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一第二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40+2)【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2 浏览数:116

一、单选题

1.

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其中儒家认为治国应(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3.

下列有关秦始皇的功绩,表述正确的有(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广郡县制
③推行刺史制度 ④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针对西汉建立后出现的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 推恩令 B.派张骞出使西域C.实行察举制D.建立中朝

5.

甘肃嘉峪关市新城乡戈壁滩发现有1400多座砖墓群,多为魏晋时期的墓葬。其中3号墓中既有描绘鲜卑人耱地(平整土地)、耙地、采桑的壁画,也有描绘汉人放牧情境的壁画。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B.江南经济得到了有效开发C.北方政权比南方更稳定D.女真族迁入中原定居生活

6.

唐太宗时期,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i,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该现象反映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7.

780年,唐朝政府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以上规定(  )
①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制度 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③减少了政府支配的土地 ④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

五代时期,天子 兵强马壮者为之 ,宋初统治者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将地方精锐编入禁军 ②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③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④设置南、北面官来管理民族事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元史·地理志》写道: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说明元朝(  )

A.在边疆实行了改土归流B.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C.激化了尖锐的民族矛盾D.减少了对内地的赋税征收

10.

宋朝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 苏湖熟,天下足 。这反映出(  )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对外交往逐渐扩大C.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D.美洲高产作物传入

11.

如图是某学生整理的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废宰相

设立内阁

奏折制度

军机处

A.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B.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C.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12.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下列属于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①抗击倭寇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台湾设府 ④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下列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织工出力……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A.春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4.

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利物浦等地商会纷纷主张采取武力行动,逼迫中国开放口岸、协定关税、赔偿烟款、割让岛屿。实现他们上述侵略主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

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 发逆 (太平天国)之患,还要应对 洋人 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为此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  )
①创办新式海军 ②培养翻译人才 ③创办军事工业 ④允许外资设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这次革命 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7.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

A.洪秀全B.曾国藩C.康有为D.陈独秀

18.

1922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曾刊登过某研究会的研究方法,摘引如下:“A劳动运动研究……B《共产党宣言》研究;C远东问题研究 。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民国初期维护共和的斗争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9.

红军公田制度是土地革命时期在鄂豫皖苏区实施的一项政策,旨在为红军战士及其家属提供生活保障和支持。如图 这块红军公田应该先来耕作 原载于1934年《青年实话》报。对这幅画所反映的历史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红军的拥护 ②体现了苏区民众对土地革命的认同
③促进红军队伍和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④标志着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废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如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的胜利进程。据此可知(  )

A.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B.中国共产党打退重点进攻C.国共两党展开了战略决战D.国民党反动统治走向覆灭

21.

1954年,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 农业社召开了建社的报名大会,我带头报名入社。刘永康同志便向我谈了让我担任农业社会计的意见,晚上我便参加了建社委员会的会议 。以上材料反映了(  )

A.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B.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改革C.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2.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从1957年到1978年21年增长的粮食。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也相当于1978年的2.89倍。这一变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胜利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2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抗击外来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其中①应填(  )

A.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5.

2021年7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上的表现元素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以下邮票上的表现元素,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26.

如图为《世界史通俗演义·上古卷》目录节选,其中 第十六回轮番而治亦官亦民诚可叹 所记叙的古代文明应属于(  )

目录节选

第四回造金塔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六回夺天工两河育出新世界

第十六回轮番而治亦官亦民诚可叹

第二十三回兴霸业亚平宁岛鏖战急

A.埃及文明B.西亚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

27.

如表反映了中古后期的经济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伦敦地区各类领主庄园谷物和麦芽处理情况(12881315)

修道院地产

主教地产

世俗领主地产

王室地产

留存

52%

43%

48%

42%

转移

25%

1%

4%

2%

出售

23%

56%

48%

56%

A.教会腐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庄园生产的目的是市场交换C.宗教改革促使王权得到强化D.庄园出现商品化生产和经营

28.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古代埃及、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地的一些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融汇成为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以上材料说明(  )
①阿拉伯半岛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②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波斯和印度
③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阿拉伯吸收了东西方文化成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下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14世纪的星盘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

A.中世纪城市兴起B.奥斯曼帝国崛起C.新航路的开辟D.启蒙运动

30.

14—15世纪,意大利人才辈出,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 文学三杰 ;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 美术三杰 。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共同点是(  )

A.维护封建秩序B.宣扬人文主义C.强调三权分立D.反对君主专制

31.

某学生学习 法国大革命 时摘录了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它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的(  )

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大扫帚,把所有这些过去时代的垃圾都扫除干净,从而从社会基地上清除了那些妨碍建立现代国家大厦这个上层建筑的最后障碍。

A.原因B.经过C.内容D.影响

32.

1866年,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将英国和美洲连接,一位乐观主义诗人为此写道: 可怕的雷电已被我们掌控,让这奴仆为人类贡献力量 对以上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电力技术的应用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②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③工业革命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④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3.

恩格斯曾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是 两个伟大的发明 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如果要了解这 两个伟大的发明 ,可以查阅(  )
①《权利法案》 ②《共产党宣言》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资本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美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B.世界开启一体化进程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亚非拉民族运动兴起

35.

如表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的目录节选。横线处最为恰当的章节标题应是(  )

第一章    20世纪的世界

第四节____

伊朗的立宪革命

印度的自产自主运动

青年土耳其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

A.非洲的抗争B.亚洲的觉醒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36.

1921年,列宁在一份报告中提出: 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对于地方的进取精神和自主程度必须充分给予支持和加以扩大 。该报告反映苏俄将推行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37.

某国际会议签署条约规定 日本将胶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日本于6个月内撤退青岛和胶济路驻军 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该国际会议是(  )

A.柏林会议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38.

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该文件标志着(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B.联合国正式成立C.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D.两极格局的瓦解

39.

某学生围绕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制作了一份手抄报,几个栏目的小标题分别是 国家的宏观调控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这份手抄报的大标题应是(  )

A.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B.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40.

购物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定制营销策略,通过算法向顾客推荐商品,网约车公司会依据乘车人数多少来浮动定价。上述变化反映的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B.社会信息化C.政治多极化D.文化多样性

二、材料阅读

41.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材料
2024年5月1日,中国考古历史博物馆举办了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 ,以下为展出的代表性文物: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距今约8000年。石堆龙居于村落中央位置、下方有中心墓区和祭祀坑等重要遗迹。它的发掘使得龙出辽河源有了考古学上的支撑。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距今约65005000年。玉猪龙的主人应为部落首领或祭司,有学者认为,玉猪龙是非常重要的礼器,是一种祈雨仪式的道具。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彩绘龙纹盘,距今约43003900年,盘内壁上的龙口中衔着谷物,隐含着陶寺先民期盼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1)指出以上材料的史料类型,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它们所反映的有关龙图腾的历史信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已改变了先秦华夏部族图腾式神灵的标记,综合为一种新的造型。唐时期的龙多为行龙,或走或坐或飞,动静之中蕴含着力量和刚健,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尽管起源于中国的云龙、盘龙、团龙、卧龙、潜龙、飞龙等艺术造型始终占着被崇敬的主体,但孔雀、鸵鸟、狮子、猎豹、犀牛、羚羊、天马等这些异域化的图像艺术被吸纳融入于中国龙图像之中。

——摘编自鲁谆等《龙文化与民族精神》

(2)依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龙形象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1932年至1937年间,中国的图腾主义兴盛起来。1942年,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 华夏 ,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以龙为其符应,他们的旗章,宫室,舆服,器用,一切都刻画着龙纹。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直到民国成立,随着帝制的消亡,这观念才被放弃。然而说放弃,实地里并未放弃……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 。闻一多认为,只有先让民众知道他们 有共同的来源 民族意识 才能产生,而且 知来源愈悉则民族意识愈坚固

——摘编自施爱东《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

(3)依据材料,指出闻一多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闻一多撰写《伏羲考》的目的。
2024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4)结合时代背景,说说龙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

42.

咖啡的生产与传播影响了世界历史。
材料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575年,随着埃塞俄比亚入侵阿拉伯半岛,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起初被当作治疗偏头痛或胃疼的草药,受中国茶饮文化的影响,阿拉伯人掌握了咖啡的冲泡方式,咖啡成为阿拉伯人的重要饮品。153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阿拉伯半岛也门,咖啡豆逐渐成为土耳其帝国赚取出口暴利的重要商品。咖啡豆从也门的摩卡港运出,经过红海抵达埃及东北部城市苏伊士,然后再用骆驼运到亚历山大的仓库,继而法国和威尼斯商人在此取货,然后再运往欧洲。

——摘编自邢媛媛《从咖啡历史透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操纵》

17—18世纪西方国家咖啡种植园分布示意图

序号

资料

1788年前,全世界一半的咖啡都产于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圣多明各的奴隶住在没有窗户的棚屋里,食不果腹,做着超负荷的工作。

19世纪早期,随着织造厂和钢铁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工人移居城市,欧洲的编织女工几乎全靠咖啡和面包维持生计。因为咖啡能提神,让人觉得精力充沛而且身上暖和。

19世纪初期,荷兰官员每天只在种植园随意走动几个小时而已,而爪哇人民要忍受着闷热,在热带高温下修剪咖啡树和收获咖啡豆。

1867年,巴西桑托斯港口到咖啡产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完工,使咖啡外运更加便捷。1874年,巴西铁路全长只有800英里,到1889年,巴西铁路全长已经达到6000英里。铁路专供咖啡运输使用,并没有连通到全国各地。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掀起以高产量品种农作物为主轴的农业技术革命,日照咖啡种植被广泛推广。通过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咖啡生长周期大为缩短,产量是过去的3倍,但大量栖息地、土壤和水源被破坏。

20世纪90年代,咖啡生产国每年的咖啡出口所得约100亿-120亿美元,2004年下降到约55亿美元,消费国的咖啡零售额从20世纪80年代每年300亿美元上升到800亿美元。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围绕咖啡展开一系列合作交流。中国不仅增加了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咖啡生豆规模,还在当地投资建设咖啡加工产业示范园,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生产与销售。2024年3月, 中国茶遇见埃塞俄比亚咖啡 主题活动在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举行,展示了茶与咖啡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摘自《中国茶遇见埃塞俄比亚咖啡主题活动成功举行》等

(1)依据材料,概述中古时期世界咖啡的起源与传播的过程。
(2)依据上图,说明17—18世纪西方国家咖啡种植园的分布情况。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在这些地区种植咖啡的历史原因。
(3)任选2个资料序号,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4)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咖啡合作交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