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新教材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196

一、单选题

1.

据研究表明,甲骨文卜辞中出现的贞人 等原本是殷人之外的族邦。殷商建立后,商王则让他们加入朝廷中职务重要的占卜官——贞人的行列。这表明殷商王朝(  )

A.通过分封扩大了疆域B.利用祭祀来统合族群C.王权与外来神权结合D.官僚政治渐趋于成熟

2.

东汉大兴经学,民间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而统治者也 奉行了一条 经术 吏化 相结合的政治路线 。无论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国的察举,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据此推知,材料中的现象(  )

A.加速了儒学向基层渗透B.加强了对郡国的控制力C.提高了官员的执政素养D.影响了魏晋的政治生态

3.

1036年,工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奏请 文武官年及七十者,乞并令自陈致仕……给全俸。若不自陈,许御史台纠察以闻,特令致仕 。司马池此举旨在(  )

A.完善科举制度B.缓解冗官问题C.加强中央集权D.整治腐败现象

4.

隆庆年间,阁臣徐阶和高拱争权,言官大体分成两派助阵。高拱多次暗示言官弹劾徐阶,亲徐阶的言官反击弹劾高拱,由此导致了这一时期内阁人事变迁,权力不断转移的政治乱象。这反映出晚明(  )

A.言官左右中枢政局B.内阁成为权力运行核心C.监察制度发生异化D.封建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5.

下表为1859、1860年上海口岸出口货物统计表。表格内容可以说明当时(  )

时间      品类

丝绸

茶叶

1859

8.7万包上半年

5550余万磅全年

1860

6.2万包上半年

2550余万磅全年

A.洋务运动发展挽回了部分利权B.自然经济解体进程加速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农民战争影响对外贸易

6.

清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向来标榜 尊孔孟,法程朱 。绝大多数理学家都继承了宋明理学家的观点,视荀子为 异端 。但晚清时期,历来饱受批评的荀子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最高层次考试的题目,并且 一而再 地出现于试卷中。晚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

A.力图变革以解决统治危机B.重构了官方的意识形态C.体现了教育的近代化发展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7.

1948年的下半年,河北解放区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成建制的抽调了大量的干部准备南下,既有军事、党务、机要、政府、工农青妇等方面的干部,也有经济管理、财政、银行、贸易、通讯社及报纸等专业人才。这体现出当时(  )

A.民主革命事业的顺利推进B.南方干部缺乏问题得到解决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D.河北成为党政人才培养中心

8.

下表为1950年三、四月起执行的电影放映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  )

片种

税率

每四周放映时长占比

英美片

50%

20%30%

国营片

10%

15%38%

私营进步片

10%20%

32%40%

私营消极片

30%

苏联片

10%

20%25%

A.双百方针 得到了落实B.国家重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构C.私营资本占据主导地位D.文化发展特点缘于外交政策的导向

9.

古代两河流域先后留下了以下法律文书,如《乌尔那穆法典》(约公元前2100年)、《里皮特伊什塔尔法典》(约公元前1930年)、《汉谟拉比法典》(约公元前1750年)、《中亚述法典》(约公元前1076年)、 中亚述王家敕令 (约公元前1076年)。据此可知,当时的两河流域(  )

A.以法律为重要治理工具B.依法治国理念源远流长C.深受西方罗马法的影响D.封建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10.

中世纪后期开始,西欧战场上的雇佣兵越来越多。除了没有采邑的骑士,还有国内外的步兵和弓箭手,这些雇佣兵往往会投奔出价高的领主。这反映出当时(  )

A.战争加剧西欧分裂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贵族契约精神缺失D.封君封臣制度松动

11.

1891年,以体育竞赛为主要内容的 泛不列颠节 运动会开幕。英国国内及殖民地的报刊都进行了大力宣传,其理念广受各国运动员和教育家的欢迎,还得到海内外政界人士的青睐。这表明当时(  )

A.英式文化获得民众认同B.大国竞争集中于竞技体育领域C.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发展D.英国借助软实力维系殖民帝国

12.

二战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援建的项目多集中于国营企业,有3/4属于重工业,其中钢铁工业项目更是占到了1/3。如在阿富汗的工业总产值中,苏联援助企业产值占45%,在国营企业中则占到70%。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援助(  )

A.移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C.服务于扩张霸权的战略需要D.深刻改变了世界工业布局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代处于我国帝制时代的鼎盛阶段,在法制方面多有建树。唐代的法制建设吸收了前代法制的精华,又结合唐代社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改造。基于对法制重要性的认识,唐太宗等人非常注重法规的制定。根据唐太宗等人的立法思想,唐王朝着手完善法制体系。唐代的法制体系,包括律、令、格、式等四种法律形式。唐律的制定和修订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在第三个阶段制定的《唐律疏议》曾被长期沿用。唐代法制同时注重法制的教化功能。唐律是综合性法典,面向全社会,旨在禁暴惩奸,但它 防范甚详,节目甚简 ,废除了前代的许多肉刑、酷刑,坚持以德为主、以刑为辅的立法原则,礼法并用,刑罚较宽,体现了文明教化的精神。唐代法制注意规范司法的流程,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一套严密的司法机构,以保证法律的执行。

——摘编自王双怀《唐代法制建设的当代镜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回应外部世界挑战、挽救国内政治危局的被动之举,晚清司法改革试图在不触动固有体制根本基础的前提下,改造以司法与行政合一为基本表征的传统型司法体制,代之以推行司法与行政分立、体现司法独立要求的近代型司法体制,藉以收回被西方列强攫取的治外法权,恢复中国的司法主权。这场从中央到地方渐次展开的大规模的司法改革运动,客观上导致了传统中国法律与司法体制的历史性的重大转型,催生了一个具有浓厚西式特性的近代化法律与司法体制,从而开启了中国法制与司法现代化的历史先河。然而,这一司法改革运动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中断了进程,非但未能最终全部达致其预定的改革目标,反而为随后到来的辛亥革命及以后新的司法变革运动奠定了基础。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司法改革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近代中国司法转型发展的一个试验样本,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司法变革的历史遗产。

——摘编自公丕祥《国家与区域:晚清司法改革的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制建设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司法变革的背景,并对这一变革作出评价。(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52年1月,美军为了挽救战场上的失败命运,竟然不顾国际公约发动了细菌战。更令人发指的是,除了前线,美军随后又在我国的抚顺、新民、安东、宽甸、临江、青岛等地,撒布了大量带有细菌的昆虫和毒物。1952年3月14日,政务院召开会议,成立了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防疫委员会,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最终以失败告终,而爱国卫生运动在1952年的高潮后并没有结束。当时有一个口号,叫 打死一只苍蝇,就是消灭一个美国鬼子 。各地涌现的灭鼠、捕雀能手,是当时新闻报道和人们学习的对象。当年12月8日,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开幕,总结爱国卫生运动经验,提出了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增加了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一项。

——摘编自杨丽娟《久久为功——造就新中国卫生奇迹的爱国卫生运动》

注:图一 1957年,北京西单南长街居民周永泉向街道干部们介绍用脸盆捕鼠的经验。
图二 1958年,北京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陈清棠大夫用显微镜给居民们看放大一千倍的痢疾细菌。
结合材料,围绕 爱国卫生运动 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印第安人的烟草种植一直以自己吸食、仪式用品和简单交换为主,并未形成规模种植。成规模的商业化种植是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开始的。欧洲人学会了印第安人的吸烟方式,他们认为吸烟具有治疗的功效,由此吸食美洲烟草的热潮席卷了欧洲。……17世纪上半叶弗吉尼亚的烟草种植颇为繁荣,甚至影响了粮食供给。烟草种植要进行一系列程序繁复和艰苦的劳动,这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和时间。……在巨大利润吸引下,北美南卡罗莱纳的烟草种植于1799年达到高峰,之后却急剧衰落。在市场推动和利润刺激下,短绒棉种植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南卡罗莱纳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肥沃的山谷变成了白色的海洋。1800年左右,很多地区的烟草种植被棉花所取代。

——摘编自滕海键《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

材料二
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的一份文件里说(法令) 禁止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制造供我们自己使用的商品……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专制的时代都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暴政的例子 。并据此宣布, 这些法令无效时所依靠的真实根据是,英国议会没有对我们行使权力的权力。 1749年,英国经济学家乔赛亚·塔克预言,如果英属美洲殖民地在经济上感到自给自足时,它们将会起而反抗。到了18世纪70年代时,英国政府不仅对殖民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呼吁置若罔闻,而且变本加厉地推行损害殖民地利益的政策,这一下子 激活 了早就存在于殖民地许多居民脑海中的独立意识,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和改变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摘编自王晓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18世纪北美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爆发的背景。(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