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5

一、单选题

1.

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 斧钺 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

A.军事实力强大B.社会等级差异显著C.神权色彩浓厚D.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2.

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 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战国时期孟子亦称: 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B.民族关系逐渐缓和C.政治格局发生变化D.民族差异不复存在

3.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记载, 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 根据法律规定 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二千石勉加循抚,无令失职。 这说明当时(  )

A.自然灾害频发B.社会救济制度完善C.官员依法行事D.政府重视社会救助

4.

唐代的诗歌繁荣、种类丰富,其中讽喻诗具有明显的 谏言 性质。如白居易曾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要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这说明唐代讽喻诗(  )

A.具有经世精神B.促进监察制度的完善C.体现吏治清明D.推动科举制度的繁荣

5.

宋代,蹴鞠活动不仅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皇帝贵族、各级官吏也参与该体育活动中。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宗曾 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 。宋代出土的陶枕中出现女子踢球的形象。据此推知宋代(  )

A.阶层流动性加强B.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C.社会风气较开放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6.

康熙按政治需要重新诠释孔孟程朱之道,以汉制汉,不妨碍他恪守祖制;他对待蒙藏边疆诸族,重视喇嘛教作用;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不改变当地民族的信仰。其做法的历史影响在于(  )

A.继承了政教合一的传统B.承认国家的多元信仰C.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D.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

7.

下表为清政府1853年—1911年的外债用途分类表。对表格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

单位:两

债务用途

债次

债额

占总额的%

镇压农民起义和革命

赔款或由赔款转化为外债

海防、塞防与抵御外侮

各种实业

行政经费

35

6

23

85

59

1694926562

793883340

7950107899

3745609657

409936472

1

61

6

29

3

合计

208

1305888297

100

A.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B.清政府财政主权已完全丧失C.镇压革命是清政府的中心任务D.晚清政府半殖民地特征显著

8.

1933年,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布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着力推动互助社的发展,兴修水利、发动群众开垦荒地。当年,中央苏区农业收获量比1932年增加了15%。1934年公营工厂已有32个。这体现了苏维埃中央政府(  )

A.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早期探索B.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成分D.以发展农业合作社为主要任务

9.

1950—1959年,我国进口货物中,工业设备、交通器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大幅度增加。1959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49.3亿元,比1950年增长2.6倍。这(  )

A.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B.建立在结成同盟基础之上C.凸显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D.体现意识形态色彩的强化

10.

1978年2月,邓小平在听取四川省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指出: 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儿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决不行,要统一考虑。 这一论述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不强B.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C.市场经济理论发生了重大改变D.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11.

与研究西方文明的传统观点不同,德国古史学家迈耶和英国历史学家伯里都认为,应该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一观点反映了(  )

A.区域文明的传播与扩展B.西方文明产生于古代希腊和罗马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起源D.临近大河是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12.

中世纪后期,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11世纪末,意大利首先出现了第一所世俗大学——博洛尼亚大学。13世纪,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维也纳大学等相继在欧洲成立。这一现象(  )

A.伴随着城市兴起产生B.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C.体现了人文主义复兴D.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13.

1935年的夏天,英国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结果如下所示。由此推知(  )

参加投票人数

1150

赞成全面裁军

1050万,占91.3%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保证全面废除航空部队

950多万,占82.6%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禁止为私人盈利而制造和出售军火

1048万,占91.1%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的制裁

1096万,占95.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683万,占59.3%

A.绥靖政策推行具有民意基础B.民众观点变化影响世界格局C.英法德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D.英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4.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资本大量投资建设印度铁路。到1914年在印度修建铁路总长度高达35285英里。英国通过铁路将其制造的商品销售到印度内陆,回程时从内陆运回诸如煤和棉花等原材料。这(  )

A.密切了英属殖民地间的联系B.推进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C.扩大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版图D.构建了英印正常贸易通道

15.

1960年,新奥尔良6岁的黑人小女孩鲁比·布里奇斯在警察的护送下,入学曾经只允许白人学生就读的学校。她的妈妈说: 她为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孩子迈出了这一步。 这反映出(  )

A.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已结束B.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效C.美国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公平D.美国人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16.

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让《资本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飙升到了前一年的近三倍,脱销了6个星期, 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 。这反映了(  )

A.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认同B.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经济危机C.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理论D.马克思预见了现代社会的问题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贾思勰在写作《齐民要术》时, 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因此它所记载的饮食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方面的成就。另外,他还征引了北朝之前的古籍150多种。所以,《齐民要术》实际上是公元6世纪之前中国古代饮食学的集大成。
第64至68章,记载了麹蘖(酒曲)的制作和各种酒类的加工酿造,阐述了制麹酿酒的发酵过程,麹的微生物培养和酒的发酵现象、条件、原料和产品关系的内在规律,是我国古代酿造工艺的重要典籍。
第69至75章,介绍了各种酱、醋、豉等微生物发酵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以及各种腌菜、酱菜、酸菜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其种类之多样、工艺之详尽为此前其它饮食学著作所不见。
第76至81章,记录了各种肉类和鱼类的烹饪方法。畜肉食物中,以牛羊猪肉为多,驴马犬肉为次;禽肉以鹅鸭为多,鸡肉为次;鱼类以鲤鱼等淡水鱼为多,鳖类为少。同时还记录了大量的烹饪方法,有着北方黄河中下游浓郁的地方风味。
第82至86章以及89章,记载了粮食食物的加工炊煮方法,显示了当时粮食谷物类食物的丰富多彩。

——整理自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北朝饮食学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所述饮食学的内容,简析《齐民要术》在历史研究方面的价值。(8分)

18.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
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近代中外商品文化交流中,茶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材料
顺治十八年,达赖喇嘛主动向中央政府请求西藏输送马匹以换取茶叶。乾隆十一年,甘肃巡抚黄廷桂向皇帝上奏,甘肃番、民错处,惟茶是赖。番、民都用粮食来换取茶叶,这极大地充实了地方财政。同时清政府也以边疆地区是否恭顺与边茶贸易挂钩。在外贸方面,茶叶成为清朝吸纳白银、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
到18世纪末,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英国进口茶叶从6吨达到了11000吨,茶叶从贵族走向平民,迅速取代了酒类,成为国民饮品。大量的茶叶消费需求导致英国茶叶走私严重,同时对华贸易出现严重赤字。
清代中后期形成了三个最大的茶叶出口地:汉口的砖茶多流向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俄罗斯;上海出口的红、绿茶销往欧洲、美国;福州出口的茶叶多是销往南洋群岛和南美洲。

——摘编自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朝茶叶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茶叶贸易的重要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
山东企业家陈光威以民营企业一企之力,挺起了国产碳纤维这个民族产业的脊梁,点燃了一道 民族之光
材料
陈光威,山东威海人,早年当过大队长、村支书,镇工办副主任。1987年,46岁的他临危受命,成为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厂长。上任后,他决定转产鱼竿。10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鱼竿生产企业。碳素钓杆需要进口碳纤维材料。然而,由于碳纤维属于军工材料,进口受到严格限制。
西方对中国碳纤维供应实行 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 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威得知科技部已经立项研发碳纤维的消息,他毫不犹豫表态要 为国家干点事 。碳纤维技术和装备是被国际企业封锁的,我国企业无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学成材。陈光威在随后的15年里,总共自筹投入了40多亿元。
2004年,光威集团研发出国产T300级碳纤维,中国第一次有了碳纤维;他们相继突破高强、高模、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并形成产业化。2017年国家领导人看望陈光威时说 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4天之后,陈光威因病去世。目前,光威集团承担了多个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已经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的碳纤维材料。

——摘编自陈润、谢再红、邱恒明《民族之光:陈光威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企业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们的启示。(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
材料

时期

主要用途或成就

23世纪

罗马帝国的手工艺人将二氧化硅熔合成饮用器皿,制成玻璃窗等。

1213世纪

眼镜在意大利问世,成为修道士们的专用仪器,珍稀而昂贵。华美花瓶和精致玻璃器皿出现,成为身份的象征。制造商巴洛维亚制成了水晶玻璃,是现代玻璃的起源。

14世纪

穆拉诺岛的玻璃制造商发明了玻璃镜子,很快成为畅销商品,并逐渐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无价之宝,大量自画像出现,直线透视画法也被发明出来,甚至带来了欧洲人对人自身价值认识的转变。

15世纪

德国谷登堡印刷机发明,随后的一个世纪,眼镜市场迅猛发展,普通人也能够佩戴眼镜。

1617世纪

1590年,显微镜问世。17世纪中期,英国人胡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逐步创立。

17世纪初,望远镜问世。1610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到卫星围绕木星旋转,这对地心说提出了真正的挑战。

1920世纪

1887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伊斯制作出了第一根玻璃纤维;1953年,英国的纳林德尔·卡帕尼博士制作出包层的玻璃纤维;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光纤时代到来。今天全球互联网的支柱就是用光纤线缆架设的。

——整理自【美】史蒂文·约翰逊《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

上表是玻璃的发展历程,请根据表格内容,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