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312

一、单选题

1.

孔子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国名)不足征(通 )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反映出孔子(  )

A.肯定历史传统的重要作用B.强调礼是维护等级的工具C.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D.认为礼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2.

图1为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

图1

A.士族阶层影响仍在B.地方势力有所膨胀C.官员选拔方式改变D.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3.

北宋时期,具有较强商业功能的城市数十个,主要分布在中原、东南地区,而荆湖路、广南路等地区(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广西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数量很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人口流动的加剧C.区域开发的程度D.政治局势的影响

4.

图2所示为明朝某学者笔记摘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

图2

A.文化事业发展繁荣B.吏治腐败现象严重C.印刷技术领先世界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5.

19世纪中期起,英国等西方经济学著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大量刊印发行,如《富国策》《富国养民策》《富国须知》《富强新书》《富国真理》《富民策》等。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B.学习西方成为国民共识C.先进人士探索救亡道路D.洋务运动目标基本实现

6.

表1为1877~1920年英、美、德、日四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往来外洋的外籍航运占比(%)情况。其中丁是(  )

表1

年份

1877

79.1

4.3

2.8

6.0

1913

42.5

31.5

2.1

11.8

1916

46.3

40.6

2.3

0

1918

35.3

52.0

5.3

0

1920

38.2

40.7

13.1

0

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国

7.

1943年,朱德在接见即将去陇东开荒的学生时发出指示: 中央要你们去陇东抗大第七分校,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贝:第一是镢头,第二是枪杆子,第三是笔杆子。你们要拿起镢头开荒种地,建设校舍;拿起枪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 这一指示旨在(  )

A.贯彻全面抗战路线B.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C.解除日军的经济封锁D.塑造新的边区精神风貌

8.

1955年,中国派出221个代表团5833人访问了33个国家;1956年,5400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访问了49个国家,来自75个国家超过5200名的外宾访问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协会。这反映出(  )

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B.世界反殖民斗争的开展C.世界和平民主阵营壮大D.中国外交意识形态的弱化

9.

表2为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占比(%)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表2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国有企业

72.5

64.0

61.4

58.6

49.9

50.3

48.4

47.9

45.4

外资企业

26.4

34.3

37.0

39.1

47.2

47.0

48.7

48.4

49.9

其他企业

1.0

1.7

1.6

2.3

2.9

2.7

2.9

3.7

4.7

A.国企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10.

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图3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  )
202405231254276454

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

11.

表3为欧洲不同地区史学界对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的认识。这反映出(  )

表3

地区

当地史学界认识

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法兰克原罗马帝国中心区

更多坚持西欧封建制度罗马起源论

欧洲北部的德意志、尼德兰和英格兰等地区原罗马文明的边缘区或外缘区

更多强调西欧封建社会起源综合论,甚至是日耳曼起源论

A.历史解释取决于研究角度B.生活环境影响历史认知C.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D.观察对象不同导致结论差异

12.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 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 “(更多的是在)绘画、诗歌、戏剧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 经常和社会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占有优势地位的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 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的精神 。据此判断,该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13.

表4为1870~1910年某国产业结构及对外政策简况表。判断该国是(  )

表4

货物贸易结构

进口原材料、农产品、初级制成品;出口再加工产品

贸易优势

工业品、贸易服务

财政状况

低关税依赖

产业变迁

金融、服务业提升

对外政策偏好

自由贸易、殖民地竞争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

14.

1925年,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 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 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 宇宙种族 ,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  )

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

15.

表5为1938~1947年英国女性收入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5

周收入先令

周工作时长小时

每小时收入先令

1938

32.5

43.2

0.75

1943

62.17

45.9

1.35

1945

63.17

43.3

1.46

1947

69.58

41.5

1.68

A.社会地位的提高B.工作时间的延长C.经济结构的调整D.政治局势的变化

二、材料阅读

16.

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表6 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

名称

时代

名称

时代

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

淅川出土铜禁(94.2千克

春秋

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

子龙鼎(230千克

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

四羊方尊(34.5千克

铸客大铜鼎(400千克

战国

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

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

大禾方鼎(12.85千克

曾侯乙青铜尊盘30千克

铜立人像(180千克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

西周

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

大盂鼎(153.5千克

商鞅方升(0.69千克

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

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

晋侯苏钟一套14

铜车马

秦代

大克贵族名(201.5千克

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

西汉

太保鼎(26千克

长信宫灯(15.85千克

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

铜屏风构件5

淳化大鼎(226千克

诅盟场面贮贝器

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

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

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

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

伯矩鬲(7.6千克

摇钱树通高198厘米

东汉

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

铜奔马(7.3千克

害夫(hú)(60千克

西周逨盘(18.5千克

——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

材料二

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

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1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约问题

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 独专 与其他列强 均沾 相冲突的 法约问题 。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 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 ,考虑 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 ,故力争 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
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 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 。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 独专 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
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

——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法约问题 的来由。(6分)
(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 法约问题 ’始末中的举措?(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展览

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促进了公众对过去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表7为1952~1956年其中部分展览会概况。

表7

时间

展览内容

举办单位

19521955

模型类:原始社会生产者塑像、中国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商代白陶、战国车、秦代的权和量、新疆出土汉简兵器册、河北易县出土的10种唐代铁器等。

照片类:中国原始社会陈列、殷墟发掘展览、夏商周陈列、秦汉陈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陈列、伟大祖国建筑展览、中国四大发明及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等。

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4

出土的文物600余件。在时代上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殷、周、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等。

文化部

1954

各地出土文物发掘情况的照片等130余张、墓葬的发掘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广西省文管会

1955

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和旅大区两年来的勘察、保护工作的情况以及部分捐献品。

旅大市文化局

1956

从猿到人的原始社会内容的相关模型与图片。

青海省文物工作组

——据《文物参考资料》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有助于我们 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

19.

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05231254276454

图5 1944~1945年欧洲形势图

——据【英】吉尔伯特《俄国历史地图》

英国

   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先生谈道:英国要求在保加利亚得到的比罗马尼亚更多。

   斯大林元帅宣称:保加利亚是黑海国家。英国什么都不惧怕吗?他不害怕苏联对土耳其采取什么行动?

   艾登先生说:英国不惧怕任何事情。

   斯大林元帅问道:首相是否认为保加利亚得到的惩罚比它应得的要轻。保加利亚应为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一边受到惩罚。

   艾登先生提醒斯大林元帅:英国与保加利亚打了三年仗,理应在德国被击败后获得控制保加利亚的一小部分份额。   

俄罗斯

   丘吉尔表示他准备了一个颇有些不道德和草率的文件,文件中标出了苏联和英国在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划分的势力范围。

   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

   丘吉尔表示,保加利亚人使英国人流了很多血,在过去的战争中他们攻陷了罗马尼亚后对英国人很不友好。在战争中,保加利亚人对南斯拉夫人和希腊人非常残酷,他丘吉尔不能允许此后保加利亚人和盟国同坐在一张桌子上。

   斯大林说,保加利亚人当然应该受到惩罚。

   艾登说,在罗马尼亚,英国人是观众,但在保加利亚,他们想比观众人多。

图6 双方公布的会谈记录(部分)

——据李玉慧《冷战国际史研究》等

(1)英苏两国为何都关注保加利亚的处置问题?(8分)
(2)你如何看待英苏两国对保加利亚的处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