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16

一、单选题

1.

动物考古是研究古代先民生业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表1是陕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的动物遗存出土情况,据此可知(  )

表1

时期

遗址

家养动物种类

标本量

家畜占比

家畜中猪占比

家畜中牛羊类占比

仰韶晚期

靖边五庄果梁

猪、狗

143

34.97%

90.00%

0.00%

横山大古界

猪、狗

133

8.27%

90.91%

0.00%

龙山早期

横山贾大峁

猪、狗、黄牛、绵羊

439

70.16%

81.17%

10.39%

靖边庙梁

猪、黄牛、绵羊

227

26.43%

10.00%

90.00%

龙山晚期

榆林火石梁

猪、狗、黄牛、山羊、绵羊

1109

95.22%

12.41%

86.17%

榆林寨峁梁

猪、狗、黄牛、山羊、绵羊

397

95.97%

26.25%

72.70%

A.该区域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食物生产逐步取代采集渔猎C.原始畜牧养殖业开始出现D.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进程

2.

北魏在与南朝的交往中不再强调华夷之辨,而是考虑政权更替是否正当。《魏书·帝纪》记载,得知南朝齐萧鸾篡位,北魏孝文帝 遣使临江数其杀主自立之罪 。北魏此举(  )

A.彰显了大一统观念B.表明南北民族矛盾尖锐C.凸显北魏正统地位D.反映儒家思想仍居主流

3.

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

A.东南藩镇维护中央权威B.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C.南北方的联系日益密切D.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地区

4.

京北地区(今北京昌平等地)是中俄 万里茶道 的重要节点。昌平城外关帝庙的碑文记载,由盐商和布商构成的晋商队伍与俄国私商开展互市;山西布商的活跃状态则与俄国同期棉布进口数据相契合。这反映了(  )

A.明清时期跨国贸易繁荣B.清政府对外交往政策发生转变C.晋商垄断了中俄间贸易D.万里茶道促进长途贸易的发展

5.

图1为1800—1850年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的折线变动图。其中,促成1835~1850年间两者的购买力呈现出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出超地位C.传统制钱丧失了竞争力D.西方对中国殖民侵略不断加剧

6.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而1918年在《与熊纯如书》中却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逐渐深入B.西方文明弊端日益显现C.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D.维新思想阻碍时代发展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推行 消灭地主阶级 实行减租减息,允许地主剥削存在 实现耕者有其田,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的政策。这种变化主要基于(  )

A.地主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对象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共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

8.

图2是《人民画报》(1953年2月号)关于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的报道。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的建设情况反映了(  )

图2

A.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始B.当时工业建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C.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D.农民成为当时工业化建设的主力

9.

表2是我国80年代以来在社会总职业群体结构中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统计,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2

职业

1982

1990

2000

2010

商业、服务业人员

4.01

5.41

9.18

16.17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71.98

70.58

64.46

48.1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15.99

15.16

15.83

22.49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10.

图3为欧洲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两股相向而行的潮流。由此带来了(  )

A.欧洲新文化的孕育B.城市的复兴与自治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D.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11.

7世纪,日本废除贵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19世纪中期日本推行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殖产兴业 三大政策。这两次变革都(  )

A.确立了幕府政治体制B.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C.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D.缘于对外来文明的鉴别取舍

1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 一无所获 ,导致了轰轰烈烈的 宪章运动 。1867年和1884年的两次改革及带来的工人阶级选举权的获取和扩大,使工人阶级觉得有可能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只通过议会式道路即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反映出(  )

A.社会发展缓和阶级矛盾B.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经济发展导致阶级分化D.社会主义运动寻找到新的道路

13.

表3为1750—1938年英国、法国、美国、俄国(苏俄一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其中丙代表的国家是(  )

表3

1750

1830

1860

1880

1900

1913

1928

1938

1.9

9.5

19.9

22.9

18.5

13.6

9.9

10.7

0.1

2.4

7.2

14.7

23.6

32.0

39.3

31.4

5.0

5.6

7.0

7.6

8.8

8.2

5.3

9.0

4.0

5.2

7.9

7.8

6.8

6.1

6.0

4.4

A.英国B.俄国(苏俄一苏联)C.美国D.法国

14.

图4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1919年1月23日创作的漫画《大熔锅》。该漫画揭示出(  )

图4

A.英法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战后和平秩序的脆弱性C.欧洲各国利益分歧严重D.一战具有非正义的特性

15.

当代语言学大师 士基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 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 日不落 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B.加剧了 逆全球化 的现象C.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风险D.降低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宋时期良贱制度的演变

奴婢畜产,即是总同财物;奴婢同资财,故不別言。

《唐律疏议·贼盗律》

买卖奴婢,皆须西市署出公券,仍经本县长吏,引验正身,谓之过贱,及问父母见在处分,明立文券,并关太府。奴婢被放良皆由家长手书,长子以下连署,仍经本属中牒除附。

《唐大诏令集·卷五·改元天复赦》

《唐会要·卷八六·奴婢》

诸与奴娶良人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疏议曰: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

《唐律疏议·户婚律》

两税法实施后,对质卖为奴婢者采取计佣折直的办法放免。如蜀人多鬻女为人妾,德裕为著科约,凡十三而止。执三年劳,下者五岁,及期则归之父母

《新唐书·李德裕传》

奴婢不得与齐民伍,有奴婢贱人类同畜产之语,不可为训,皆当删去。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

买婢妾须问其应典卖不应典卖,如不应典卖,则不可成契。或果穷乏,无所依倚,须令经官自陈,下保审会,方可成契。

南宋《名公书判清明集》

——摘编自李天石《唐宋奴婢的雇佣化趋势与中古良贱制的消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唐宋时期良贱制度演变 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概括说明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9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经济政策的研究

苏俄实行 新经济政策 的第一时间,中国知识界就做了相关的报道和研究。从那以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至今已有100多年。这100多年的研究史出现了4个高潮时期。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以民生主义来解读 新经济政策 ,弥合了双方的理论差异。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人借鉴 新经济政策 的经验,提出要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不要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次高潮在20世纪80年代,以杨承训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紧紧抓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这条主线,分析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经济成分、引进外国资本、改善上层建筑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次高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 新经济政策 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很多学者从现代化、俄国历史整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角度来研究,视野更加宏大。

——摘编自《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研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 新经济政策 研究三次高潮的出现作出合理的解释。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美的历史演变

材料一
由于发现银矿,至1650年波托西已拥有十六万居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十七世纪初,全城已拥有三十六座装饰奢华的教堂、众多的赌场和十四所舞蹈学校。……18世纪是以波托西为中心的白银经济枯竭的开始,波托西富饶的银矿供养了欧洲工业和城市的成长,却没有使自己成长为工业化的城市。西方拿走白银、抽走资金以后,波托西就剩下污染与被挖空的大山。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二
19世纪初是拉美社会变革的重要分水岭,拉美的社会政治结构较之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图7是拉美学者依据社会阶层人数统计所绘制的19世纪拉美社会政治结构图。

——摘编自霍华德·J·威亚尔达《拉丁美洲政治与发展》

材料三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写了马孔多小镇从建立到消亡的百年历史,马孔多的历史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的缩影。小说的主人公乌苏拉发出了 时间像是在打圈圈 的感叹!乌苏拉的这一句话揭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不是螺旋的上升,而是重复宿命的轮回。拉丁美洲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只能重新寻找新的出路。

——摘编自《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体现了怎样的不幸与苦难》

(1)波托西的兴衰对研究认识拉美的命运有何历史价值及不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拉美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及所面临的挑战。(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拉丁美洲 宿命的轮回 的理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