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三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684

一、单选题

1.

与夏商两代君主着力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威慑诸侯的军事政策不同,西周军事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政治或宗法手段控制、限制地方诸侯的军事实力。这一变化(  )

A.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B.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导致礼崩乐坏局面出现D.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2.

《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  )

选项

人物

事迹

A

洛阳令王涣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B

济南太守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郅都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C

右内史郑庄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D

祭酒蔡邕

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3.

北魏大臣甄琛指出: 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 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 这反映出当时(  )

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4.

明朝中后期,有人在评论金钱时说: 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喜静的,怎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 这一言论(  )

A.讽刺了拜金的社会风气B.体现了雇佣关系的普遍性C.彰显了心学的自我意识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5.

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 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 。占领南京后,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一切 妖书邪说 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

A.践行新的文化政策B.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C.破除宗教神学束缚D.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

6.

在1916年前后,陈独秀十分推崇西方民主,他说: 美利坚力战八年而独立,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此皆吾民之师资。 可是到1919年,陈独秀却呼喊人们要觉悟起来,抛弃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B.列强在华的争夺加剧C.北洋政府实行反动统治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7.

1951年出版的扫盲教材《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第一课内容是 工人 做工 ,随着课程的深入,出现了 雾的成因 空气和风 等内容。1956年出版的《市民识字课本》,内容有认日历、认钟表、买菜、坐车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

A.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民B.促成了义务教育逐渐普及C.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D.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8.

公元前11世纪,雅典废除了王政,设立终身执政官,随后又以十年一届的任期取代终身制。公元前682年又改为一年一届,并使执政官的人数增加为多人。公元前594年,建立四百人会议,实际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从这一历程可看出雅典(  )

A.公民的权力范围不断扩大B.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渐进性C.公民的法律地位趋于平等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充满曲折

9.

有文献显示,在1558年至17世纪末,有8000多本图书从西班牙运往西印度群岛,考虑到走私因素,这一数字大概要增加10倍。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基督教文本被逐渐翻译成印第安语言,进入到当地社会。这反映了(  )

A.欧洲殖民模式转变B.拉美多元文化并存C.殖民者的文化入侵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10.

卢梭认为才能和美貌是上帝赋予女性的财富,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 只有机智才能作为女性所有的真正的资本 ,他希望女性能够有思想、有眼光、有所爱和有所认识,像培养自己的身体那样来培养她们的心灵。据此可知,卢梭意在(  )

A.提倡女性的受教育权B.呼吁女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增强女性的参政意识D.反对天主教会对女性的压迫

11.

1845年,普鲁士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矿山、高炉等行业建立雇主和工人联合管理下的地区性疾病保险组织,疾病和丧葬抚恤费用的基金由雇主和雇员按同等比例分摊。这一做法(  )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C.源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顺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12.

右面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炮口刻着 侵略 ,炮管后方刻着 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 物价上涨 等字样。由此可见,该漫画(  )

A.体现了苏联的文化渗透策略B.折射出国际格局的变迁C.揭示了美国霸权扩张的危机D.讽刺了美国的社会顽疾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1865年,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新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之前一百年移民天山北麓的内地民众损失惨重。1884年,新疆建省,为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开始自内地发遣移民,取消了以往的禁令,允许内地农民赴新疆耕作,结果甘肃、直隶等省的 逃难百姓 来到新疆,人口 几于盈千累万 。左宗棠入疆平定阿古柏侵略势力时,天津商人多随营经商,颇获厚利,山陕以及京津地区的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前往新疆留而不返,汉族移民人数又一次猛增。民国初年,甘陕各省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于是相率西行,出现了 走西口 的高潮,大批内地汉族移民来新疆定居。同时,其他各省,如山西、河南等省的农民、商人、手工业者也纷纷西出阳关,踏上前往新疆的路途。1931年前后,新疆省人口总数已达300万左右,其中汉人52.5万,占百分之十五。

——摘编自阎东凯《晚清民国时期天山麓地区汉族移民文化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初,美国全国人口只有7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6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吸收大量外来移民解决的。1862年《宅地法》的实施,带来了西进运动的新高涨。同时,西部广袤的土地,对于欧洲人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1864年美国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准许雇用外国工人,并向移民预借工资作为路费。在1861—1914年的半个世纪中,移民竟达2700万人。移民中大部分流入西部,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场数由1860年的204万个增加到1900年的573.7万个,农业总产值由22亿美元增至58亿美元,农业机械化过程进展迅速,为迅速发展中的美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原料。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新疆移民潮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西部移民潮与清末民初新疆移民潮的不同之处。(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的认识。(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阶段

含义

19491952

粮食自由购销阶段

自由购销阶段出台的政策涉及生产、流通、储备等方面

19531977

粮食统购统销阶段

为保障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中央于1953年正式出台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定产、定购、定销制度

19781993

粮食双轨制阶段

市场交换与政府控制并存,由计划转向市场过程中的过渡形式

1994—2003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阶段

加快推进粮食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中央的省间粮食调配权,各省、各地区间粮食调配通过市场交易进行

20042014

粮食系统支持保护阶段

取消农业税,实行直接粮食补贴政策,出台激励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20142021

粮食安全系统性巩固阶段

落实新粮食安全观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摘编自罗海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粮食安全政策及时代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两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到1898年,俄国获得旅顺后,它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整个满洲,激起了日本和英国的坚决反对。为了对付日英同盟(有美国支持),俄国决定和法国在远东进行合作并结成了俄法同盟(有德国支持)。1904年2月,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从万里之外抽调过来波罗的海舰队也在对马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两国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多次大型会战,双方的作战兵力都达到了数十万,并首次使用了速射榴弹炮、迫击炮、无线电设备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1905年5月14日,俄国被迫议和,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和旅顺港,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权利。这时,日本的优势地位也像以前俄国的优势地位一样,成为美国所不欢迎的东西。

——摘编自英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这是欧洲战争结束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 三巨头 在讨论战后德国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上没有太大分歧,而对法国的大国地位有较多不同意见。英国不愿意看到战后苏联称霸欧陆,他希望法国可以重新站立来与之抗衡,最后斯大林妥协了,同意给法国一个占领区,并允许其参加管制委员会。波兰问题是三方争论的焦点,最终英、美向苏联妥协了。因为对苏联来说,波兰问题直接关乎其国家安全,所以对此寸步不让。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不想让英、法插手,他认为两个老牌殖民地大国只是想恢复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因此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苏方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作为回报,苏联得到日本侵占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租借旅顺和中东铁路,保持外蒙古现状等。这样一来,斯大林所得成果大大超过了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损失。

——摘编自崔健《雅尔塔会议中盟国间的斗争与利益分配》

(1)有人把日俄战争称为 第零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的特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