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九年级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370

一、选择题

1.

粟最早在中国种植,经碾磨脱皮后成为小米。粟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 谐音。英语中的粟为millet,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华文明影响世界B.语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现形式C.世界文明因粟而兴D.原始农业最早是在中国兴起

2.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表明(  )

A.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B.分封制导致诸侯独立性强C.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治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3.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去除贪欲,回归小国寡民中去就可以消除战争;孔子认为战争大多是非正义的,破坏了以仁义服人的礼制社会;墨子认为人与人 不相爱 是战争的根源,主张兼爱,抨击攻伐。这反映了当时(  )

A.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B.思想领域的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C.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反对战争是诸子百家的主流思想

4.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说明(  )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C.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D.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5.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怆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科举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的衰微

6.

沈括所撰《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宋代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2000年,我国历史学家在藏黑水城文献(研究西夏的珍贵资料)及宁夏和甘肃出土的西夏王朝时期的文物中发现一批世界最的活字印刷品。上述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说明(  )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不可信B.印刷品是宋代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C.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是由西向东D.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晚于北宋

7.

史学家傅乐成指出,“(明代)士大夫,尤其是言官,则以敢言为荣,对宦官、权臣,常作激烈的攻击。明自太祖广开言路,此风历久不衰……但文人见解,有时不免迂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八股取士禁锢士大夫思想B.言论自由使皇帝虚心纳谏C.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皇权D.政治腐败致大臣争权夺利

8.

与中国历史上曾经的文景盛世、汉武盛世、贞观盛世不同,17世纪兴起的康乾盛世所面对的局势,已经与中国传统的任何一个王朝相异其趣。这里的 局势 指的是(  )

A.政局的稳固B.民族关系的和睦C.经济的发展D.全球时代的到来

9.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0.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 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对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1.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男女权力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2.

对题16图漫画《发辫之将来》的表述,正确的是 (  ) 

题16图

A.漫画可能创作于清军入关之时B.漫画表达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C.漫画表达国人崇尚西法的潮流D.漫画体现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

13.

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按照党的章程和革命需要,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从昨天走向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光明前程。中共二大最杰出的贡献在于(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C.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D.第一次提出了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4.

20世纪50年代《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 杂交 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 嫁接 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 公鸡孵小鸡 ,使母鸡有更多时间下蛋。与这些 记载 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契合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C.遵循了客观严谨的自然规律D.标志着农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15.

邓小平曾指出 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 这一观点(  )

A.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B.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表明党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6.

下表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B.海峡两岸实现 三通 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一国两制 已成为两岸共识

17.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你认为该图的主题体现了 (  )
202405250917457989 202405250917457989

A.一五 计划已经取得成就巨大B.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勇气C.国民经济工农比例的严重失调D.改善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

18.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 这说明当时(  )

A.法典严格保护私有财产B.法典注重调解社会关系C.旨在维护债权人的利益D.平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19.

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成为城市贵族。 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领主支持商业发展B.城市居民争取自治C.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新兴城市商人兴起

20.

光荣革命 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它(  )

A.彻底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B.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C.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D.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21.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22.

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 资本主义的稳定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

A.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C.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D.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23.

有学者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 帝国主义时代 ,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  )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D.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

24.

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材料所体现的主题应该是(  )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25.

薛福成早年是维新派代表之一,1890年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时著《出使四国日记》一书。该书中,可以主要用于研究近代教育思想的是(  )

A.欧洲立国以商务为本。 B.凡男女八岁以上不入学堂者,罪其父母。
C.子女年满二十一岁,即谓有自主之权,婚嫁不请命于父母。 D.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1)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交往的哪一史实?这一史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元朝十分重视民族地区和边疆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将广袤的民族地区和边疆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控,忽必烈派皇子宗王统兵出镇西北、西南,执行军事镇戍和军政监督任务。为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元朝以大都为中心开辟了通往全国的驿道。为维护边疆稳定,在西北,忽必烈派皇子那木罕镇守西域地区,调遣大批蒙古、汉军进驻别十八里、曲先、翰端、可失合儿等地屯守戍边。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边疆治理的措施。
材料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

27.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 广东 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a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b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

c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d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材料二 见下表。

地点

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

邓世昌故居

江门新会

梁启超故居

东莞虎门

蒋光鼐故居

惠州惠阳

叶挺故居

梅州蕉岭

谢晋元故居

材料三 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列举两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得出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 这一结论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

28.

棉花作为全球性流动的商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860年,自鸣得意的棉花贸易商和棉产品制造商沾沾自喜:他们站立在一个世界性帝国——棉花帝国的中心。他们统治的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操作着巨大的纺纱机和轰鸣的动力织布机。他们从美洲的奴隶种植园获得棉花原料,再将其工厂的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最偏远的角落去……他们运转着一个帝国,但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帝王。

——摘编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美国奴隶制已经开始威胁到它一手创造的繁荣,因为南方棉花独特的政治经济与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和北方国内工业化的政治经济相冲突。此外,这两个经济体同时向西部地区的暴力扩张给新生的国家机构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他们及时引发了第二次美国革命。

——摘编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围绕着棉花的问题成为世界性话题。

20188月,中国科技部与商务部联合增设

一带一路中亚棉花联合实验室,开

棉花外交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

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6个棉花品种经审核出

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20213月,H&M、耐克等多家企业因抵

制新疆棉花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众怒。人

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声谴责,国内明星宣

布终止与涉事企业合作,电商平台和手机

应用纷纷下架相关产品。

——摘编自新华网等相关报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 棉花帝国 的中心在哪?并结合所学,说明 棉花帝国 的建立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第二次美国革命 爆发的根源。(2分)
(3)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