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33

一、单选题

1.

多元一体的融合趋势深刻地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趋势的是(  )

A.越南发现二里头遗址风格的牙璋B.某遗址出土大量陶器及陶器碎片C.中原受周边地区影响的贵重随葬品增多D.多地发掘出了多达百余件随葬品的墓葬

2.

战国时期,铜镜多为中小官吏或富裕的地主所使用。而到西汉时期,铜镜在社会等级和阶层中进一步下沉,成为更广大的平民阶层也能获得、使用的一种器物,并逐渐大众化。西汉铜镜的 大众化 折射出(  )

A.藏富于民的社会风貌B.经济繁荣的时代景象C.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D.崇君爱民的政治主张

3.

唐朝时期的绘画选材多以释道人物画为主,所谓 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 。但至五代十国时期,绘画选材内容逐渐转向以画家居于其中的出水为主,释道人物画的阵容趋于衰落,山水、花鸟、动物画的阵容日趋壮大。这一变化是因为当时(  )

A.国家政治局势的衰颓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C.开明文化政策的实施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4.

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皇帝和士大夫阶层是其最热衷的实践者,尤其侧重对古器物学的研究。根据调查,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出土的宋代青铜器中,仿古礼器占大宗,此外,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这一时期复古运动的兴起主要服务于(  )

A.儒学权威地位的重构B.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完善C.中华文明思想的传播D.治国和加强皇权的需要

5.

表1为晚清时期中国出口的茶叶、棉花、草帽辫(欧洲妇女装饰用品)、豆饼等四类货物的出口总值(单位:万两)情况。其中甲是(  )

表1

时期

18941896

8757.08

2358.18

237.97

893.25

19011903

6770.62

3116.13

1544.61

1171.20

19091911

10783.37

6399.73

4465.71

2614.44

A.茶叶B.棉花C.豆饼D.草帽辫

6.

图1是1916年8月《晨钟报》杂志的发刊词。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

吾人须知吾之国家若民族,所以扬其光华于二十之世界者,不在陈腐中华之不死,而在新荣中华之再生;青年所以贡其精诚于吾之国家若民族者,在白发中华之保存,而在青春中华之创造……《晨钟》自身无所谓使命也,而以青年之使命为使命。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

图1

A.教育革新是社会变革的必由之路B.青年觉醒和国家改造是时代要求C.知识分子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力D.民族团结是民主革命成功的前提

7.

1940年,中共创办的山东北海银行总行在鲁中成立。银行先后开展了发行独立货币、进行货币斗争、开办农村贷款、投资经营商业、接管城市银行等一系列业务活动。该银行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金融机构和队伍建设B.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C.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D.恢复经济助力民族民主革命

8.

1956年,毛泽东在听取中央各部委汇报经济建设工作时,批评了在汇报中流露出的不正确思想,他指出:当奴隶当惯了,总是有点奴隶气,好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叫他坐,他说站惯了。毛泽东意在强调(  )

A.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B.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C.独立自主开展经济建设的必要性D.反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体育外交: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 你们是代表新中国去比赛的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提出 球打好了,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 ,2017年指出 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据此可知,新中国重视体育外交主要是为了(  )

A.展现中国时代风貌B.推进人类共同进步C.建成世界体育强国D.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10.

图2是古埃及的彩绘木 ——佘盆梅海特的女性木乃伊内棺,它的制作材料有来自黎巴嫩地区的木材,产自努比亚地区的黄金和来自阿富汗地区的青金石,及出自两河流域的沥青。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图2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认同B.革新了民族文化的底色C.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D.避免了不同文明的冲突

11.

1533年,英国通过的《限制上诉法》指出,英格兰由一个最高首脑国王管理,拥有帝国皇冠相同的尊严和皇家财产,并在上帝面前承担自然和谦卑的服从义务;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署的《奥格斯堡和约》强调 臣民所信宗教必须与其所属的领地上的诸侯的宗教信仰一致 。这反映了(  )

A.不同国家宗教信仰的同一性B.民族国家意识的不断发展C.国家法律机制逐渐趋于完善D.各国完成主权国家的建构

12.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指出,各民族基于自然资源的优势而展开的对外贸易使所有的资本便可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亚当·斯密强调的是(  )

A.贸易全球化及世界市场的形成B.重商主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C.国家应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D.对外贸易能增益各民族的福祉

13.

18世纪,拉丁美洲陆续出现许多宣传科学的杂志报纸,私人图书馆也逐渐成为各类 禁书 保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到独立运动前夕,更是涌现出许多秘密组织传播欧洲的先进思想,这反映了(  )

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B.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被推翻C.启蒙运动成果传播到拉丁美洲D.科学的传播推动了民族运动的发展

14.

图3为某一时期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分布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202405270928490439

图3

A.荷兰开始侵入印度尼西亚B.太平洋丝银贸易逐渐兴起C.亚洲的民族独立意识觉醒D.英、法殖民优势已经丧失

15.

图4为1945—199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海外干预趋势图。这一趋势反映了战后美国(  )
202405270928490439

图4

A.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B.冷战思维的逐渐消散C.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D.科技竞争压力的增大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商洪仁辉上告中国政府案

材料
英商洪仁辉事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指示洪仁辉设法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乾隆二十年(1755年),洪仁辉等人抵达清政府指定的通商口岸宁波时,受到当地官员热烈的欢迎。因浙海关的关税比粤海关关税低,杂费也比广州方面少,所以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二十二年间(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都派船去宁波贸易。英国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使广州口岸大受影响,前来贸易的商船比之前减少了半数有余,并出现关税锐减的局面。两广总督会同闽浙总督奏请禁止洋船往浙江贸易。乾隆皇帝同意他们的意见。在宁波贸易的尝试被阻止后,英国人选择派洪仁辉向中国皇帝控告他们的 委屈 ,并直接提出多口通商的要求。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皇帝发布谕旨: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此于粤民生计,并赣、韶等关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看来番船连年至浙,不但番商洪任等利于避重就轻,而宁波地方必有奸牙串诱,并当留心查察。如市侩设有洋行及图谋设立天主堂等,皆当严行禁逐,则番商无所依托,为可断其来路耳。如或有难行之处,该督亦即据实具奏,再将前折随奏交部议覆,可一并传谕知之。

——摘编自倪月菊《洪仁辉与一口通商》等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
(2)案件的产生与处理意见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8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抉择

材料
表1、表2分别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795—1873)代表作的内容梗概和部分版本情况。

表1 表2

内容梗概

版本

时间

该书为反映西方风土人情的著作。共10卷,约14.5万字,含地图42幅。卷首为地球东、西两半球图,每洲有洲图,重要的国家附有地图。叙说以地球为引子,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之后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世界约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包括疆界位置、政区城市、山脉河流、地形气候、人种肤色等,兼及历史、经济、社会风俗,首次介绍了西方民主制度,尤其对美国及华盛领评价很高。

手稿本

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

戊申本

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红杏山房印本

道光三十年(1850

日本对嵋阁刻本

咸丰十一年(1861

同治五年刻本

同治五年(1866

桢云楼印本

同治十二年(1873

美华局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日新书庄印本

光绪二十八年(1902

有用书斋印本

光绪二十九年(1903

——据《方志百科全书》等整理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4分)
(2)上述两表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出现对中国改革开放路线能否继续坚持的质疑。对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
(一) 东进 开发建设浦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重振上海的道路,并组织全市城建方面专家学者,先后召开两次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 。1984年12月,上海市政府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联合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报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提出上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 重点是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展开,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
(二)中央与地方的有效互动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发浦东的构想。经过上海市委多次汇报和中央调研,1990年6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同意5月4日报送的《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强调开发和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部署,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实办好。
(三)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落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的战略方针,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开发开放,使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摘编自侯桂芳《两次调研后,浦东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以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缩影: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材料
安特卫普 中奥 的动向始于1912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柏林第六届现代奥运会被迫停办。战后,被战争中断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从废墟中再生。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办。美国向组委会提供一批军用物资,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也都先后向安特卫普的组委会提供了物质援助,荷兰干脆开来一艘大船,停泊在安特卫普港,供运动员住宿。出于安抚战争创伤的心理需求,这届奥运会的仪式感格外强烈。图1、图2分别为本次奥运会的宣传海报和第一次升起的奥林匹克旗,下表为本届奥运会的最终结果。

表4

名次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美国

41

27

27

95

2

瑞典

19

20

25

64

3

英国

16

15

13

44

4

芬兰

15

10

9

34

5

比利时

14

11

11

36

——据南方周末《安特卫普:五环旗第一次升起》等整理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解释安特卫普奥运会是当时世界的缩影?概括说明理由。(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