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写道:“ 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杂志对当时国际局势作出的预测及其依据。(4分)
材料二
20 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的现实主义战争观是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也无所谓正义与否。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其残酷现实促使精英们开始反省对战争的认识。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即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极力希望能避免战争。二战期间,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特别是在了解了种族灭绝的非人道做法后,有识之士们重新考虑对战争的认识,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 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战争观的变化,并简析其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鉴于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制止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1945年6月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安理会制裁侵略的权力,并形成了
“大国一致
”原则。除了安理会等六个自身主要机构以外,联合国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被称为方案、基金和专门机构的多个附属组织。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领域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形势变化,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已经出现的这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