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南省郴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25+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115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据图可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

A.多元一体B.独立起源C.分布广泛D.世界领先

2.

《史记·周本纪》记载: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内外服制D.分封制

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商鞅主张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4.

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宣称 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 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 。秦始皇此举旨在(  )

A.批驳不义战争B.歌颂郡县制度C.强化政治认同D.宣扬皇权至上

5.

有学者指出: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 这得益于(  )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6.

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贵族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B.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D.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7.

隋炀帝时期,假设国家要在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表可知(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察举制导致阶层逐步固化B.九品中正制拒绝寒门弟子C.选官标准影响着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淡化族群的差异

9.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A.晚上去听人说书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C.穿着黄色的棉袍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

10.

清朝军机处虽有印信却无正式官署,而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一般是命其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反映出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的特点是(  )

A.迅速性B.高效性C.临时性D.保密性

11.

秦朝至明朝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经历了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的发展过程,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这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有效避免了宰相专权

12.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年平均数(  )

A.根源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过少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体现了中国商品强大的竞争力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1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描述某运动写道: 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尽入革命军之手。 这一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4.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指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 新学 ,湮没了孔子学说的 微言大义 。康有为的主张(  )

A.改变了清朝的权力结构B.坚持中体西用的方针C.为变法运动创造了条件D.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15.

这次列强惩罚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规定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一两白银 罚金 ,以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对发生过反对列强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这些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清朝末期舆论环境较为宽松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C.日本帮助清政府走向近代化D.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17.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 大人 老爷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有利于社会生活的除旧布新B.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8.

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和工人。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B.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

19.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 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 这一事件(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0.

下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某连环画,描绘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斗争的画面。据推测,该连环画的故事发生于(  )

A.中央根据地的反 围剿 B.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C.红军长征时的重大战役D.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21.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 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 。美国的这一做法(  )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B.实质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有助于中国民主和平的实现D.扭转了国共两党内战的局势

22.

下表为1950—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表。据此可知(  )

19501952年平均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即以上年为100)

1950

1951

1952

中国

34.8

136.4

137.8

130.3

苏联

16.9

122.8

116.5

111.5

美国

8.5

115.5

107.1

103.3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中国工业实力处在世界前列C.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成效显著D.冷战制约美苏传统工业发展

23.

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反映了(  )

A.国民经济恢复有序展开B.新中国工业化成就显著C.新中国开启了 一五 建设D.西方阵营对华封锁失败

24.

1986年,新闻报纸上 联营 星期日工程师 等词频现,不少 泥腿子 低价买走了国营工厂闲置的机器设备,搬进匆匆建成的厂房里,这些机器日以继夜地隆隆作响,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接受农民厂长们的私下聘用,一到周末就卷着图纸到乡下工厂上班。这体现了(  )

A.现代企业制度正逐步建立B.经济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活力C.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面貌D.知识经济得到企业普遍重视

25.

下图为1949—2008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导致1992年建交国家数飙升的直接原因是(  )

A.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C.万隆会议的推动D.中美建交的影响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 华夏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理念。
材料二
5世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自称 华夏 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1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摘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明)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找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例如,一船灯草、蓉帚,只值一两多银子,而货物税和船税却要三四两银子,小商人只得弃船而逃,或焚货而去。

——摘编自汪昌海《华夏货殖五千年》

材料三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迅速萧条。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生产经营方式并概括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留给我们的启示。(5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美国著名的杂志《TIME》(《时代周刊》),以独特的视角记录着历史的发展脚步。而《时代周刊》的封面更是历史进程的鲜明写照。
图片说明: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请列举1947年6月至1949年5月,邓小平作为前线主要指挥者,指挥了哪三次重大战役取得胜利。(6分)
(2)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时代背景,说明邓小平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78年年度人物的理由。(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