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试题5)〖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0 浏览数:275

一、单选题

1.

(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6题)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

(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5题)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3.

(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2题)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  )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

4.

(2011年1月黑龙江 五校联谊 高一期末20题)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5.

(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12题)太平天国十分强调 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 朝廷 诗即云: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6.

(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9题)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主要表明(  )

A.反抗外来侵略的愿望B.反对地主剥削的思想C.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D.社会进步的色彩

7.

(2011年3月肇庆市一模14题)右为《天朝田亩制度》书摘,从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

A.共产与民主B.共产与平等C.平等与自由D.民主与科学

8.

(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12题)太平天国十分强调 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 朝廷 诗即云: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9.

(2011年1月福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1题)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

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李鸿章

10.

(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16题)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11.

(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8题)历史教科书总结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 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 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 一家之言 ,结论不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对 农民阶级 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12.

(2011年1月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7题)在对太平天国兴衰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石达开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人物,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是(  )

A.小说《太平风云》B.中学历史教科书C.关于杨秀清的史学论著D.太平天国运动文献资料

13.

(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国内战争为表现形式、同时肩负着反侵略斗争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护国运动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战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4.

(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8题)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 洪秀全第二 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 民族英雄 老革命党 。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15.

(2011年4月皖南八校15题)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 无湘不成军 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  )

A.两次鸦片战争中B.土地革命时期C.太平天国运动后D.解放战争时期

16.

(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29题)《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 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17.

(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9题)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

18.

(2011年1月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35题)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两者内容不同  ②两者所设想的目标不同  ③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④两者实施的结果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阅读

19.

(2011年4月湘潭市二模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二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新快报讯: 在2010年11月16日从济南举行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开馆典礼孔子文化大展上,记者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2所孔子学院、272个孔子课堂。
(1)简述材料一《讨粤匪檄》发表的背景与目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康有为 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并分析其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1分)并分析这一态度对当时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风靡全球的原因是什么?(2分)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20.

(2011年4月新余市二模40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所谓 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 :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依据材料一,指出 两次转型 存在怎样的不同?(6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 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2)根据材料二,15 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原因?试以英国为例说明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8 分)
材料三 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高峰,没有向工业文明转型,落后于世界潮流,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反应迟钝。当实现了工业革命的西方文明侵略来临时,中华文明无力抵御,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条线索。一个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上;一个是对外民族矛盾,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分割。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但是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一个是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由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变动,到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变革,再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变革。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线索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 的依据和结果。(11分)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 打倒 推翻 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 打倒 推翻 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 城头变换大王旗 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

(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