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74

一、单选题

1.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境内的文明遗址中,都出土了少量的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器物,如广丰社山头遗址的卷沿深腹盆、敞口深腹外饰凸棱平底盆,就与二里头二期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夏王朝统治范围到达江西B.江西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迟滞C.区域之间存在着文明交流D.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2.

汉初,家族形态仍沿袭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小家庭制,孩子成年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不分家的就必须以赋税加倍的方式来惩罚。但西汉后半期及东汉,社会舆论都以几代同堂,几世不分财为佳话。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秩序日益稳定B.儒家伦理影响力的增强C.宗法制的社会影响D.百姓赋税负担的减轻

3.

变文 最初是唐代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所依据的文本。唐代中后期,变文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它们全篇大量使用白话,没有用来吟唱的韵文,而且以讲人物故事的形式出现在都市中。 变文 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后期(  )

A.民众教育水平的提升B.士大夫审美情趣变化C.佛教日益中国化趋势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4.

两宋之交的农学家陈敷说,湖州安吉县农户 唯藉蚕办生事 ;据南宋洪迈记述,湖州地区的某些村落中,已不乏 递年以桑蚕为业 的农户;苏州太湖洞庭山方圆数十里, 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材料意在说明宋代江浙地区(  )

A.已出现农业专业化经营B.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自然经济走向了瓦解

5.

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设置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公布本地犯罪人员的姓名及其所犯之罪,后者定期公布本地孝子贤孙、贞女节妇的事迹。朱元璋的这些做法旨在(  )

A.威制天下,以案刑狱B.守道与德,思退刑罚C.明刑弼教,安定秩序D.以德化民,和睦乡里

6.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力倡大变、速变、全变,用西法变中国。而此时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作《劝学篇》,主张 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 ,以中学治内、西学治外,即 中体西用 。这可用来说明(  )

A.洋务派理性分析了中西文化B.洋务派反对社会变革C.东学西渐加剧新旧思想纷争D.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

7.

1919年12月,广东省女界联合会草拟题为《呈国会要求妇女参政权》的提案,提出女性生来具有和男性同等的天赋权利。为取得团结一致,这份提案被转发到新成立的上海女界联合会。之后,所有的广东女界联合会的会议都强调妇女参政权。这体现了(  )

A.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政治斗争促进女性觉醒D.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

8.

下表所示为1940年10月至1941年8月晋西抗日根据地商业输出、输入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时间

输出额/

占总贸易额比重

输入额/

占总贸易额比重

总贸易额/

194010

466367.62

33.50%

925029.31

66.50%

1391021.52

19418

926428.06

39.32%

1429616.40

60.68%

2356044.46

A.根据地经济困难有所缓解B.国共两党关系进一步巩固C.根据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D.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

9.

1952年,周恩来提出:要坚持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优点,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反对投靠大国的世界主义……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兄弟国家的人民,就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我们也都要争取。这可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

A.积极支持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B.积极拓展国际外交空间C.求同存异 主张促进中外交往D.调整了 一边倒 方针

10.

下图所示为1978—1997年我国三大类企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反映出我国(  )

A.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甚微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加强D.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农民没有耕种田地或荒废了田地,他应比照他邻居(的土地的单位产量)向田主支付大麦,而且他应该先把他放弃的田地用犁耙翻耕、耙平,然后再把它返还给田主。这表明古代巴比伦(  )

A.注重保护土地所有者的收益B.土地租佃关系逐渐普遍化C.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臻于完善D.经济发展促进了法制进步

12.

1155年,神圣罗马帝国颁布的关于大学学术自由的基本法律中强调,只有通过知识的传播,臣民的生活才能遵照上帝及其仆人(皇帝)的旨意。据此可知,中世纪德意志的大学(  )

A.成为王权与教权争夺的焦点B.深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C.是理性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D.确立了学术自由的原则

13.

1793年8月,法国国民公会规定,剧院每周必须演出三场宣扬维护平等和自由原则的戏剧。所有上演倾向于败坏公共精神和唤起王政的可耻迷信行为的剧目将被取缔,导演将被逮捕并根据法律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法国(  )

A.注重营造民主共和的氛围B.王党动员能力异常强大C.开始出现文化政治性趋势D.启蒙理性精神遭到抛弃

14.

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代表会议决议中提出: 只有至少几个交战国的全部政权转到真正能够消灭资本压迫的无产者和半无产者阶级手里,才能用民主的和约结束这场战争。 该决议表明当时(  )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帝国主义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C.布尔什维克未敏锐捕捉到群众的需求D.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已成熟

15.

20世纪60—70年代,大多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都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的某种偏好,并形成各种混杂非洲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潮。如坦桑尼亚尼雷尔的非洲社会主义,加纳恩克鲁玛的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据此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这些非洲国家(  )

A.迫切想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试图探索独立的文明发展道路C.希望恢复非洲传统优秀文明D.希望彻底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

16.

当前,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通过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等手段让政府介入商业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自由主义国际贸易秩序。欧盟在人工智能立法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快了区域内规则的建设。这些举动表明当今世界(  )

A.贸易保护主义危害世界的稳定B.各国均跨入到知识经济时代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新技术革命加剧了全球竞争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史前至汉代 饭稻羹鱼 是江南一带代表性的经济生活方式。但在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下,土地轮耕周期大约为2—3年,即耕地中1/2或1/3处于休耕状态。在这种耕作方式下,土地利用率约在50%甚至是更低。
北魏时期,黄河流域已经出现复栽技术,后来南下的北方人将复栽技术用于水稻插秧;唐中期,水稻插秧在长江流域地区被广泛采用,这促使江南水田放弃火耕水耨,从易田制转向土地连作。
宋朝诗人陆游在题为 五月一日作 的诗中写道: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水稻五月插秧,八月就可以收获了;冬小麦播种正好在水稻收获之后, 八月社前,即可种麦 。稻麦两种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正好填补了彼此的空白。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变化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今世界之变迁,邻国日多,新器日广;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列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据清廷学部《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

材料二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呈送样本于本部,及本省民政司、教育总会存查。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亦可指出,呈请民政司或教育会,通知该书局改正。

——摘编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三
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的教学是要通过祖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重要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他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学生应当了解中国历史是各族人民的历史,各族人民都有长久的历史,并对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

(1)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对历史教育价值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问题(1)得出的认识,联系时代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状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商品进口

商品出口

外贸总额

1950

5.8

5.5

11.3

1951

12.0

19.7

31.7

1952

11.2

8.2

19.4

1953

13.5

10.2

23.7

1954

12.9

11.5

24.4

1955

17.3

14.1

31.4

1956

15.6

16.5

32.1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


——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古代通常是缓慢的 自然历史 过程,是一种不自觉而又持久的、具有渗透性的力量。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文明之间既有更深入交往和融通的动力,也有更便捷交流互鉴的条件。凡是处于发展与繁盛的文明,必定是交流互鉴的产物。古印第安人没能学习到金属冶炼技术,玛雅人没能学习到车轮的制造和应用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文明的衰落。

——摘编自张志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秩序的重塑》

请根据上述视角,运用所学知识,选取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指出所选事件,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