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监控历史试题(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 浏览数:39

一、材料阅读

1.

映文明(24分)
国徽是国家象征之一,其图案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元素,也是不同文明成果的反映。
(1)根据上表内容并结合所学,匹配表内字母与对应国家。(填写字母,10分)

国家

澳大利亚

英国

巴西

津巴布韦

印度

字母

(2)西班牙国徽上的格言原为 此处之外,再无一物 ,16世纪后改为 大海之外,还有领土 ,促成这一改动的历史事件当是( )(单选,2分)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3)A国王徽成型于17世纪,采用了王冠图案及 我权天授 字样,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双选,4分)
        A.实行君主制 B.主张天赋人权
        C.实行共和制 D.主张君权神授
(4)B国国徽中,石头城遗址是由班图人创造的古文明代表,该文明位于( )(单选,2分)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5)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各国国徽图案包含了哪些历史元素?(6分)

2.

凤凰 传奇(24分)
凤凰牌是 中华老字号 之一,有着百年的发展历史。以 凤凰 为代表的中国自行车行业的涅槃之路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见证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
材料一

20世纪初《图画时报》对妇女骑行自行车的图文报道

图中文字:

上海社会之现象

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

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为一二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阁楼中人,亦有酷喜乘坐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
(1)材料一的图文报道反映出20世纪初上海( )(单选,2分)
        A.女性服饰日常日趋西化 B.自行车是主要出行工具
        C.租界市政建设日益完善 D.骑自行车成为社会时尚
材料二

英、日、德、美、法、俄六国对华自行车出口量示意图

(2)据上图中1933—1936年日本对华出口自行车数量的变化可以推测当时日本( )(双选,4分)
        A.无视欧洲战事 B.扩大对华侵略
        C.转嫁经济危机 D.实行 以华制华
材料三 凤凰 的前世今生

年份

大事记

1897

商人诸同生在上海开办同昌车行,销售进口自行车及零配件,这是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自行车企业。

1930

同昌车行设立工厂,在引进部分配件的基础上,生产飞人”“飞马等品牌自行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南洋。

20世纪30—40年代

民族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受限于技术、资金和原料,整体发展艰难,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

1958

同昌车制造厂和亚美钢圈厂等267家单位合并组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后注册凤凰作为新商标。

20世纪60—80年代

自行车成为民众主要通勤工具,凤凰自行车牌十分紧俏,供不应求。1986年,上海自行车三厂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出口基地企业。

20世纪90

年代

上海自行车三厂改制为上海凤凰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凤凰股份年报显示1993—1996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21世纪初

凤凰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金山,走上转型发展道路。入驻天猫、京东等多家网络购物平台。车型从单一的传统车发展出城市车、山地车等各类新型车,让绿色低碳出行更加普及。

2020年至今

并购日本自行车品牌丸石,自主研发锂电助力自行车,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海外市场从传统的亚非拉扩大至欧美日等国市场。

(3)从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凤凰自行车供不应求的原因是( )(双选,4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乡居民交通出行需求增加
        C.加入世贸组织扩宽国际市场 D.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日益扩展
(4)21世纪以来, 凤凰 走上浴火重生的转型之路。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 凤凰 转型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四

《2023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对骑行运动目的的调查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看待以 凤凰 为代表的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8分)

3.

文物 史(28分)
广州的几所博物馆中,藏品占比最多的是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的文物。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1)下列选项能够说明 广州几所博物馆中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文物居多 的是( )(双选,4分)
        A.瓷器与茶叶是广州人首要的生活物品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
        C.瓷器与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
        D.广州工匠具有成熟的制茶和烧瓷工艺
材料组一
(2)材料组一的文物能够 给后人的历史内容是( )(双选,4分)
        A.清代的手工制造水平 B.制作工匠的共同认知
        C.制作工匠的个人看法 D.清代洋人的真实面貌
(3)观察材料组一的文物,简述中国匠人制作的西洋人物造型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材料组二
英法进占广州城后……或出于报复,在广州城内大规模拆房烧街……广州城内富户大多迁出城去,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房屋和街道都面临重新修建,直到1861年7月英法联军撤出前,……还看得到郊区许多地方都被火烧过。

——【英】斯坦利·菜恩·普尔《巴夏礼在中国》

清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占领军成立 联军委员会 ,对广州实行军事殖民统治。英法联军在广州无恶不作,英军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227000两。……广州一法人被杀,法兵屠杀华人43名。……英军进犯广东新安城,屠杀数千人。

——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

(4)与材料组二史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单选,2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根据材料组一、组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组一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不同造型的原因。(6分)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博物馆功能的视角,谈谈如何理解 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6分)

4.

的传人(24分)
喻指中华文明,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勇敢奋进、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中国人被称为 龙的传人 。右侧为歌曲《是龙》(节选),下方为与 相关的史实:
① 红山、良渚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龙形礼器
② 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与龙有关的习俗和节日
③ 名为瑞龙智行、龙凤呈祥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④ 出现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十二生肖中的龙
⑤ 清朝末年由政府颁行的大龙邮票以及黄龙国旗

歌曲《是龙》节选

五千年 时间以刀剑刻脸

眼角沧海桑田

那根脊梁从不弯

龙在天 生生不息的图腾

就是那一张张 你我的脸

今天我们都是龙

自由腾飞千万种

用不同的心跳连成了几千年的梦

(1)结合所学,试列举三位在反抗外来侵略时 脊梁从不弯 的英雄人物。(3分)
(2)能够印证 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图腾 的史实有( )(单选,2分)
        A.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从以上史实①— 中任选其一,按示例说明 的含义。(4分)
示例
史实:⑤
含义:清政府颁行邮票、国旗,以顺应邮政、外交现代化需要, 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象征。
(4)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龙的传人 的认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