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选课分科摸底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75

一、单选题

1.

古代希伯来人有诺亚方舟洪水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东方的中国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洪水传说反映了(  )

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文学创作风格的相似C.宗教信仰的异地同质D.农耕文明的艰难发展

2.

学者们认为,古代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农业革命:第一次是以发明农业和畜牧业为标志,第二次是以开始锄耕为标志的,第三次是以开始犁耕为标志的。其中,第一次农业革命(  )
①主要起源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 ②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③社会直接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④人类逐渐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④

3.

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4.

1701年,喜剧《茶迷贵妇人》在阿姆斯特丹上演,剧本描述了妇人们对茶会的狂热,忽略了作为家庭主妇的责任,恼怒的男人在酒馆里寻找安慰,并最终导致了许多家庭毁灭的故事。据此可推知(  )

A.当时欧洲的饮茶之风流行B.茶消费导致欧洲道德沦丧C.女性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D.饮茶习俗导致咖啡馆衰落

5.

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 重要的先例 ,即 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销售任何添加了可能对健康有毒或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  )

A.杜绝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C.解决了食物供需之间的矛盾D.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

6.

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  )

A.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B.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D.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7.

元朝初期,北方民间结成一种农民互助组织,称为 锄社 。王祯(农书》卷三: 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 由此可知, 锄社 (  )

A.兼具生产和保卫的管理职能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8.

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的童工须在周一至周五强制入学,为此,政府还创设了工厂视察制度,要求视察员监督工厂主;同时政府鼓励大工厂主举办工厂学校,并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这些举措(  )

A.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B.保证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C.强化了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D.适应了产业革命的需求

9.

19世纪初, 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 期盼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 的美国男工发现 希望化为泡影 ,因为没有技术的 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妇女比男子经验更成熟B.技术失去竞争的优势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10.

有学者指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使得低端劳动力在智能的机器体系中被不断 边缘化 ,而高端劳动力在智能的机器体系中进一步 核心化 。材料表明(  )

A.劳动者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B.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被彻底改变C.信息时代促进了劳动力的解放D.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

11.

近年来,从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 探测器成功发射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 奋斗者 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到 九章 量子计算原型机全球领先,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中国(  )
①已经掌握登陆火星的技术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
③科技发展得益于国力增强 ④科技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

唐代在京经商的商人,可以将大量现钱交给节度使的进奏院,然后拿着进奏院开出的票据,到相应的藩镇取款办事。宋代初年中央政府在开封开设便钱务,规定商人可以将现钱交给国库,然后由便钱务发给票据,商人凭票到各州府取款。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促进长途贸易发展B.剥夺藩镇的财政权C.方便商人进行交易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13.

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 房主、面积等 、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这些契约(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B.消除了租赁双方的纠纷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14.

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  )

A.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B.反映了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C.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

15.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伊曼努尔·瓦伦斯坦因认为,17世纪荷兰所具有的地位,只有后来的大不列颠和美国才能与之比肩。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荷兰当时(  )

A.率先建立起代议制度B.创立了国际法理论C.掌握了世界商业霸权D.开创了商业新模式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类学家发现,在这些部落中,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能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如植物块根、浆果、坚果、昆虫、啮齿类动物、贝类等。虽然男人弄来的肉类极受欢迎,但事实却是,女人采集来的食品仍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女人采集来的食品经常是男人带回的猎物的两倍……农业首先在少数几个存在可以驯化的动植物的地区成为主业。在这一驯化过程中,野生动植物长得越来越大,从而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因此,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也就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做食物生产者,而不是食物采集者——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代中期的广东出现一种叫 代耕架 木牛 的耕地工具, 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 ;灌溉出现了 虹吸 鹤饮 等新工具,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明代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是作物品种的改良推广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得到普遍应用;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也渐有扩大。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这两种粮食作物产量高,耐寒抗旱,在比较贫瘠的山地、早地和滨海沙地都能生长。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原始时期和明代解决食物(粮食)问题的方式。(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时期和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 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在找到工作后,工人们却发现工作时间很长,一天工作16小时稀松平常。当工人们最后争取到分两班轮换的12小时工作制时,他们将这一改变看作一件幸事。如果仅仅是工作时间超长也可以忍受,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其实与实行家庭包工制时在家里工作的时间相仿,但是在习惯工厂的纪律和适应机器生产的单调乏味方面工人们遇到了真正的困难,他们随着工厂的汽笛声上下班,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在场监工的严格监督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厂制给管理形式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从1839年光生伏特效应被发现,到1954年太阳能电池的问世,光伏发电逐渐由理论探索走向量产应用。1980年以来,德国利用住宅、商场、企业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而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只占25%;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可再生能源法》,长期维持固定上网电价,为投资者稳定收益创造条件;推广 虚拟电厂 市场模式,依托中央信息技术系统,促进光伏能源的灵活调节与就近吸纳;优先考虑农用沼泽地安装发电设施,实现 一地两用 。然而,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的征收,也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 能源贫困

——摘编自谢晓惟《德国光伏发电综述》等

材料二
1958年,新中国研发的硅单晶,为 东方红 系列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引进国外光伏电池生产线。民用光伏发电则始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并根据东中西部差异,逐渐形成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并进的格局。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异军突起,使中国在2007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光伏设备制造国。2015年, 光伏扶贫 收益稳定、见效较快、带动就业 ,而被国务院纳入精准扶贫工程。基于 富煤、缺油、少气 的能源状况,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中国兑现 双碳 国际承诺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韩梦瑶《中国光伏发电的时空分布、竞争格局及减排效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德国相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进程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意义。(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世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 凿空 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 汗血马 、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 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茶马贸易一直从唐宋延续至近代。公元625年大唐与吐谷浑开通互市,大量的茶叶、绢帛等商品输出,以换取马匹及其他畜产品,丰足彼此,皆有便利。中原人用以交易的丝绸,对西域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生活附属品,而中原人却渴望得到代表国家军事实力的战争武器——战马。大唐王朝逐渐开始由 绢马互市 转为 茶马互市 。到了宋代更是形成了系统的茶马交易之法,以茶引作为茶叶经营的官方许可,茶马司管理相关贸易实务,茶马法确立各项贸易细则,完善的制度管理着所有的茶叶贸易。元帝国不缺马匹,茶马交易演变成以银两及土货与中原茶叶的贸易。茶马交易一直到明代又重新恢复,此时贸易实体则已经从 转变成中原的 。清代以后,随着以马为主力的冷兵器时代谢幕,茶马交易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戎新宇《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以来茶马贸易的变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