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周口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65

一、单选题

1.

《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4000年前以楔形文字刻于泥版之上。史诗主要讲述了苏美尔城邦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冒险经历和其对生命、死亡、友谊等问题的思考。该史诗(  )

A.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B.歌颂了君主专制制度C.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D.表达了民众统一愿望

2.

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由此推断,中世纪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B.农民受到多种剥削C.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D.领主政治地位特殊

3.

高丽建国之初,太祖王建下诏曰: 朕闻,昔汉高祖收项氏之乱后……减征赋之数,审户口之虚耗。又周武王黜殷纣之虐,乃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以给贫民者。 由此推知,高丽王朝(  )

A.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B.长期推崇汉唐制度和文化C.治国思想受到中华文化影响D.强调以儒家学说训诫后世

4.

4世纪左右,阿克苏姆王国通过红海与阿拉伯半岛和印度进行海上贸易,进口香料、珍宝、丝绸、玛瑙等物品,并出口黄金、象牙、皮革、鸵鸟蛋等本地产品。它还通过内陆贸易路线与非洲其他地区进行贸易。由此可见,其对外贸易(  )

A.有利于国内经济繁荣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使王国成为西非强国D.为非洲引进了先进技术

5.

1493—1500年,哥伦布描述首航美洲的书信在欧洲被多次印刷。1516—1530年,出现了第一部涉及地理大发现的史学著作——《生活在新世界的数十年》,并且有各种版本在欧洲广泛流传。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取得重大突破B.资本家对黄金和货币的狂热追求C.地理学和航海技术具有明显优势D.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护其在菲律宾及拉美的殖民统治,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以换取由福建商船从漳州月港载运到马尼拉的中国丝绸等商品。这条贸易航线在当时(  )

A.影响了世界贸易格局B.导致西欧发生价格革命C.动摇了英国霸主地位D.取代了传统的黑奴贸易

7.

独立战争期间建立的邦联体制,使独立之初的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统治集团内部一致认为必须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以扭转现状。于是1787年9月,各方代表汇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最终通过新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制宪会议落实了新宪法B.民众要求分享政治权力C.新宪法的制定较为仓促D.建立联邦制是大势所趋

8.

下表能够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

1712

英国工程师纽可门首次制成可供使用的大气式蒸汽机,长期用于矿井排水。

1785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仅使用纽可门发动机四分之一的燃料,且价格便宜,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1800

英国拥有超过2500台蒸汽机,其中大部分用于矿山、棉纺厂和制造工厂。

A.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浪潮B.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C.成为世界工业品重要出口国D.工矿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9.

1826年,委内瑞拉诗人贝略在《热带农艺颂》中这样写道: 命运的主宰啊,我终于赢得了你的笑颜,美洲人甩下颈项上外国的锁链,让他在苍天下巍然屹立,让你赐予他的自由扎根、蔓延……”该诗作创作的背景是(  )

A.拉美国家民主革命任务完成B.拉美独立运动获得胜利C.美国公然干涉拉美地区事务D.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维埃俄国没有受到邀请,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奧地利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这体现出(  )

A.战败国受到严厉惩罚B.大国强权政治色彩C.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D.列强争霸矛盾尖锐

11.

1921年苏俄取消余粮收集制,向农民征收粮食税。在这一税制下,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对不同阶层实行差别税率,富农和富裕农户税率较高,中农和贫农税率较低,大部分赤贫户免税。这一规定在当时(  )

A.加快了国家工业化进程B.粉碎了外来敌人的干涉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12.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立即宣布将苏联排除于中立法之外,以便美国船只能驶往苏联港口。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大西洋的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宣言,内容包括反对侵略扩张、保护国家主权、解除侵略国的武器、确保战后和平、建立普遍安全等原则。这些行动(  )

A.有助于苏联打赢卫国战争B.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C.整体上扭转了二战的态势D.阻止了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

13.

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此后,它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确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以民族独立为终极目标D.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14.

下表为1963—1979年联邦德国经济概况(单位:%)。由此推知,为应对经济变化联邦德国(  )

年份

年均生产增长

消费品价格平均提高幅度

失业率

19631973

4.6

3.6

0.8

19741979

2.9

4.7

3.2

A.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侧重发展轻工业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与民主德国合并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得到迅猛发展。这些战略联盟注意把分散在各国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链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这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建立B.国际贸易壁垒逐步消失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D.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16.

2013—2022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 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 一带一路 相关投资有望使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这说明 一带一路 建设(  )

A.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以维护地区安全为主要目标C.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发展D.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3年德国创设了 帝国铁路局 ,协调全国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6年公路里程约达46.45万千米。德国政府意识到,以采矿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是其他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故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采矿业、钢铁工业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煤产量在1848年为580万吨,1875年就增长到了4780万吨;钢铁产量1837年仅为9.66万吨,1875年就增长到202. 9万吨;1875年德国蒸汽机的动力增长到了246万匹马力。德国在短时间之内就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制品出口国。

——摘编自杨海洋《德国实现工业化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

材料二
1871年到1910年,德国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1%上升至37%。这时期居民的生活标准有了提高,从人均住房数量和质量来看,居民的住房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登记率在下降,且城市的饮食水平也不断提高。由于德意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公共设施如马路、水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学校等的需求加大。但政府的决策被有产者、大商人、教授和一部分官僚控制着,在当时的法规和市场之下,政府很难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丁超《论十九世纪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历史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晚期德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启蒙运动极具特色:卢梭、洛克、霍布斯等都提倡诉诸以理性、法律为主的法权手段。他们认为人类最初处在自然状态中,无论是洛克说的人人平等独立、拥有财产的状态,还是霍布斯说的互相战争状态,人都会为了避免自身权利受到侵害,选择遵循理性原则、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公民社会。人类的权利与解放,依赖于依据社会契约组建的政府、法律等手段来实现。比如,通过君主立宪的政体来限制国王和宗教权力,拥有财产的纳税人通过议会和代表制组成政府,人们在政府和法律的庇佑下享受财产权、人身自由等权利。

——摘编自刘冰菁《从法权启蒙到经济启蒙:马克思对欧洲启蒙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材料二
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启蒙运动所建构的思维范式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方学者也曾多次指出, 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是启蒙思想的儿子 。青年马克思的确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自1845年以来,马克思指出,启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由、平等等人类权利并非是永恒存续的天然权利,而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活动的衍生物。此时欧洲启蒙思想对马克思而言不再是汲取灵感的思想母体,而是必须批判与超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产物。

——摘编自夏莹《启蒙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形成——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超越之处。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联首次明确地宣布一个国家为侵略者,并通过制裁的决议是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反应。1935年10月,国联正式认定意大利为入侵者,会议决定从财政和经济上制裁意大利,并提议各会员国实施以下行动以制止侵略:禁止向意大利提供各类武器;停止向意大利提供贷款;不得为意大利输出橡胶和锡等重要战略物资,但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仍旧被意军使用。

——摘编自罗立昱《国际联盟集体安全中的集体行动困境》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制裁案例的急剧增多,比如,20世纪90年代,安理会就通过了对10多个国家的制裁决议。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原来仅靠制裁委员会来实现制裁的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制裁的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受制裁对象的确定性不断受到质问、制裁所产生的人道主义危害和第三方影响反复引发关注或异议。因而,联合国制裁制度的改革成为各主要国家的必然选择。联合国制裁制度的改革正朝着增强制裁有效性、减少制裁的意外后果、校准制裁目标的精确性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李金祥《联合国制裁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联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制裁制度改革的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关于世界文明发展的相关认识。

观点一

文明交往是文明不断往来、冲突和相互吸收的过程

观点二

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

观点三

文明交往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之后,直到现在、而且还将持续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世界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