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湖南洪江高庙下层文化遗存距今7000多年,出土了大量打制石球、石锤,磨制石器(如斧、凿等)数量很少,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堆积如山,植物遗存数十种且数量巨大。据此可以推知,高庙下层文化(  )

A.以采集渔猎为主B.尚未开始定居生活C.处于旧石器时代D.已经产生原始农业

2.

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占领陈后,三老、豪杰建议 复立楚国之社稷 ,陈胜乃建号 张楚 。项羽在彭城建 ,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这折射出(  )

A.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B.农民起义迫切需要树立政权合法性C.秦文化的扩张严重滞后于政治发展D.楚文化在秦朝末年最具社会影响力

3.

《隋书》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恶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变化(  )

A.说明隋朝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B.体现了隋朝的国家治理能力增强C.折射出科举制度完善了选官机制D.反映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

据下表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调整(  )

元初七省至元中期十一省的分置沿革

至元十七年七省

中书省

江淮行省

福建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四川行省

云南行省

至顺元年十一省

辽阳行省

岭北行省

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

甘肃行省

云南行省

略当今地

东北以北至北冰洋

内蒙古一隅及外蒙古以北至北冰洋

北京、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安徽北部及河南、湖北大部

苏南、浙江、福建

湖南、广西、海南及鄂东鄂南一隅

江西及广东,但无雷州半岛

陕西及甘肃东部

四川大部

甘肃大部、宁夏及内蒙古西部

云南及贵州西部、缅甸泰国北部

A.源于元朝空前广袤的疆域B.源于元朝一体化治理的需要C.有利于中央有效节制地方D.确立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5.

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本据《农政全书》编写了 救荒本草 野菜谱 甘薯记 。1735年,法国《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科技继续保持世界领先B.当时的中国短暂恢复了对外开放传统C.外国借助中国文化进行社会革新D.《农政全书》集中国传统农技之大成

6.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上折提议 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其实力相助 。此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军退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重回中国怀抱。为了酬谢,奕诉奏请清廷赏给三国使节 宝星 以示嘉奖。这一事件(  )

A.说明清廷未改变天朝上国思想B.反映清政府深谙近代外交C.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D.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7.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应始于1917和1918年发展的新思想运动。历史学家何干之则主张五四运动应始于《青年杂志》创刊。据此可知,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

A.以北大学生为革命的先锋B.是新文化阵营分化的结果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延续了民权和觉醒的信念

8.

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 经济紧急措施 法令,对米、面粉、棉纱、布匹、燃料、食盐、食糖、食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制定价格限制,禁止黄金和外币的买卖流通,规定公职人员工资冻结在1947年1月的生活指数标准上。这一举措(  )

A.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B.客观上促成了第二条战线初步建立C.反映国民政府面临统治危机D.折射出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9.

下图是1972年的宣传画《工业学大庆:向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该绘画意在(  )

A.赞美劳动者素质的提升B.弘扬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C.揭示工业化的艰难历程D.展示阶级斗争的建设成果

10.

201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向中国的4家国家超算中心出售高性能计算芯片。禁售令公布半年之后, 神威·太湖之光 完成研发工作,并在2016年国际超算大会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名列第一。这反映了(  )

A.中国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B.中美对抗更有利于中国崛起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D.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世界

11.

古代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具体的行政事务办理场所则位于城郊。古罗马城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这反映古罗马(  )

A.政治制度重视公民权利B.城市布局服务于商业需要C.城市规划深受宗教影响D.强调城邦至上的施政理念

12.

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农业的先进性使产品出现了剩余,从而使—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农业文明(  )

A.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B.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C.具有一定的先进性D.具有一定的迁徙性

13.

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 光辉 光芒 中间的一段叫做 世纪。 世纪文化与 光辉 古代文化的关联表述正确的是(  )

A.光辉 古代文化成就了 世纪文化的伦理观B.世纪文化是对 光辉 古代文化的强力反动
C.光辉 古代文化成为 世纪文化的源头之一D.世纪文化促进了 光辉 古代文化的大复兴

14.

在《九三年》这部英雄史诗般的作品中,维克多·雨果大篇幅地描写和歌颂了国民公会: 它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也酝酿着进步。 这里所说创造着的 文明 进步 主要是指(  )

A.国民公会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B.法国革命在民众力量的推动下和平渐进C.国民公会通过宪法确立共和政体D.法国革命暴力性和妥协性结合实现普选

15.

据相关资料记载,18世纪日本人相对于英国人的平均身高差距较大,当时英国罪犯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同时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9厘米。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观因素是(  )

A.基因遗传B.基层治理C.地理环境D.外交政策

16.

下图所示可以用来说明,进入21世纪以后(  )

图1 20世纪多边主义基本架构                      图2 21世纪多边主义基本架构

A.世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确立B.世界多极化的演进发生质变C.世界经济领域出现逆全球化D.世界单边主义得到有效遏制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汉朝田租大致在十税一至三十税一之间;此外,汉代未成年人(7~14)征口赋(20钱,武帝时23钱),成年人(15~56)征算赋120钱。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实行租调制, 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冯太后以孝文帝名义(孝文帝尚未亲政)颁布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不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租调制改革的看法。(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清廷政治不良,民军起义于武昌,以图改革。数月之间,各省响应。袁世凯为清廷内阁总理,虑全国扰乱,力持停战,遣使南北议和,定优待皇室条件。清帝逊位,让权于中华民国。是时各省军队纷扰,藩属离心,几成分崩之势。幸民国成立迅速,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事整理,秩序渐复。已而正式大总统仍举袁世凯续任,友邦同时承认,民国基础乃固。

——1915年《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

材料二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不断进行政治革新,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力图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的局限,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 政治革新与社会发展 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15~17世纪)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商贸

材料三

马尼拉大帆船

——选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有关图册

根据材料信息,选取一个历史视角,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之间的关联,形成历史结论。(要求:视角准确,符合史实,逻辑严密,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