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89

一、单选题

1.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材料中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于黄河流域B.分布于长江流域C.分布于珠江流域D.分布于辽河流域

2.

《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此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 推恩令 B.尊崇儒术C.实行盐铁官营D.设刺史

3.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十六国 ,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他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隔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观念的相同D.民族经济的发展

4.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一项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该赋税制度是(  )

A.摊丁入亩B.均田制C.两税法D.一条鞭法

5.

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下列属于元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  )

A.设西域都护府B.设奴儿干都司C.设北庭都护府D.设宣政院

6.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反映(  )

A.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交通发展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南方经济发展改变政治体制D.南方经济发展促进对外交流

7.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该著作是(  )

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梦溪笔谈》

8.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清朝康雍乾时期历史时整理的历史资料,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

序号

历史资料内容

形成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制造文字狱

A.军事管理的加强B.思想文化的控制C.对外贸易的繁荣D.君主专制的加强

9.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迈开了蹒跚的步伐,冲击 贵华夏 贱夷狄 的思想观念,拉开向西方学习的帷幕。近代开启学习西方先河的是(  )

A.康有为主张 托古改制 B.陈独秀主张 民主与科学 C.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D.胡适提倡 文学革命

10.

义和团运动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态B.消除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C.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11.

下表为1913—1920年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纱锭和布机的数量变化统计表,该变化反映了(  )

年份

1913

1914

1918

1919

1920

纱锭

484192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布机

1986

2310

2736

3839

4139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 八一宣言 ,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该宣言发表的目的是(  )

A.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B.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3.

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该方针是(  )

A.不结盟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14.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情况。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

A.个体所有制经济已完全消失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C.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5.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其中解放军的好战士是(  )

A.王进喜B.李四光C.雷锋D.钱学森

16.

约公元前18世纪,某一古代文明的国王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希腊文明D.古代巴比伦文明

17.

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该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封君封臣制B.井田制C.奴隶制D.幕府制

18.

下列是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迪亚士沿着①路线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B.哥伦布沿着②路线发现美洲新大陆
C.达·伽马沿着③路线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D.麦哲伦沿着④路线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9.

某文件中记载: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该文件是(  )

A.《宅地法》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描述19世纪中期的一座工业城镇: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燃料冲成深紫色……”该作品的描述反映了(  )

A.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B.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C.疾病与犯罪的问题严重D.噪音不利于城镇的发展

21.

巴黎公社规定: 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B.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C.具有普遍的民主制D.实行了八小时工作日

22.

19世纪外国殖民者在 援助 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武力干涉。下面这幅漫画中,手持 大棒 的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  )

大棒政策(绘画作品)

A.英国B.美国C.荷兰D.法国

23.

1913年至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1920年,美国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2/3。据此可推知,当时(  )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B.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美国经济迅速发展D.反战观念日益高涨

2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这体现了苏联(  )

A.积极排斥市场经济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科技发展相对落后D.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5.

齐世荣主编的《绥靖政策研究》中指出:绥靖政策是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下列属于绥靖政策的典型事件是(  )

A.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巴黎和会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D.英法通过《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6.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提交给国会的咨文中说: 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 这说明美国(  )

A.以帮助盟友义务B.以称霸世界为目的C.以和平发展为己任D.以对抗中国为根本

27.

冷战发生后,一些国家希望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B.西欧国家走向联合C.俄罗斯走出经济困境D.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28.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名黑人和白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美国人都能在平等与友爱中生活。这次演讲(  )

A.推动了独立战争的进程B.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恐运动C.有利于统一战争的胜利D.推动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29.

下图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徽标,其中1995年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而建立的组织徽标是(  )

30.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 金砖五国 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

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深B.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沖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两极格局取代D.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材料阅读

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国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专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曾国藩的建议下地主阶级开展的运动及其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主要的成果及局限。(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2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进行探索和抗争的认识。(4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4世纪意大利人才辈出,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 文学三杰 。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宣扬人性的自由。15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 美术三杰 。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 因信称义 ……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人物

主要观点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卢梭

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论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并概括其代表人物作品所体现的共同精神。(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主张。(4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2分)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