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时间
概况
1924年8月
秦皇岛建成投产,年产规模15万标准箱,跨入大机器时代。
1933年
产量迅猛增加,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1937年到1945年
股份转让给日本,中方彻底丧失了所有权和经营权。
1946年到1948年
官商合办,生产经营陷入低谷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
——摘编自李荣林《中国和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时期
内容
1853年~1861年
政府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银票“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钱票“大清宝钞”。在发行银票的同时也铸造了以一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的铜制大钱和以一当一、当五、当十的铁钱。
1912年~1927年
民国政府在1914年2月颁布《国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从法律层面确定了中国使用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规定以一元银币为本位币主币,条例同时对国币的最后支付手段和无限法偿资格进行了确证,将新铸造银元规定为国内贸易活动的最终交易手段。
1927年~1937年
1933年3月3日立法院通过《银本位铸造条例》。不仅在法律上对银两的流通给予禁止而且对日常收付和交易的流通中银两的使用也进行了彻底的废止。自此,全国性的废两改元正式开始推进。
财政部在1935年11月3日发布《施行法币布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居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
——摘编自刘斌《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个时期货币改革的时代背景。
三、开放性试题
方寸间展示国家记忆
邮票
说明
中国邮政
青州桥桥体上的“中国结”造型与画面前景的三地地标性建筑(香港会展中心、珠海大剧院、澳门大三巴牌坊)形成呼应,寓意三地紧密相连。
香港邮政
一套四枚邮票以港珠澳大桥的中英文名称为设计重点,分别印上代表香港的H和“港”字、代表珠海的Z和“珠”字、代表澳门的M和“澳”字,以及表达“大桥”之意的B和“桥”字。这些字母和文字与背景的线条图案交织成细密网络,象征公路网络紧密连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融合。
澳门邮电
小型张展示了青州桥“中国结”造型桥塔的标志性景观,并衬以洋紫荆、簕杜鹃、莲花,分别代表香港、珠海和澳门,象征港珠澳三地连成一体。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倪赤丹、苏敏《英国社区发展经验及对当代中国的借鉴》
——摘编自李东泉《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