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522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龙山时期的中心聚落或城邑,存在内城、外郭与城壕共存的现象。内城规划有大型建筑及居住区,外壕则修筑有护城河或壕沟,用于防御,间或作为聚落排水之用。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区域(  )

A.迈入成熟国家阶段B.城市布局已成定式C.社会复杂程度增强D.部族之间战争频繁

2.

据学者统计,某历史词典收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有580人,其中山东临沂有345人,占比高达59.5%,如诸葛玄、诸葛亮、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颜之推等。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北方地区长期安定B.世家大族文化传承C.社会经济持续高涨D.选官重视唯才是举

3.

文成公主入藏后,蕃使入唐朝贡频繁,吐蕃物产大量带进中原,多为金银玉器及马驼等,一些精美贡品深受唐朝皇帝喜爱并向群臣展示。据此可知,唐蕃(  )

A.确立政治隶属关系B.基本上停止了纷争C.经济力量对比转变D.维系双方友好交流

4.

元代多有诗作描绘直沽的繁荣景象,如 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 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 。这可用来研究元朝(  )

A.海外贸易蓬勃发展B.南方经济优势明显C.航运水平领先世界D.边疆管理成效显著

5.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以宣扬自己 奉天承运 的典礼。明清时期,时有臣僚建言封禅,但每次都遭到拒绝,理由是 帝王之有闻于后者,在其德不在封禅 封禅之说不著于经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君权神授理念遭到否定B.儒家学说确立正统地位C.国家祭祀制度趋向松弛D.政权的合法性得以强化

6.

1874年,英国汇丰银行首次承办发行中国国债200万两纹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总理衙门的指令下,为偿还国债进行担保,将部分关税用来偿还外债本息。这一举措表明(  )

A.中国树立国债市场的信用B.列强转变对华经济侵略方式C.英国成为中国主要债权国D.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得以解决

7.

20世纪初,中国报刊书籍频繁宣传的 西方美人 不再是处于社会中上阶层的贵妇名媛,而是诸如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英雄圣女贞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罗兰夫人等。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中国(  )

A.妇女政治权利提高B.传统婚姻观念崩塌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8.

1941—1945 年,国民政府设立了翻译员培训班,使用了教材《翻译官必读40课》。其篇目内容见下表

类别

篇目

主要内容

军事工作

17

军事设备和武器、军营纪律、军事情报、各类作战方式等

形势与政治

5

中日战争与世界大战、美国政府、联合国等

社交礼仪

4

中西文化差异

其他

14

办公室工作、日常生活等

据此可知,当时设立翻译员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外援以应对抗战B.筹备举办联合国会议C.为国家建设储备人才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9.

1952 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 个国家代表一致通过了 加紧争取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运动、拥护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等多项决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新中国(  )

A.对国际和平事业的支持B.对睦邻友好政策的深化C.践行求同存异外交理念D.打破西方外交封锁局面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蔬菜供应依靠郊区生产,就近供应。为满足供给,1978年,上海郊区每一劳力需承担的蔬菜田亩数为1.14 亩,1988 年则上升到4.76亩;而菜农主体却由原来的青壮年转变为中老年妇女。这些变化表明当时(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机械化范围拓展C.城乡人口流动进程加快D.城乡收入剪刀差缩小

11.

2018 年以来,福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革新性电解液核心专利,使产品的市场份额从35%快速增长至 60%以上;全球超过80%消费电子产品采用该技术。这表明(  )

A.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中国占据世界新能源创新首位C.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D.福建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12.

埃及古王国时期,太阳神之名 首次出现在了王名中,而后国王成为太阳神之子;中王国时期,甚至未出生的国王就被指定为太阳神的继承人。这一变化说明古埃及时期(  )

A.国王权威持续加强B.信仰与政治相辅相成C.多神崇拜走向终结D.神权与王权斗争激烈

13.

中世纪西欧长期遵循 骑士作战、教士祈祷、平民劳作 三等级秩序原则。百年战争中,英国采用下马骑士和平民步兵相配合的战术,在克雷西战役中以损失两百余人的代价斩杀法国一万多名骑士。这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

A.呈现去封建化特征B.教会权威受到冲击C.近代军事战术形成D.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14.

下图为1909 年政治讽刺杂志《puck》 的封面漫画,图中人物分别代表着英、法、德、美、日五大国。该图的主题是(  )

A.柏林会议上列强商议瓜分非洲B.华盛会议签订《五国公约》C.海军竞争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激烈争夺

15.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关于劳动卫生学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发现高盐饮食可以缓解高温中暑,苏联学者也加入了该问题的研究,并与西方学术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苏联学者加入该研究主要基于(  )

A.美苏对峙局势的缓解B.国内工业建设的需要C.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D.大国竞争领域的拓展

16.

据联合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3 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跨境外资企业的投资额比重为 23%,2022 年降至 13%,特别在制造业领域,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所占投的比重从3%降为 1%。这说明(  )

A.殖民体系抑制了全球经济均衡发展B.经济区域化加速了逆全球化趋势C.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慢于发达国家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任承道远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汉书·地理志》为地理总志记载风俗的滥觞,展现了先秦以来绚丽多彩的风俗地域差异,可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西汉后期起,移风易俗的过程次第展开。至东汉后期,地域差异已经相当程度地减弱,中原地区的风俗渐渐趋向一致,南方蛮夷则渐次向华风演变,表现出近似于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的面貌。

——摘编自周振鹤《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风俗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篇文献当时只有手抄稿,并没有正式发表过,目前已找到两种外文版本见下表。

版本

相关信息

俄文版

    1957 年,苏共中央把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移交给中国共产党。其中,有俄文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共15 条,其中第 11 条有标号,但注有遗漏——译者 字样,无具体内容。该版本译成的中文稿得到了董必武的认可。

英文版

    1960 年,美国学者韦慕庭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该校学生陈公博 中共一大代表) 1924年的硕士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附录一为英文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经对照,该英文版与俄文版内容基本相同,仅具体文字稍有出入。同标为 15 条,其中第 10 条后直接为第 12条,没有第 11条。

——摘编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版本说明其获得党史专家认可的理由。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明朝时期,北京城乡居民主要依靠近郊山林的树木、柴草等获得燃料。永乐年间营建都城以后,伐薪烧炭日盛,有的外围山区植被 数百里外林麓都尽 。嘉靖年间,政府放宽了包括居庸关、门头沟范围内的西山煤矿和外国省份煤炭的开采管控,煤炭通过市场广泛进入家庭和生产领域,形成了 煤市街 。清朝初年,随着政局稳定和人口增长,政府采取了鼓励措施,改善开采条件、扩大开采规模,同时平抑煤炭价格,煤炭成为北京居于首位的能源类型。

——摘编自王伟《北京能源发展报告》等

材料二
16 世纪以来,伦敦传统燃料短缺,城市居民、手工作坊转而使用煤炭。1578 年,威斯敏斯特宫附近释放的煤烟惹怒了女王,女王禁止此地附近的作坊使用煤炭。一部 1623 年颁布的法案还严禁伦敦桥附近及靠近主教门的作坊燃烧煤炭。1690—1696 年,随着手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作坊主、商人、居民等屡次就煤炭的使用和减少税收等问题向议会请愿,并最终获得议会的批准。此后,酿酒、印染、蒸缩、制糖、玻璃制造、铸造和冶铁等行业构成工业燃煤消费的主体,伦敦成为轻工业作坊集中地。大规模的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机械化发展,伦敦最早装置了纽考门蒸汽机。18 世纪初期,伦敦市区的环境污染已现端倪,人们笼罩在烟雾中。

——摘编自高麦爱《燃煤使用与伦敦雾形成的历史渊源探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煤成为北京主要能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6—18 伦敦能源转型过程的特点及影响。(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获得的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博物馆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下表3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的策展方案。

主题:繁星盈天一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

展厅

名称

简介

第一展厅

远古的根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

    元谋人和北京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第二展厅

中华文明探源——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诸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且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第三展厅

三代王国的文明——夏商周考古发现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初步定型的时期。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等众多遗址遗存的发现,彰显了夏商周璀璨的青制文明和礼乐制度等。

第四展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汉以来的考古发现

    兵马俑、错金博山炉、唐三彩等文物生动展现了秦汉以来各个时代的大国气象,描绘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浩瀚史诗。

参照材料,结合世界文明史相关知识,自选主题,设计一种策展方案。(要求主题明确,列出三个展厅,史实准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