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3)【选择性必修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9

一、单选题

1.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不再只是狩猎者或采集者,而是能够定居在特定的地区,建立村落、城市和国家等集体。这主要说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

A.初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B.引起人类社会组织的变革C.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D.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

如图为元朝对隋朝大运河的发展情况。这一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引发了全国经济格局的调整B.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C.改变了沿线城镇的发展轨迹D.导致南方和北方文化的趋同

3.

元朝农学家王祯有诗云: 休言瓠落只轮困,一窍中藏万粒春。喙舌不辞输泻力,腹心元寓发生仁。农工未害兼匏器,柄用将同秉化钧。更看沟田遗迹在,绿云禾麦一番新。 据此判断,诗中所写的 是(  )

A.收获用具B.储物设施C.灌溉工具D.播种农具

4.

19世纪80年代后,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因为经费短缺和受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改变了以往不计代价的产品无偿调拨方式,如南洋海军向福州船政局订造兵船,须以协款名义先行预付船价半数左右,再为代造;如所产武器售价过高于国际市场行情,就停止生产。这说明,此时的洋务派军事工业(  )

A.与国际市场已完全接轨B.管理上已摒弃封建性因素C.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D.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5.

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写道: 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 1892年,名医唐容川在其医著中,主张通过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这些主张(  )

A.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面B.背离了中医的传统治疗原则C.创建了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D.有利于提升中医的治疗水平

6.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培训了大量掌握基本技能的医护工作者,以集中力量实施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项目。改革开放后, 赤脚医生 、社区医生转变为基层医生,继续行走在基层医疗第一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立足基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B.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均衡医疗资源布局C.提高技术,攻克诊疗疑难杂症D.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7.

如表所列为袁隆平获得的部分国际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主要是表彰袁隆平(  )

198510

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被誉为“杰出发明家

19883

因在粮食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获国际“让克奖

19934

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

199510

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A.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B.在人类驯化野生植物方面取得成功C.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D.在世界各地推广 中国超级杂交稻

8.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作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得到高度重视,如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将客户和产品、服务进行关系串联,对用户的偏好进行定位,从而提供更精准、更有导向性的产品和服务,提升销售业绩。这说明,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市场信息B.降低生产成本C.整合运营资源D.优化精准决策

9.

下图表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

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A.提高了交通运营的服务质量B.有利于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C.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全面开发D.彰显了我国交通技术领先于世界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的权重位居第三位,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这说明我国(  )

A.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C.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趋于完善D.金融业开始融入到国际市场

11.

据记载,古巴比伦时期,借贷活动的内容丰富,涉及到诸多领域。神职人员、政府官员、以及贫困自由民等各种人群都积极参与到借贷活动中。古巴比伦时期活跃的借贷活动,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B.全民逐利增财的价值导向C.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确立D.生产要素组合趋向多样化

12.

古希腊的城市,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人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对称,而是乐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以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建筑景观。这说明,古希腊的城市规划重视(  )

A.坚固实用和活泼多变B.整体的秩序和美感C.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D.和谐和动态的均衡

13.

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促使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等农作物,以及火鸡和羊驼等动物逐步向欧亚大陆扩散和传播。同时,欧亚大陆的小麦、大麦、水稻等农作物,葡萄和香蕉等水果,以及羊、猪和马等动物传播至美洲大陆。这一现象(  )

A.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B.促进了新旧大陆生产方式的变革C.丰富了新旧大陆的饮食结构D.推动了全球各地农牧业迅速发展

14.

英国政府于2000年成立了食品标准局。该局是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总体事务和制定各种标准,实行卫生大臣负责制,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英国此举旨在(  )

A.强化食品安全监管B.自主制定食品政策C.方便食品安全执法D.赢得公众普遍信任

15.

1852年,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 本·马修 在法国巴黎开业。相较传统店铺,这家百货公司商品明码标价、敞开陈列商品、价格低廉、在一个卖场内分设许多独立的商品部。从根本上看,百货公司率先在欧洲的出现(  )

A.保证了消费者对商品选择的权利B.是生产力发展推动商业变革的结果C.利于推动商业零售业大型化发展D.直接沟通了商品与顾客之间的联系

16.

为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多变局面,克服困难和迎接挑战,相关国家通过提高技术含量、生产效率和降低资源浪费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发展绿色经济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发展数字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创新和发展。这些应对手段主要体现了(  )

A.加强生态保护,探索增长新模式B.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市场新开放C.注重技术创新,实现发展新途径D.调整经济结构,增添发展新动力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一批脱离乡村而没有成为政治统治中心的城镇兴起,打破了旧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城镇。从明朝初期,城镇主要发挥政治控制功能。永乐以后,沿运河逐渐形成了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镇。明前期,城镇居民统一编户,阶级结构相对简单。明中叶以后,城市中不事生产的消费者、寄生者大量增加,旧的社会等级受到挑战,金钱成为决定社会地位主要因素,商人成为独立而特殊的群体。十大商帮中有九个是在明中叶兴起,商人为取得政治地位,保证自身利益,于是,官商结合成为必然途径。

——摘自商传《论明代中后期是半等级社会》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一批国际商业中心城市建设兴起,并一直居于欧洲最重要城市的行列。伦敦以它为核心形成了英国国内市场网络,并在此与国际贸易体系连接,控制了英国进出口贸易的80%以上。伦敦在1500—1750年间膨胀性发展,人口从5万人增至65万人。阿姆斯特丹是西欧最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荷兰人作为 海上马车夫 ,驱动着世界总吨位一半以上的航海商船。新航路开辟后,里斯本迅速成为西欧至印度洋航路贸易体系的中心,是东方产品输入欧洲的主要口岸,每年从里斯本转运至西欧各地的香料多达7000吨,1700年人口发展到近20万人。塞维利亚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贸易中心和行政中心。16世纪西班牙航海探险活动多从这里出发,随着大西洋贸易兴旺以及美洲金银矿开采,塞维利亚成为西班牙贵重商品贸易的唯一港口,其财富令人艳羡。

——摘编自刘景华《欧洲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叶以后的城市变化并简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新兴城市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主要原因。(1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以来,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 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 两个派别,下表所列为这两个派别的主要观点。

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

(1)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2)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

(1)将科技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甚至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技术产生了新社会;

(2)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来解决;

(3)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就是社会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周程辉《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结合材料中两个派别的观点,围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围绕主题,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表述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75年,英国第二次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1866年,英国通过《环境卫生法》;1909年,通过第一部涉及住房和城市规划的法律;1945—1952年,英国相继颁布了《工业分布法》、《城乡规划法》、《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等法律。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主张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化问题;1942年, 福利国家之父 威廉·贝弗列奇发表《社会保险及关联服务》的报告,提出消除 贫穷、疾病、懒散、无知、肮脏 等社会问题,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全国性社会保险制度的主张。这些经济思想与社会政策主张,受到长期处在城市化社会问题困扰的英国政府的赞许。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加快推动政府拉开了第二次大规模治理城市化负面问题的序幕。

——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二
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发展注意因势利导,城市之间强调优势互补,一些特色城市不断涌现。有的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而形成工矿城市,如大庆市、东营市和克拉玛依市等是在大庆、胜利、克拉玛依油田开发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中兴起的城市,例如深圳市;有的是以建设新兴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十堰市是在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绵阳市是靠电子工业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以旅游业兴市,例如安徽的黄山市、湖南的张家界市等。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治理城市化负面问题措施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特色城市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功能的影响。(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