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72

一、单选题

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其中发现了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下图所展示的彩绘龙纹陶盘,就被认为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该遗址所处的时期(  )

A.艺术风格普遍质朴写实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C.可能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2.

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晓一门儒家经典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上述措施(  )

A.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B.推动儒学教育官方化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为官D.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

3.

魏晋时期,麦、菽(豆类)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江南地区的农作物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北分裂局面结束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政府夏秋两季征税

4.

下表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下述现象(  )

时期

宰相

总人数

宰相来源、人数、占比

关陇士族集团

山东庶族者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贞观时期

23

7

30

11

48

武周时期

75

19

25

12

56

A.利于决策效率提高B.造成宰相权力膨胀C.反映唐代冗官现象D.体现统治基础扩大

5.

宋仁宗时期,全国普遍执行五等户制,政府规定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这意味着压抑下层百姓权利的种种桎梏得以剔除,而对奴婢生命权的保护亦更加深入具体了。这一变化(  )

A.体现民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B.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C.说明社会成员身份已经平等D.反映了社会矛盾尖锐

6.

元代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但其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分别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重要政务还需行省官员集议,会议结果要议者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  )

A.缓和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B.促进了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D.开创了地方官员集体议政的先河

7.

《坤舆万国全图》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它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将中国所在的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该地图(  )

《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A.准确描绘了世界各地区分布B.得到了士大夫阶层普遍认可C.反映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D.表明中国制图技术领先世界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 棉争粮田 桑争稻田 的现象,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经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甚至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A.纺织行业的发展B.雇佣劳动的普及C.高产作物的引进D.小农经济的衰退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制定了《户部则例·茶商禁令》,对造卖假茶、兴贩私茶的茶商按律科罪,同时还特别规定茶商不得私与外国人及外藩交易。这些举措(  )

A.巩固了外贸优势B.规范了商业活动C.实现了司法公正D.维持了朝贡体系

10.

1902年后,警政迅速在全中国铺开。各省先后于省城创建巡警总局、警务总局、警察总局等。除省城外,有些省份的重要城市、商埠也较早开办了警政。如天津、营口、上海、汉口等。开办警政(  )

A.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革命新形势的到来D.收回了列强的治外法权

11.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2.

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时,李大钊当即决定筹建北方铁路沿线各车站、矿山、城市党团组织。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为后盾,一线有难、各线支援,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  )

A.积累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B.展现工农联合的强大力量C.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彰显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13.

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说, 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 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 这体现出当时根据地(  )

A.确立公有制的优势地位B.大规模开展土地革命C.促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

14.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下文简称 文协 )在武汉成立。 文协 自成立以后便积极地与世界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还设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其任务是将中国的抗战文艺活动及其作品系统地介绍到国外。 文协 的这些举措(  )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世界影响C.鼓舞了局部抗战的士气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15.

某解放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一次军事行动时说, 国民党的重兵深陷在山东、陕北战场,而在这两个战场之间的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区的兵力十分空虚,从而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态势。中共中央决定从敌之要害和薄弱的中央部分进行突破。 这次军事行动(  )

A.促成了重庆谈判的进行B.奠定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C.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D.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二、材料阅读

16.

【人口流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河西水源丰沛,土地肥沃,雄吴、险津环峙,是屏蔽吴陇的门户和中原王朝西进道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本地人口不多,且驻军花费巨大,武帝元鼎六年, 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元封二年, 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敦煌以东的西北地区不仅设立了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还设专职都尉 主屯田殖谷 。到西汉末年,加上屯田的士卒,整个河西约有40万人。《后汉书·孔奋传》记载: 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摘编自刘玉球《汉代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研究》等

材料二
人口流动贯穿于明代始终,全国范围持续不断的自发的人口迁移,在明中叶形成高潮,而有组织的大移民则再未出现过。灾荒、过重的徭役负担、人地矛盾是导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由于流动人口的持续和大量出现,政府起初努力制止流动的发生,而在事实上无法控制流动发生后,采取了顺应形势的人口管理政策——附籍,即允许流动人口在所在地区安插落户,并在当地承担国家赋役。明代中期流出原籍的民众仍以从事农业为主,晚明则不同,随着明代社会的发展带来分工的细化,农业依然是一部分人的选择,但更多的是从事其他行业。离开农业的人有做乡绅家人者,有给官府做事打工者,有从事手工业、商业者,还有就是行走于江湖的游民。同时,政府社会控制的放松,也令人们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摘编自张兆裕《对明代人口流动的若干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汉代向河西地区移民实边的影响。(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人口流动与汉代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流动人口主要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因。(10分)

17.

【留学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贞观初年,日本留学生、学问僧称颂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建议日本政府重用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建立以大唐为蓝本, 法式备定 的封建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唐朝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

——摘编自姚嶂剑《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材料二
1896年,清朝首次向日本派遣十三名留学生,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效,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 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 。从1901年到1907年,中国留日人数高达26000人。日本逐渐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日本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窗口。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翻译团体,翻译了国外大量政治、文史、军事、理工、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舞台的一部分。黄兴曾是官费留日学生,1904年谋划起义失败后又与宋教仁等一同亡命日本。留日学生视黄兴等为英雄,追随的人甚多。

——摘编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赴唐留学活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末赴日留学活动兴起的主要因素。(8分)

18.

【变法与新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变法存在用人不当,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了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变法必然要向旧制度、旧秩序宣战,守旧势力也必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抵触和反对改革。此外,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严密的组织,又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变法昙花一现,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清末新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这些变革基本上都是在体制内进行;第二阶段即预备立宪,是体制本身的变革,这是前一阶段各项体制内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预备立宪开始初期,官制改革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遭到地方督抚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认为, 政界事反动复反动,竭数月之改革,适今仍是本来面目 。立宪派请愿速开国会,但在皇权的压制下毫无结果。他们慨叹: 日日言立宪,宪政重要机关之内阁,首与宪政之原则背道而驰。呜呼,其何望矣! 革命派则始终对清廷立宪持反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纷纷痛斥清政府在搞 假立宪 伪立宪 ,认为所谓的预备立宪 并不是真正立宪,实在拿立宪骗人 ;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发动武装起义,用革命的武器做出坚决彻底的批判。

——改编自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的目的,并概括两次变法失败的共同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立宪派或革命派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态度进行评析。(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道路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