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 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62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商代中期墓葬中,中、高级贵族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而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但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这一变化表明(  )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B.贵族间的地位差距增大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现

2.

表1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  )

表1

家庭粮食总收入

赋税负担

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

田亩税

人头税

更赋

总计

100

34

4

6

13

13%

A.体现了 与民休息 的政策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C.彰显了 汉承秦制 的成效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

3.

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由此可见,唐代(  )

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B.地方权力有所扩大C.监察机构相互制约D.行政运行较为规范

4.

据记载,宋代 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 ,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 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

5.

明清时期,宗族对于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举足轻重,除了兴办义学、捐赠学堂与书院,还会通过族产、族田等财产救济贫困乡民,或修建桥梁道路,或帮助乡民解早时之困、洪涝之灾。其做法(  )

A.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B.助推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C.有利于巩固宗法制度D.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

6.

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 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 ,且 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 。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

7.

表2为1879—1882年清政府设立电报线一览表。这反映了(  )

表2

年份

电线名称

经过主要城市

1879

天津大沽线

大沽北塘海口——天津

1880

天津上海线

天津——江北——镇江——上海

1882

苏浙闽粤线

苏州——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福宁——福州——兴化——泉州——潮州——惠州——广州

A.沿海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高B.早期现代化的发展C.中国邮政事业发展适逢良机D.实业救国理念流行

8.

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 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 。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 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 边区政府旨在(  )

A.践行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

9.

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1957年约5.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80%。这主要缘于(  )

A.新型外交的开创B.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C.国际环境的改善D.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

10.

1979年,文化部下发文件,允许艺术院团进行改革探索。北京市京剧二团试行 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 ,启动面向市场的探索之路,尝试突破传统行业体制下 单位—个人 严格的 保护一服从 关系模式。这(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B.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C.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地位D.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一定空间

11.

公元前2400年的两河流域拉伽什铭文中提到,拉伽什与相邻的温马城邦统治者曾经签署边界协定,两个城邦之间的运河成为城邦之间的界河。见证人是当时乌尔城邦的统治者麦西利姆,他拥有基什王的头衔(城邦联盟首领)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  )

A.基本实现统一B.人们已经使用契约C.王权专制凸显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

12.

800年左右,查理曼颁行的《庄园敕令》规定: 我的耕夫用牛所耕的土地,和庄园上佃农们所当耕的土地……铅矿;牝马和马驹。以上各项,务须于圣诞节前,分类列账,井井有条地报告我,使我可以知道各种财产的数目。 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土地兼并加剧B.王权得到加强C.自然经济盛行D.社会矛盾缓和

13.

18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里,出现了一些新科学,神学与宗教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生产和研究、技术和科学有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文艺有了自身独立的活动天地。由此可见,《百科全书》(  )

A.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B.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14.

18世纪下半期、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化使德意志各邦各地区在实际利益基础上紧紧绑在一起,出现经济强邦——普鲁士。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领导人运用多种手段、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由此可知,德意志统一(  )

A.伴随着社会的转型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借鉴美国革命做法D.奉行联邦政府权力至上原则

15.

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与许多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炼油厂、公路、公寓等。福特、通用电气等25家企业被列入英文版的五年计划之中。苏联的做法旨在(  )

A.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B.逐渐恢复新经济政策C.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6.

从1970年第七届首脑会议开始,非洲统一组织改变了过去非洲民族运动领导人只能作为观察员列席的做法,而吸收他们同非洲已独立国家首脑一起讨论非洲问题,1972年第九届首脑会议还授权他们可以参加表决同其直接有关问题的决议。其做法(  )

A.表明泛非运动的活跃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体现了国际法的作用D.促进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陕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廼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俱不置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

——摘自《太祖高皇帝实录》

(1)材料反映了         (朝代)的军事制度,其机构在地方主要有都司、        (机构名称)、所。(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基本特征。(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历史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国家档案馆、并规定其除了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还要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1790年11月5日颁布 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 ,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1794年 穑月七日档案法 明确规定,中央国家档案馆对各地区档案馆实行指导和监督。内政部在1841年4月24日颁布了《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拿破仑三世统治法国期间(1852—1870年),政府搜集、整理档案文献,设立档案职业准入资格,建立专门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李婷婷《法国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英国自1838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档案法》,1958年重新颁布,1967年以来都有不断的修订。英国公共文件办公宣曾对档案接收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凡档案在形成单位保管满30年,必须移交给公共文件办公室保管,并向社会无偿提供利用,达到资源共享 。英国档案工作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对档案移交部门的指导监督。档案工作部门有权对档案移交部门管理利用中的不当行为责令其限期改正等。1947年成立的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员来自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或专业团体。协会通过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专业会议和出版专业刊物,来增进档案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档案法规的贯彻实施。

——摘编自罗滦《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现代英国档案管理的异同点。(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法国、现代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共同因素。(4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学历统计表

学历

1978年前所占人数

所占百分比(%)

1978年后所占人数

所占百分比(%)

小学

2

1.10

0

0

中学

13

7.18

1

0.43

专科

16

8.84

10

4.35

继教

13

7.18

3

1.30

本科

107

59.12

185

80.43

研究生

6

3.31

6

2.61

不详

24

13.26

25

10.87

总计

181

230

表4 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供职洲别统计表

供职洲别

1978年前人数

所占百分比(%)

1978年后人数

所占百分比(%)

亚洲

84

46.41

-48

20.87

欧洲

107

59.12

68

29.56

非洲

5

2.76

85

36.96

大洋洲

84

46.41

13

5.65

南美洲

21

11.60

22

9.57

北美洲

12

6.63

22

9.57

总计

313

258

说明:1978年后的时间截止到1993年,供职洲别统计是按照只要大使在此洲出任大使而计算,重复在某一个大洲出任大使两次或者以上按照一次统计。

——摘编自刘袁力《简析新中国大使构成(1949—1993)和外交官选拔标准》

(1)根据材料,指出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学历与供职洲别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变化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