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17

一、单选题

1.

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房屋排列整齐,同时期裴李岗遗址墓葬秩序井然。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坚固的城堡,距今五六千年的良渚古城,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青铜在亚欧草原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工具,在中国则主要铸造礼器。以上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  )

A.崇尚秩序与稳定B.避免冲突与战争C.追求集权与礼制D.从事游牧与渔猎

2.

见义勇为 源自《论语·为政》中的 见义不为,无勇也 。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规定 捕亡(亡:逃亡的盗贼),亡人操钱,捕得取钱 ,汉律亦有 盗贼群攻乡邑及入人家者,杀之无罪 的条文。由此可知(  )

A.秦朝已经开始律令儒家化进程B.秦汉律法奖励和保护 见义勇为 C.政府制定乡约以加强基层治理D.传统美德在古代普遍具有法律效力

3.

北宋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国,发现苏氏兄弟的文集在辽国广为传诵。辽国人对于苏辙的到来非常欣喜,不断打听苏轼的情况,于是有了苏辙的名句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由此可推断(  )

A.党项族人普遍仰慕中原文化B.绍兴和议带来宋辽长期和平C.辽国境内多元文化共同发展D.辽国全盘继承中原典章制度

4.

下图是中国部分时期人口变化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盛唐时期的实际人口数超过一亿 ②番薯引进促进了宋元时期人口增长
③清朝赋役改革导致隐匿人口减少 ④战乱与灾疫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以下出自中华典籍的言论,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③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6.

下表为1862—1872年从澳门运出华工人数一览表,导致华工出国人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年代

1862

1863

1864

1868

1870

1872

人数

2536

6660

10712

12206

13407

21854

①不平等条约签订,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
②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形成
③洋务运动展开,提升了华工劳动技能
④黑奴贸易被限制,殖民者寻找廉价劳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下表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  )

阿仡红军亲又亲,

红军阿仡鱼水情。

……

红军北上打日本,

阿仡盼望早回程。

——贵州仡佬族民歌

老鹰急急地飞翔,

红军队伍……

经过我的帐幕,

他们亲热地对藏胞说:

回来时给你们带来幸福。

——四川藏族民歌

天兵飞渡金沙江,

纳西穷人见太阳,

……

纳西人跟着闹革命,

管理江山来做主。

——云南纳西族民歌

A.中央苏区军民鱼水深情B.长征中的民族团结政策C.全民族抗战的英勇气概D.解放大西南的历史时刻

8.

下图为一则近代广告,广告信息是: 注意九一八 中国药棉纱布制造厂大赠送 国难周年出品纪念 商标 。该广告(  )
①发布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 ②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号召民众铭记国耻支持国货 ④利于民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下图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使用时间为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到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前。历代官印的印文以篆体居多,这枚大印却采用宋体,目的是使人民群众能够看懂。下列法律的颁布会使用到该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政府这些举措(  )

A.奠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迎来与亚非国家建交的新高潮C.打破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企图D.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1.

下图所示为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于1799年由法国军官在埃及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战争中辗转到英国手中。此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用希腊文、古埃及文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考古学家通过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解读出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里程碑。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研究(  )

A.提高了古代非洲文明的世界地位B.体现了拿破仑战争重构欧洲文化C.说明了古埃及文化源于古代希腊D.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发展

12.

有学者认为:在古希腊文明衰落之后,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阿拉伯文化却反射出古希腊太阳的光芒,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以下可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创建缪斯宫,保存并翻译大量古希腊文化典籍
②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影响了欧洲天文学
③制定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欧洲通用的公历
④伊本·西那的《医典》长期用作欧洲医学教科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暂时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被称为 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其原因是(  )

A.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D.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4.

以下是学者对三个西方国家近代宪政进程的描述,序号与国家对应准确的是(  )
①就像一个对自己的作品永远难以满意的孩童,在海滩上一遍遍地、无休无止地用沙砾构筑他理想的城堡
②早期的政治分裂决定了除非诉诸强权,无法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振兴,结果一方面是权力的强悍跋扈,另一方面是宪政力量绵软无力
③政权的外形虽没有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批人的共同执政

A.①法国 ②德国 ③英国B.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英国C.①法国 ②德国 ③美国D.①英国 ②意大利 ③美国

15.

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整体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60

10.32

34.2

5.72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①发展中国家成为战后全球城市化的推力 ②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
③南北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全球城市化放缓 ④环境恶化阻碍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四库全书》之命运流转。(10分)
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涵括了先秦至清中叶各时期的重要典籍,还收录了多部欧洲人的著作,初步介绍了近代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四库全书》编纂时,曾有传教士将一些版本传回欧洲,至今保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成之后,乾隆皇帝下令抄写七部,分藏文渊阁、文澜阁等处。
文源阁《四库全书》毁于1860年的英法联军的焚火,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大半被毁,幸得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倾力抢救,后经清末直至民国的三次大规模补抄,基本恢复了原貌。1937年,浙江省立图书馆组织抢运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内迁工作,至1946年回到杭州。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文化典籍的保存,2003年文津阁《四库全书》入藏国家图书馆。2013年原大原样影印《四库全书》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告竣,最终成书不仅富有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四库全书》的 命运流转 。(6分)
(2)以《四库全书》为例,概述大型文化典籍编纂的历史意义。(4分)

17.

辨析与考证。(9分)
长期以来, 主炮晾衣 说广为流传:1891年北洋舰队应邀访问日本期间,日本军官东乡平八郎窥见其主炮上晾晒着衣裤,由此得出了北洋舰队军纪迟废、不堪一击的结论。
材料一
东乡平八郎说:“ 平远 因为故障而入港修理,我在岸边看到一门炮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

——小笠原长生(作家),《圣将东乡平八郎全传》①,1939年

注①:最早记述 主炮晾衣 史事,此后版本演变皆源于此,所不同者:观察方式或称东乡微服视察,或称应约登舰参观;所观察舰艇或称 济远 舰,或称 定远 舰等。
材料二

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期间登舰目击者的相关记述

《时事新报》

福泽谕吉

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值得一观之处颇多。

《每日新闻》

日本

舰长室、军官舱内装饰着各式各样的美术品,还有盆景、照片等。军医院里虽然有几名患者在就医,然而清洁异常。

日本法制局长

宫尾崎三郎

巨炮4门,直径1尺,长25尺,当时我国所未有。舰内清洁,不亚于欧洲……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舰队,定将雄飞东洋海面。

材料三

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前后中方当事人的相关电报和回忆录

李鸿章

北洋大臣

日本屡请我兵船往巡修好,现派海军提督丁汝昌统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铁、快船,于五月二十日开赴日本……

丁汝昌

海军提督

明日带同定、镇、致、靖、经、来六船前往东洋一带操巡,所有留防之平远济远,当令先后乘间前去进坞。

陈兆锵

定远舰军官

日本派亲王宴请我全军官佐。独步蟾注:定远舰管带辞。询其故,则谓:日人奸宄无信,胆敢妄为,深恐假藉宴会,乘我不备,攻袭我舰,我必留舰预防不测。

辨析和考证上述史料,并指出 主炮晾衣 说广为流传的原因。(9分)

18.

科技与人类社会。(12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利益中, 最伟大的莫过于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
材料二
如果你们想使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1931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比较培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技的认识,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8分)
(2)运用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简评爱因斯坦的观点。(4分)

三、综合题

19.

海图与历史。(12分)
与海洋密切接触的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这一切皆记录在海洋地图中。
材料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绘出了珠江入海口的南海湾,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描绘海域的地图。中国现存最早的航海图是南宋的《舆地图》,标注了到东洋日本的海上航线,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但航海功能还没有从地图中分离出来。元代的《海道指南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航海专图。明代的《郑和航海图》、《明东西洋航海图》和《山形水势图册》的绘图水平也是与世界同步的。中古时期,阿拉伯人绘制的地图以麦加的方向为地图上方,欧洲地图以耶路撒冷为世界中心,中国海图则直观而具体地反映了世界的形状,没有巨大的变形。
材料二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海图的特点。(4分)
(2)阅读材料二,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四幅海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阐述。(8分)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述,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共饮长江水。(12分)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流亡至长江流域。东晋朝野仍以北伐为念, 至于元嘉(南朝刘宋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 。宋齐之后,侨人遂安于南方,不再作北伐之想,与土断后即以世居之地为故乡有一定关系。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部分大事记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 引江济河 的设想。
1952年,毛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20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开始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勘察和规划研究。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 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 南水北调 列入 八五 计划和十年规划。
2002年,历时50年的工程规划论证阶段结束,南水北调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实施中,仅 穿黄工程 即使用了33项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了110项国内专利。
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长江水直接供应北京城区70%以上的用水。为支持工程建设,湖北、河南两省共有近35万人移民搬迁,受水区则为水源区提供科技、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支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代表全区384万市民向河南省淅川县捐款384万元用于陶岔小学的重建,淅川县将其更名为渠首朝阳小学。
到2023年5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其中实施生态补水近100亿立方米。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侨民 安于南方 的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历史解读。(8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