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五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56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有关印度种姓划分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知,中古时期的印度(  )

种姓等级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注:《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为中国求法僧法显与玄奘游历印度后所著,分别成书于公元416年和公元646年。

A.种姓制度濒于崩溃B.社会经济发生变动C.对外贸易日益繁荣D.社会分隔趋于消亡

2.

据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一书记载,印度船队满载宝石、珍珠类饰品、香料、食糖、小麦、大米、平纹棉布前往非洲出售,返程时则从非洲购进大量的象牙、黄金、龙涎香、熏香、雪花石膏等物品。由此可推断(  )

A.古代亚非海上贸易活跃B.非洲农业生产相对落后C.战争加速亚非文化交往D.印度传统工业优势明显

3.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打破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该观点意在强调(  )

A.武力扩张促进世界联系的加强B.两大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C.亚欧大陆东西方交往历史悠久D.和平商贸更能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4.

在日耳曼人的传统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进入中世纪的罗马法经改造后,演绎出一种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全新的法治文明。这反映西欧中世纪(  )

A.民族国家意识已蓬勃兴起B.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个人权利植根于历史传统D.法治文明得到普遍认同

5.

1495—1520年,由于货源短缺,威尼斯的香料价格特别高,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威尼斯里亚尔托岛的胡椒价格每担从42杜卡特上涨到80杜卡特,而同一时期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则不断下降。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新的世界商路开辟C.价格革命冲击西欧市场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6.

17世纪中叶, 数字化 锻炼已经在法国上层中悄然展开。博学家布封定期对年轻人的身高进行测量,寻找身高增长的节奏,并认为季节和休息对身高增长会有明显影响。卢梭认为散步有助于清晰的思考,并且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据此可知(  )

A.科学革命有利于近代社会转型B.文艺复兴促使人的彻底解放C.时代思潮推动生活方式理性化D.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的权威

7.

1786年,美国老兵谢司因马萨诸塞州的高税率发动起义,并引发了十三州的响应。乔治·华盛顿的顾问对此评价说: 我们的政府必须振作起来,做出改变以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反映当时(  )

A.谢司起义加速国家独立B.邦联制弊端凸显亟需调整C.分权制衡原则难以贯彻D.中央与地方权力斗争激烈

8.

下图中的妇女是19世纪初伦敦东区著名的 豌豆射手 。她使用一根类似于长笛的空心道具,在一端放上豌豆,每天早上利用豌豆射击的方法叫醒城镇上班的工人。该现象说明(  )

A.技术革新要求规范时间秩序B.社会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C.工厂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D.机器生产中工人劳动的异化

9.

马克思评价巴黎公社时说: 这次革命的对象不是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而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重新掌握自己社会生活的行动。 马克思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

A.建立无产阶级的全新政权B.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C.探索社会主义建立的道路D.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0.

1871年,英国殖民当局将巴苏陀兰(南非的一个邦)并入开普殖民地辖区。1880年,英殖民当局要求巴苏陀兰人民上缴武器、解除武装,遭至强烈反对,巴苏陀兰与殖民地当局爆发战争,史称 枪械战争 。巴苏陀兰人民在酋长的领导下展开游击战,给开普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这反映(  )

A.南非人民独立意识增强B.柏林会议推动英国侵略南非C.南非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战争是民族独立的主要方式

11.

一战期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征兵海报中,并配上英国的地图,标题为 你肯定会为国王而战,来吧,小伙子们,否则,悔之晚矣。 也有海报上绘有一顶王冠,并配有几行醒目的大字: 支持你的国王,为你的国家而战吧! 该材料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

A.逐渐占据战场优势B.国王权力空前扩大C.民族主义发生异变D.政府重视战争宣传

12.

下表是有关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形象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时期

描述

革命时期

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布尔什维克,积极参与地下活动,对列宁的思想忠诚不渝,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权力巩固时期

一个政治策略家,通过一系列政治斗争逐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成为苏联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推动苏联快速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苏联的救星和民族英雄,作为最高统帅领导国家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13.

二战初期,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对印度独立运动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到1942年和1943年,罗斯福先后两次派私人代表前往印度近距离调停,并多次发表言论支持印度有限自治。这一变化(  )

A.源于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B.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C.缘于美英盟友关系的破裂D.体现战争形势影响外交策略

14.

1957年8月,美国 医学和公共卫生 代表团考察了苏联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医学教育和研究情况。两个月后,苏联 公共卫生 代表团受邀访美,期间还出席了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会议。这一现象反映(  )

A.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B.美苏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C.美苏文化交流的局部升温D.美苏冷战不局限于政治领域

1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每届政府增加到120多个部,而到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至80年代初期,平均每届政府的部增加到120多个。19世纪末,英国政府雇员的人数占全国雇员总数的比例为3.6%,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已高达30%。这些变化反映了二战后西方(  )

A.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B.政府职能的加强C.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拜占庭文化的传播】(14分)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地区曾是古代历史上希腊文化昌盛的中心地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广大区域内的各个民族经历了 希腊化 的历史,因此,古典希腊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当地各民族中,获得了这些民族的认同。拜占庭帝国虽然取代了罗马帝国的地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拉丁语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拜占庭的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二
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后,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现西传的高潮。这个时期从君士坦丁堡抢夺的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扩张引起地区性局势动荡,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了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拜占庭文化西传对西欧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17.

【德国的统一】(14分)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德国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生产显著上升,1850—1870年,工业总额增长了一倍多,德意志很快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此时普鲁士众多容克贵族逐渐走上了资产阶级化的道路,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了,普鲁士容克阶级具备了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条件。

——摘编自张革英《论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与德国统一》

材料二
德意志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德国在中欧地位的加强,也在一定时期里稳定了欧洲的局势,为周边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个由资产阶级民族统一运动所产生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实际上是由俾斯麦和普鲁士容克阶级征服的德国,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 垃圾 。普鲁士军国主义伴随着普鲁士 铁军 和俾斯麦的胜利,也被涂染上一层迷人的色彩和神圣的光环,毒害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德国对法国的经济勒索、领土掠夺以及民族感情的羞辱,更使两国从此积怨,这既不利于欧洲的长期和平稳定,也给德意志民族今后的发展造成灾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德国统一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统一的历史影响。(6分)

18.

【苏联的经济改革】(15分)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他阅读了许多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亲自接见了各地的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的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早在1918年初,列宁就提出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殊经济形式。1921年7月,国家允许苏俄公民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和开办雇佣工人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国家垄断贸易改为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

——摘编自陈之骅主编《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
苏联的工业化方针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1939年斯大林在其总结报告中继续坚持 向共产主义前进 的口号,并提出苏联的基本任务是要在10到15年内在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规定为14%。为了高速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还实行榨取农民、靠农民 贡税 来积累资金。在斯大林普遍集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用粗暴的命令和暴力强迫农民与中农参加集体农庄,许多州提出了 谁不参加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的口号。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相较于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评述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12分)
材料

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

时期

发展概况

古希腊

希腊人进行祭礼活动主要以竞技运动形式出现,如战车赛、站立式摔跤、拳击、赛跑、标枪、铁饼、混斗、射箭等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办,自此每四年举行一次。古希腊人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以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来充分展现人体的力和美。

古罗马

古罗马人注重休闲的功利性而非休闲的幸福和品味。古罗马的休闲表现为消费型休闲,在公共空间大量兴建公共休闲设施,因此古罗马的大浴池、室外剧场、公园等公共休闲设施较多。

中世纪

休闲体育发展受阻。在民间,人们只有在农闲和宗教节日休闲,如在圣诞节、受洗节跳舞。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教会限制令的松动,宗教和世俗生活内容逐渐走向融合。

近代

19世纪英国掀起了户外运动,大量的业余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英国工业革命结束后,出现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他们选择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为帆船、棒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19世纪末,英国流行的户外运动是体育与娱乐的结合,以运动的业余性为主,这也使休闲体育运动走向了大众。

——摘编自刘锦清等《中西休闲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差异——基于文化差异的视角》

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时期,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 西方休闲体育的发展 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