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烟台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5+4)【纲要下1—7单元】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9 浏览数:113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5000—前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和楔形文字,尼罗河地区出现政教合一的国家和象形文字,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城市祭台和礼器。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各地出现专制王权B.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早期文明多元一体D.不同文明相互借鉴

2.

《汉谟拉比法典》对苏美尔法律制度做了重大的调整。该法典中,反对国家的罪名明显增加,惩罚大大加重,特别是对带有谋反迹象的罪行要从严惩治。这表明,该法典(  )

A.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秩序C.宣扬了君权神授的观念D.彰显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3.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对总督区进行了重新组织,并将总督之权从地方王公收归波斯人之手,很多比较重要的总督区由王室成员出任总督。总督区的职官原则是按照中央官署的设置,分为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部分,他们之间互相独立,互相约束。这反映了(  )

A.区域间文明多元化的特征B.典型的君主专制特色C.帝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4.

1070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1086年威廉召集所有等级的领主和贵族成了 索尔兹伯里誓约 ,规定所有封建领主不论等级都必须向国王效忠,且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拥有者。该誓约(  )

A.促使英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强化了领主和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C.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英国国力的提升D.导致英国陷入长期的割据和混战状态

5.

有史家认为: 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活力 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6.

645年前,日本的土地、手工业工具等生产资料为皇室和贵族占有,部民只是用主人的生产工具进行耕种(田部)的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制被废除,编户齐民,通过班田收授法分给土地,实施租庸调制收取税收。这一变化反映出日本(  )

A.封建庄园经济的衰落B.土地私有产生C.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D.幕府政治确立

7.

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被征服的地区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须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这些贡赋可能有(  )

A.甜高粱或西瓜B.马铃薯或玉米C.大麦或小麦D.水稻或粟

8.

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  )

A.A航线是葡萄牙支持的B.B航线是达·伽马开辟的C.通过C航线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D.D航线是四条航线中开辟最晚的

9.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价格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商业革命D.资本主义萌芽

10.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殖民者将非洲奴隶贩卖到美洲,并且对非洲的内陆地区进行了殖民探险,发现了很多金矿和银矿;而殖民者在亚洲殖民扩张的手段则以瓜分为主,他们或者建立一个殖民政府,或是控制殖民地的政府为其卖命。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方式具有多样性B.过程具有曲折性C.以瓜分土地为主D.具有暴力血腥性

11.

下图为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在16世纪初创作的名画《椅中圣母》,当时的鉴赏家们评价这幅画怎么看都不太像是宗教圣母画,倒像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之间温馨的家庭场景。这幅画作(  )

A.蕴含了对宗教的反叛精神B.摆脱了教会对艺术的束缚C.推动了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D.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12.

(2021·云南昆明 三诊一模 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34)卢梭认为; 主权不是别的,它就是公意的行使,所以它永远都不能被转让。既然主权者不过是一个集体的存在,那么除了它自己,任何人都不能代表它。行政权可以被代表,但是意志却不能。 卢梭意在强调(  )

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人人平等D.权力制衡

13.

下图是某国国内局势演变示意图,下列选项与图中各时间点史实对应准确的是(  )
202405222113259521

A.①处,该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B.②处,该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C.③处, 光荣革命 巩固了革命成果D.④处,《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

1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5.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B.②赢得民族独立后确立民主共和制C.③经历艰难的制度反复走向共和制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16.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写道: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该宣言颁布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美国联邦的统一B.解放南方诸州的奴隶C.开发广大的西部地区D.促使美国的人人平等

17.

1889年2月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明治宪法》中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其所制定之法律必须经天皇批准;内阁由天皇任命的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这表明,此时日本的宪政(  )

A.社会基础广泛B.专制色彩浓厚C.走向军国主义D.照搬西方制度

18.

下图是1774年、1820年英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202405222113259521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改变B.技术的革新影响了产业布局C.政府干预造成经济比例失调D.经济发展呼唤民主制的确立

19.

西欧政治家、商人赛西尔·罗兹(1853—1902年)曾说: 我坚持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种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越多,对人类就越有利……”。该言论(  )

A.突出了欧洲对世界的引领作用B.目的是鼓吹加快对外殖民扩张C.有利于缓和欧美国家间的矛盾D.导致工人维护权益的斗争兴起

20.

霍布斯鲍姆认为:这个时代唯一提出了阐述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的综合理论思想家,就是主张社会革命的马克思,他受到了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尊敬和赞誉,至今仍为人所敬仰。该观点的依据是马克思(  )

A.积极参与1848年欧洲革命B.推动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C.阐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D.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1.

成功控制首都巴黎仅仅是工人阶级伟大实践的第一步,真正的变革刚刚开始。 上文中 伟大实践 (  )

A.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B.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22.

19世纪7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的经济虽有增长,但各国基本都依靠一、二种供出口的作物或矿物,导致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难以稳步的发展。这种状况(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B.源于西方殖民统治的历史C.加剧了独立道路的艰巨性D.有利于区域内的经济交流

23.

下图是某时期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示意图。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
202405222113259521

A.16世纪中叶B.18世纪晚期C.19世纪70年代D.20世纪初期

24.

19世纪末,非洲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他们的抗争(  )

A.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主要由资产阶级领导C.传播了民族独立思想D.避免了被瓜分的命运

25.

下表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口号。这些口号(  )

时间

1823

1879

身份

美国总统

埃及祖国党

口号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A.是帝国主义扩张的结果B.在内涵上有着本质差别C.都打击了殖民主义侵略D.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反映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的巴格达)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帝国的各省区,用驼队或船舶,把本省的物产运到首都,如从埃及运来大米、小麦和夏布;从叙利亚运来玻璃、五金和果品;从阿拉比亚运来锦缎、红宝石和武器……正由于商人来自各地,商品大宗成交,钱币兑换和汇兑成为必要,钱商叫做 塞拉夫 ,这些人经营存款放债,已成为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家。

——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归纳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的特点。(6分)
(2)材料二中的哪些信息可以用来解释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特点?(4分)

27.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哥白尼

(14731543)

哥白尼的独白:

选择上帝,还是选择真理?

我是虔诚的基督徒,我的工作是当牧师,可是对天文感兴趣,无数个夜晚,我都在教堂的塔楼偷偷地观察星空,我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到底是上帝错了,还是我错了?……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哥白尼最终选择了上帝还是选择了真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其选择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的启蒙思想家及其核心主张。(任举三例即可)(6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虽然很多移民留在由于工业急速发展而能够提供工作岗位的东部城市里,但西部将近30%的移民并非出生于美国,在北部边境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首先到来的主要是英国人、爱尔兰人和德意志人……4100万或者70%的欧洲移民迁往北美洲,美国独立之后干脆发展成新的欧洲。

——摘编自《世界经济千年史》、《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

(1)据图中指出19世纪中期美、英两国人口比较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方面阐释变化的原因。(7分)
材料二

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曲线图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整理

(2)从图中找出代表英国、美国的曲线序号,并写出判断依据。(4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1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到1914年,地球上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已受到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少数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指出材料一中 这一发展 的直接结果并阐述其影响。(8分)
材料二

下表《世界近代史·第十九章》目录

第一节

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形势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

第二节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国的斗争

第三节

亚洲的觉醒

……

印度民族运动的新高涨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所学知识在表中的①②③处补充恰当内容(各一例),并为该章设计一个标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