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09

一、单选题

1.

商朝拥有庞大的巫职机构,史职人员附属其下,天文历法、典籍史料充斥着迷信色彩。西周祭祀、占卜、教育都由掌礼机构管理,巫的地位低,史官等政务官职机构扩大。这一变化说明西周(  )

A.宗教信仰思想淡化B.治国理政观念调整C.礼乐制度影响扩大D.国家管理机构成熟

2.

下图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帛书,其字体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楚文字,全书共900余字,包括四时、天象、月忌、创世神话等,蕴含战国时期流行的 五行刑德 思想。该帛书(  )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楚帛书

A.反映出中原文化在湖南的流行和传播B.表明古代书法艺术进入自觉发展阶段C.说明中国成熟的汉字发源于湖南地区D.显示出湖南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区

3.

下表是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律十八种》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了(  )

《秦律十八种·厩苑律》

耕牛评比最,赐田啬夫壶酉束脯……殿者……罚冗皂者二月。……牛减絜衡量,这里引申为腰围,治主者寸十。

《秦律十八种·仓律》

县遗麦以为种种子用者,殽禾以藏之。

《秦律十八种·仓律》

稻后禾熟稻在谷子之后成熟,计统计稻后年……到十月牒书数,上内史。

A.官员考课制日趋严密B.政府保护促进农业发展C.农耕社会的发展需要D.法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

西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外,还有 拔寒素 ,即不以出身、门第等 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 寒素 的选拔。 拔寒素 的实行(  )

A.打破了士族对选官的垄断B.弥补了九品中正制的不足C.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差异

5.

除《北齐书》外, 孝子传 在二十四史中占据固定席位,部分史书具体卷目和编修时代见下表。据此可知,孝子形象的书写(  )

史书及卷数

编修时代

卷目

史书及卷数

编修时代

卷目

《魏书》卷八六

北齐

《孝感传》

《宋书》卷九一

《孝义传》

《晋书》卷八八

《孝友传》

《南齐书》卷五五

《孝义传》

《周书》卷四六

《孝义传》

《梁书》卷四七

《孝行传》

《隋书》卷七二

《孝义传》

《陈书》卷三二

《孝行传》

《北史》卷八四

《孝行传》

《南史》卷七三七四

《孝义传》

上、下

A.秉承纯粹的孝道观B.深受君权至上意识影响C.始终没有改变标准D.逐渐倾向于孝与义并举

6.

唐代长安富商窦又将钱存放在西市柜坊,他听胡人米亮说崇贤里有小宅出售时,在 西市柜坊锁钱盈余,即依值出钱市之 。这可用于说明,唐代长安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经营汇兑的机构出现C.实物借贷的兴盛D.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

7.

见下表可知,明洪武时期(  )

时间

内容

明洪武六年

按六部建制分设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

明洪武十五年

御史台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外出巡按,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A.构建了系统的司法运行机制B.提高了政府的效能与责任感C.抑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行为D.完善了君主专制的治理体系

8.

如图是1877年《纽约时报》对当时上海的一篇特别报道的部分内容。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该报道(  )

火轮信使——一个美国人的游记

18771224

《纽约时报》特别报道,记者:T.W.K

清国海岸独特的景象……

气势非凡的商埠大都……

蒸汽革命和环球旅行改变了上海……

豪华马车横行的世界……

电报和蒸汽快船改变游戏规则……

A.属于个人亲见,在游记史料中实证性较强B.作为历史见证,新闻史料的价值最具权威C.源于外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带有西方偏见D.囿于个人视野,对上海的观察不符合实际

9.

20世纪40年代,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积极组建农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一些在运动中得到锻炼的积极分子被吸收进乡镇基层政权。这些举措(  )

A.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B.基本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利于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D.限制了广大农村的封建剥削

10.

如图是195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幅宣传画(作者:哈琼文)该宣传画(  )

A.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B.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C.批判大跃进运动的高速度浮夸风D.肯定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群众积极性

11.

恺撒曾在罗马平民欢呼他为国王时说: 我是恺撒,不是国王。 与此同时,恺撒却欣然接受了 祖国的救星 祖国之父 的称号,允许在公共场所为他竖立雕像,并得以在神庙中接受供奉。这体现了古罗马(  )

A.平民话语的提升B.政治仪式的庄重C.君主专制的形成D.共和政体的异化

12.

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一个典型的手工业城市,尤其在羊毛纺织业上更为突出;威尼斯和热那亚是典型的商业城市,专事海上贸易并从利凡特进口大量奢侈品;米兰是典型的工商业联合体,但它的主要作用还是充当了通过阿尔卑斯山各隘口到德国转运商品的中介。这可以用来解释当时(  )

A.文艺复兴的深层原因B.商业革命的直接影响C.西欧自治城市的发展D.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13.

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军人敕谕》,要求士兵全部背诵。其中提到: 朕即汝等军人的大元帅 朕之能否保卫国家,上应天心,以报祖宗之殊恩,全视汝辈军人之能否克尽其职 。这一敕谕的颁布(  )

A.反映新旧思想的斗争B.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C.意在推动近代法治的完善D.旨在树立天皇的独尊地位

14.

如图为英国1800—1900年人均糖和茶消费的变化情况(单位: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大宗奢侈消费的发展趋势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C.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D.欧洲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15.

如图为一战时期俄国发行的明信片,其左上方写道, 一切都被士兵的头盔压缩在一起,一个理想社会的秩序!按照普鲁士最新的方法,英雄只需要有一条鞭子 。该明信片(  )

《理想社会的秩序》

A.说明俄德两国军事力量对比悬殊B.揭露德国发动法西斯战争的罪行C.意在激起俄国民众参战热情D.掩盖了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16.

1980年,在非洲统一组织经济特别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拉各斯行动计划》指出: 非洲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殖民地经济的遗产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等外部因素……最终目标是通过实施全新的非洲经济合作,创造一个全非层面的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这一认识表明,非洲国家(  )

A.对其落后原因的分析客观全面B.具有解决经济困难的共同愿望C.对建立统一政治经济体制的决心D.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探索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南方84处桥梁建设资金筹集方式统计

经费筹集方式

修桥工程数

约占百分比

官员劝捐

34

41

僧侣募捐

23

27

富民捐献

27

32

注:在《桥记》文献中,有118处明确提到南方地区桥梁修造工程的经费来源情况,其中84处造桥经费全部来自民间社会。

——改编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

材料二
宋代全州位于广西南路与荆湖南路之间的交通要道,是往来商旅必经之地。1178年,当地邑人范逵、邓宁民带头组织乡民于距全州50里处自川西流入灌水的河上修造了会湘桥,当时全州知州张玠和主要承建人邓宁民分别撰写《会湘桥记》以记之。
张玠《会湘桥记》节选:淳熙五年,邑人范逵、邓宁民合两族及里中之士,葺而梁之。……落成,人用利涉,不褰不濡,朝夕以济焉。乃以记为请。余闻而心善之,因语之曰:“……殊不知圣人之道,若大路然,无往而不达。扩而充之,可趋乎正大之地,夫岂有自局之患哉!君子谓是举也,其知处己处人者,亦必有道矣。……”遂题其额曰 会湘 。盖取其水自灌而北,会于湘流故也。
邓宁民《会湘桥记》节选:……暇日,宁民与同舍范逵议建此桥,约三百省缗、米四十斛,以三十名为创,则吾事济矣。既而告诸宗族、亲戚、朋旧,悉欣然而从。……议既定,召匠计之,增旧石三之二,规摹浸广,费用不赀,……市之行、铺,和者甚众。继而吾乡贤士夫、郡庠诸公、里中之长上皆不吝欣助……方其经营之初,范九万,明远之仲兄也,朝夕宣力,至于讫工,未始少怠焉。今幸就绪,义不可泯,故次第而书,以俟异时之稽考云。

——改编自康熙四十七年《灌阳县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玠、邓宁民的《会湘桥记》。(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南京条约》中文本第十款规定:各通商口岸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英文本则表述为:“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o establish at all the Ports……a fai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s and other Dues,which 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fi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information.”直译为现代汉语当为: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据此,清政府只需制定一部 公平 的关税则例即可,其制定权和公布权完全属于清政府。
《南京条约》签订后第三天,奉道光帝谕旨,耆英给璞鼎查发出一份照会,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试图挽回一些 天朝 的利益。但从中我们找不到能挽回利益之处,反潜藏着对中国利益的极大损害。如《南京条约》对司法管辖权问题本无任何规定,耆英却将治外法权主动拱手予英方;再如本属清朝可自行决定的关税问题,耆英却拿去与英方交涉,璞鼎查明知耆英此举违反了《南京条约》,但他没有正面拒绝,反诱之谈判。谈判的结果,与英方议定的 五口通商章程 ,将26类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政府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但并无明文规定以后税率的变更要与英国协商。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第二款称: 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根据片面最惠国条款,英方也获得了这一权利。

——改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政府 关税主权 丧失的过程。(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 关税主权 丧失的影响。(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主张 培养现代公民,推进人的独立与解放 ,公民教育运动兴起。1922年,公民科正式成为中小学的讲授科目。1937年以后,国民政府加强民族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公民教育的渗透,公民教育以救亡为中心,强调奉献、牺牲、服从等集体主义精神……1949年以后,公民教育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被 接班人教育 螺丝钉教育 代替。1986年,国家以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目的,在初中设置公民课程,教学内容强调道德、规范、纪律、集体主义等,但尚未触及国家理念、公民意识、公民习惯和技能。2006年出版的《新公民读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涉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公民参与技能等内容。多地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实验逐渐展开。

——摘编自于宁志《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百年中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推行以培养顺从的臣民为目标的国民教育,灌输对帝国的爱、民族思想、虔诚信仰上帝和效忠王室的观念。……1920年,德国政府提出平等给予所有公民个体自由和培养公民政治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理念。希特勒上台后,纳粹政权建立特种学校,意图把德国青年培养成对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绝对服从、对元首或领袖绝对忠诚、勇于为纳粹卖命的工具。……1957年,民主德国颁布新的公民学课程和教学大纲,以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和保卫国家的爱国义务为特色。二战后,联邦德国掀起 非纳粹化 运动,将民主自由思想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民主政治观念开始在德国扎根……德国统一后,公民教育沿袭联邦德国的教育模式,民主知识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高霏霏《德国公民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期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下半期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中德两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