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 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距今7000—6000年间,红山文化遗址房屋成排分布,半坡文化房屋成组围绕中心广场,河姆渡文化为长排干栏式房屋,兴隆洼和尚义四台文化则为半穴式房屋。这反映出当时中华大地(  )

A.聚落建筑布局规范整齐B.多种文化并立发展C.地理环境影响邦国规模D.氏族联系较为紧密

2.

有学者认为, 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 。周代不仅在共同体层面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血缘关系网络,更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体系。这一体制(  )

A.呈现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B.适应了集权政治的要求C.助推聚族而居现象的出现D.冲击了传统的贵族政治

3.

汉初约有60万将士因赐爵而获得田宅,军爵的受益面为300万人,约占当时人口的1/5上下。军功受益阶层被授予了3亿亩耕地和1500万亩的住宅地,这一数量相当于全国耕地的40%。这种做法(  )

A.妨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B.为解决边患集聚了力量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D.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

《宋刑统》卷26所引唐《杂令》规定: 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 。有关利率的限制经由宋、元时代的法令,作为 违禁取利 条固定于明清律中,尽管利率的上限因时代而有所变化。这些规定(  )

A.表明政府限制商人逐利增财B.保护个人合法收入C.确保了商品交易的有序进行D.注重规范商业契约

5.

明代进士出身于 上三代纯平民家庭 者,占了统计总数的43.34%,出身于上三代没有担任过 实职官 家庭的进士占了统计总数的58.65%。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世家大族势力受到限制B.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强C.文官政治得到朝廷推崇D.官员选拔与考核相结合

6.

下图为清朝同治年间进口关税收入情况图(单位:两)。据此推知,晚清时期(  )

A.海关税收成为国家主要财源B.政府财政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缓解C.中国海关主权开始逐步丧失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孙中山说道: 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吾人不能对于惟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制之法度。余亦不肯徇诸人之意见,自居于神圣赘疣,以误革命之大计。 这部法律的颁布(  )

A.反映了政党政治的要求B.意预防止北洋军阀当政C.维护了辛亥革命的成果D.旨在维护民主共和体制

8.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中指出: 和那些在现时愿意保持和平而反对新的侵略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主张(  )

A.构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B.开辟反抗法西斯的东方战场C.揭示帝国主义国家本质D.坚决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9.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10.

下表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相关措施。据此可知,国企改革(  )

时间

措施

1992

国家经贸委先后出台《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10多项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文件

1993

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出台

1994

明确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选择10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

1999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从试点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A.推动了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B.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征C.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D.明确了公有制主体地位

11.

考古学家在雅典城的北坡上发现了191块陶片,陶片上全部刻有地米斯托克利的名字。发现者美国考古学家布隆涅认为,这些陶片未经使用,而且经过对照,发现都属于14个人的笔迹。这表明,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体现公民意愿B.公民文化水平亟待提高C.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D.政治制度运作存在缺陷

12.

在欧洲中世纪,从理论上说,国王对贵族有管辖权,因为国王是土地分封终极的来源;可是由于每一个封建主只效忠给他土地的人,也就是他的直接封主,所以他可以不听国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话;他可以拿起武器和国王打仗,或者和其他任何人打仗。这可以用来说明,欧洲中世纪(  )

A.贵族权力得到提升B.世俗王权形同虚设C.封建自治特征明显D.封君封臣关系稳定

13.

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将殖民地定位为 财产 并提出 商业天赐说 。他认为,地球属于全人类,自然对人类的庇佑体现于上帝向各地分配恩赐,但上帝并不向人类赐予全部的必需品,因此互惠贸易成为人类之必要行为。其理论(  )

A.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B.推动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深受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影响D.奠定了近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14.

1873年,首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巴黎召开。许多欧洲学者分析认为,将欧洲学者引向印度、近东、波斯、阿拉伯和非洲的,不仅是科学兴趣,还有使命精神,其使欧洲学者扮演着文化外交官的角色,在全世界宣传 欧洲典范 。持此种观点的欧洲学者(  )

A.旨在推动文化侵略B.致力推动西学东渐C.排斥东方传统文化D.秉持 欧洲中心论

15.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 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 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 。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6.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公布了 新经济政策 。宣称,美国将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10%的对外援助。国内冻结90天内的物价、工资、房租,以抑制通胀。这一举措表明(  )

A.世界关税贸易体系趋于瓦解B.布雷顿森林体系行将解体C.美国经济 滞胀 问题凸显D.美国与欧洲之间矛盾激化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这种政治,确是造成新时代一种必经的过程,发展新社会一种有用的工具。至于政党,我们也承认他是运用政治应有的方法;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我们相信政治、道德、科学、艺术、教育,都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为中心。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独秀上述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旧唐书》里说: 史臣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唐宣宗,810—859年在位)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 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文、景不足过也。惜乎简藉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 李之英主,实惟献文。
在《新唐书》里,这段评论全部被删除,改为: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旧唐书》对唐宣宗追求长生不老的事迹全无记载,在写到唐宣宗驾崩时只说: 八月七日,宣遗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事。是日,崩于大明宫,圣寿五十。 唐宣宗是正常死亡。而在《新唐书》里则进行了增补,说: 宣宗饵长年药,病渴且中躁

——据黄永年《怎样阅读〈旧唐书〉和〈新唐书〉》等整理

围绕史书中对唐宣宗的不同记载,就历史学习中的史料搜集和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明确,解读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前,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城市化进程缓慢。从1904年开始,清政府鼓励移民开发东北,实施移民优惠垦荒政策,大规模移民进入东北,民国时期更是形成规模。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以及近代交通业、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港口的兴建,东北地区相继兴起一大批新城镇,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初其雏彤。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大对东北的开发和巨额资金投入,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城市迅速发展,但东北城市的发展是以经济的被掠夺为代价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在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东北地区的城市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到1941年,东北大都市有沈阳、哈尔滨、长春等16处,小都市172处,另外还有一些小城镇,共计312处城镇。

——摘编自荆葱兰、张恩强《近代东北城市化进程中的关内移民》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东北雄厚的基础, 一五 期间,国家建设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有1/3放在了东北。从投资额来看,东北占44.3%,接近一半。东北地区成为了共和国重点布局地区,也就是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的龙头、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并走在了国家前列。

——摘编自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东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走在国家前列的原因。(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 海权论 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 海权论 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 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 。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 海权 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依然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 海权 理论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洋利用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