特点,机动性强的少数就能制胜安土重迁的农耕世界多数。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材料三
据前苏联史学家古米廖夫考证,在公元2世纪下半期到3世纪,大草原上发生了特大旱灾,这次大旱灾绵延了一个世纪,把旺盛的草原变成了沙漠。

——摘编自吴兴勇《匈奴与世界民族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亚欧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原因。(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外各一事例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冲击过程中是如何相互学习的。(4分)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98年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潜心研习西方文化,以寻求救国之路。1903年2月,梁启超再次游览北美,在加拿大与美国逗留8个月,并于1904年2月在《新民丛报》增刊上发表《新大陆游记》。他在这本书中大力地推荐美国的民主政体,同时历数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种种病态,认为惟有学习西方才有出路。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180度大转弯,他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 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注)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材料二
对传统文化先后持两种极端之论,并非梁氏个别特例,在其他近代文化大师那里也有类似表现。如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并倡言: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而严氏晚年力主回归传统,高唤 回归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有 反传统 倾向,还倡导 全盘西化 ,而20世纪30年代成为 整理国故 的主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前后态度的不同,并分别指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的两极化评价在清末民初不是个案,这一历史现象给你怎样的历史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濒临破产的浙江海盐衬衫厂,虽说只是个有300多名职工的小厂,但是到了1980年就已经到了退休金无处可支的地步,年产四五十万件衬衣竟有一半堆在仓库里。为此步鑫生一当上厂长首先在车间实行了 联产计酬制 ,也就是你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包底。其次是抓质量,若做坏一件衬衫,就要赔两件。 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 ,此话由步鑫生说出后曾经风靡一时。再次是规定请假不发工资,若真生病要由他来决定是否补贴。果然,在步鑫生带领下,小厂打破了 大锅饭 ,进行全面改革,企业飞速发展。1982年海盐衬衫厂以年生产一百三十万件衬衫的能力成为全省行业领头羊。固定资产从步鑫生接手的3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113万元。工厂出成绩了,可步鑫生自己却陷入了社会毁誉交加的争论漩涡中。不断有人告他的状,有人说步鑫生是资本家,特别是对请假不发工资一项认为是 不管工人死活,是破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步鑫生的回答是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莫非守纪律,讲效率是资本主义企业的专利,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注定是怠惰散漫的? 1983年11月16日,一篇《一个具有独创精神的厂长——记步鑫生》,出现在了中国各个党报的版面上,海盐衬衫厂一下成了改革明星, 步鑫生神话 轰动了全国。

——摘编自袁起、邹国良等《60年语录1949—2009》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历史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而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在1815年以后才开始,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国,在工业上堪称世界工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了政权,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开始长期执政。1870年6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这样一来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这次改革最终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也是世界上创立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王铭《英国文官制度论述》

材料二
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但其标榜和体现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却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使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一代哲人心悦诚服。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西方的文官考试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即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科举制所体现出的共同价值追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