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江西省宜春市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58

一、单选题

1.

高中历史课上,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对部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了下图知识纲要结构。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重要概念

羁縻政策、华夏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迁徙、互市……

一般概念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册封、和亲、土司制度、都司、戍屯政策……

史实

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清朝满蒙联姻……

A.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发展B.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C.中外和平交往基本状况D.民族政权间的交流交往

2.

1934年11月何其巩建议:有计划的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宜乘 赣匪 西窜之时,力加经营。蒋介石说: 卓见甚是,当存参考。 这反映了(  )

A.国民党无力对中共进行全力 围剿 B.西南地区对维护国家安全地位重要C.国共矛盾并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D.国民党内部斗争削弱围剿红军力量

3.

公元前518年,大流士决定开凿苏伊士运河。运河完工后,长有四日水程,宽可容纳两艘三桨座战船并排航行。这条运河是近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它的开辟(  )

A.缩短了各大洋的航行距离B.加快全球航路的建立C.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D.加强了对帝国的控制

4.

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而体现出来的。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B.对犹太教等异教徒实行歧视政策C.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D.苏丹任命穆斯林来担任行省总督

5.

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文学、地理学的进步

6.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经常在他的诗作里攻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对此,虽然警察会查禁那些销售他的激烈诗篇的书商,可是,路易十五的宫廷又会时不时把伏尔泰当作贵客请进宫来。王后被伏尔泰的戏剧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致还私下里赠送他一千五百法郎。这说明(  )

A.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理性哲学B.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C.统治者用开明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7.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 赞同此说的可能是(  )

A.卡拉卡拉B.查理·马特C.穆罕默德二世D.马丁·路德

8.

英国宪制有效运行的秘密可以被描述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紧密联合和几乎完全的融合。这说明英国(  )

A.严格实行三权分立B.内阁较好连接立法和行政C.内阁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D.首相操纵国家立法

9.

下表是1761—1851年英国人口和粮食进口以及总产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时间

人口百万

净进口(%)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61

6.15

-4

124

1781

7.04

0

136

1791

7.74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1851

16.74

16

272

注:粮食总产量以1700年为100

A.说明城乡发展的平衡B.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体现了城市化进加快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0.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下列表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提高解放生产力B.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11.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发言: 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 由此可见,委内瑞拉独立运动(  )

A.成功建立了民主制度B.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12.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实行责任内阁B.抽签和轮流坐庄C.民众有普选权D.选举和议会立法

13.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14.

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

1947

巴基斯坦独立

真纳

1956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

1959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A.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B.两极格局的形成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D.两极格局的瓦解

15.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 滞胀 时期。下列对 滞胀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16.

(2021·浙江 超级全能生 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23)2019年12月19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向中国提供1.5亿美元贷款,以助力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加强可持续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下列关于世界银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其使命是与贫困做斗争B.其资金来自会员国均摊认缴的股金C.该组织于1945年正式运行D.该组织是全球唯一的发展援助机构

二、材料阅读

17.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22分)
情景一:中国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有人认为材料一的政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结合宋、明、清三个朝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6分)
情景二:雅典民主
材料二
伯利克里讲道: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审判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40

4.2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3)材料二中的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民主制的正常运作?雅典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10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4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6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临清位于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明永乐年间浚通会通河后,运河漕运空前繁荣,政府于1429年在临清设关征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额高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清代前期,统治者重视运河整治,河道畅通无阻,临清 关察五方之客,闸通七省之漕 ,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与中转市场。从乾隆后期开始,由于黄河决溢频繁,政治腐败,国力日衰,运河淤积严重,逐渐失修。1824年,运河运输阻断,与运河共命运的临清商业也渐趋式微,不复昔日。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等

材料二
18世纪曼彻斯特纺织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煤供应。由于道路极其恶劣,而且运费昴贵,于是,布里奇沃特公爵决定开凿一条连接自家煤矿和曼彻斯特的运河,1759年他向议会提交法案并获得通过。运河竣工后,运往曼彻斯特的煤价降低了一半。随后,英国开凿更多新运河,到1835年,随着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竣工通航,英国的运河体系构建基本结束。被称为 工业革命动脉 的运河,为英国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艳伟《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