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55

一、单选题

1.

商代外服诸侯的 ,如侯— 为王斥侯 、甸— 治田入谷 、男— 任王事 、卫— 为王捍卫 ,诸称主要类于服事的 称。西周时期,在此类称呼的基础上形成 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 等由内至外排列层次为王畿、诸夏、夷狄的制度。这一发展反映出西周(  )

A.借助政治地理区划强化统治秩序B.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落政治色彩C.有效拓展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范畴D.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2.

下表是敦煌出土的西魏大统十三年籍帐所见土地占有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

姓名

年龄

何时取得授田资格

授田情况

侯老生

55

公元510北魏永平三年

麻正足

叩延腊腊

52

公元513北魏延昌二年

麻正足

41

公元525北魏孝昌元年

麻足,正未受

那雷处姬

37

公元528北魏永安元年

麻足,正未受

房英英

29

公元537西魏大统三年

麻足,正未受

白显受

18

公元547西魏大统十三年

麻、正未受

【注: 指北魏至北齐分配种麻的田, 即正田(露田)】

A.自耕农经济大量破产B.土地交易为国家严格控制C.均田制后期推行不力D.农业生产服务于租调征收

3.

唐代周昉的仕女画 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 ,《唐朝名画录》就有关于其销售的记载: 新罗国有人于江淮以善价收市数十卷,持往彼国……皆神品也 。此后此类画创作日增,其所擅长的 妙创水月之体 成为长期流传的一种佛像标准。这反映出唐代(  )

A.宗教题材占据书画主流市场B.艺术消费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C.绘画彰显了穷理尽性的特征D.多种文化交流推动了绘画创新

4.

南宋时期,政府一方面警告聚集临安府的考生返回原籍,另一方面给予这些 游士 解元(地方州府主持的本地人考试,称 解试 )名额(相关情况如下表)。南宋政府的这一做法(  )

年份

得解举人数解额

考生数

比率

1156

8

428

1/53.5

1177

23

400+

1/200

1192

10

1562

1/156

1198

5

1667

1/333

1201

5

1449

1/290

1207

5

1384

1/277

1213

7

1924

1/275

1216

6

1671

1/334

1219

7

1993

1/285

A.提升了临安的文化地位B.旨在抑制宗族势力把控科举C.折射出科举的地域差异D.优化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结构

5.

明清时期部分手工业中雇佣的帮工来源于学徒,行会对学徒有极其严格的限制,如嘉庆年间长沙《香店条规》中规定 本城各琢坊,无论三伙四计只许老板两年半带徒弟一名 ,且 进师之日 应缴纳高额入帮会费。这些规定(  )

A.严格遵守家庭化技艺传承模式B.体现出行会规范市场运作的职能C.旨在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制约了手工业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6.

1892年,薛福成专门写作《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一文,文载: 然所以用公法之柄,仍隐隐以强弱为衡,颇有名实之不同……(强国)虽稍自克以俯徇乎公法,其取盈于公法之外者已不少矣,(弱国)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 据此可知,薛福成认识到(  )

A.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紧迫性B.国际法在外交中形同虚设C.自强是实现平等外交的关键D.救亡图存应首先挽回利权

7.

新政初期,清廷认为谘议局的任务为 凡地方应兴应革事宜,议员共同集议,候本省大吏裁夺施行 。宣统元年(1909年),河南谘议局成立大会上,清廷代表致辞时指出: 谘议局者……(地方之事)属地方绅民,而官但当任督率倡导之责而已 。这实质上反映出(  )

A.封建势力博弈助推民主因素发展B.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C.谘议局架空了地方督抚实际权力D.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8.

1937年7月,中共机关刊物上刊登了董必武的时事评论: 中共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固非孙中山先生所签订,而中华苏维埃的基本政策实未超过扶助工农的范围。 这一思想(  )

A.折射出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B.意在重塑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C.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9.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区土改后,多数中富农怕共产、怕露富、怕冒尖,如太仓县新建乡中农有 种种吃吃 反正不想发财 的消极情绪,江宁县麒麟乡富农因 怕二次土改,不敢雇工,生产消极,产量比土改前降低11%”。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农村土地改革的复杂性B.消灭地主阶级的紧迫性C.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D.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

10.

下面是1966~2002年《人民日报》报道的英模人物行业分布数据统计表。对材料中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年份

工业

商业

服务业

农林

牧副业

科教文

卫系统

部队公

安系统

机关

单位

合计

19661976

小计

140

63

62

187

238

206

896

比例

15.63%

7.03%

6.92%

20.87%

26.56%

22.99%

100%

19772002

小计

633

583

398

950

719

790

4073

比例

15.54%

14.31%

9.77%

23.32%

17.65%

19.40%

100%

A.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新风尚B.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符合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D.顺应了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

11.

《十二铜表法》规定,奴隶对他人的侵害行为,奴隶主应承担支付罚金或将奴隶的所有权移交受害人的 替代责任 。而到了《阿奎利亚法》时期,强调责任人的 不知晓 ,若主人命令奴隶实施不法损害,则私犯行为被视为主人自己的行为,依法对受害人承担直接责任。这一变化(  )

A.促使诚信原则渗透法律条例B.印证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C.注重协调法律主体间的关系D.意在打破贵族垄断司法局面

12.

在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 一方面在各个领域紧紧地依靠阿拉伯人并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性,另一方面又背离了许多伊斯兰传统……伊斯兰反对的部落偏见被重新复活 ,伍麦叶人主动适应并逐渐采取了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和超经济强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  )

A.商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B.统治政策兼顾宗教性与世俗性C.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背离D.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

13.

植物学家让·鲁埃尔于1536年编制的植物录已列入玉米,但直到1700年农学家仍对玉米在法国种植感到惊奇。在巴尔干各国,玉米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名称,但为逃避税收和贡赋,农民只在菜园或在远离通衢大道的地块种植玉米。这反映出玉米的引种和传播(  )

A.存在漫长的认知转变过程B.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C.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重视D.刺激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14.

在亚当·斯密那里,商业社会的运行机制是从 恩惠型 契约型 转变的。在 恩惠型 社会中,每个人只是依附和臣属,而在商业社会 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 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这表明亚当·斯密(  )

A.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C.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D.对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15.

下图是1933年刊登于英国《笨拙》杂志的一幅漫画《正确的梯子》。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霸权中心正在转移B.经济危机倒逼美国实力增长C.美国孤立主义受到冲击D.国际联盟体系的脆弱性凸显

16.

下表是1981年荷兰《银行和金融杂志》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统计了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货币市场上选择银行时的考虑因素(单位:%)。这可用于说明 (  )

选择的种类

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选择欧洲债券的领头承购人

选择欧洲债券的发行人

选择欧洲信贷的领头银行

信誉

66

50

58

在美国时的关系

81

82

68

(注: 在美国时的关系 指设有欧洲分行的美国银行或在美设有分行的欧洲银行,曾为该公司在美国本土提供银行服务。)

A.国际贸易渗透出冷战色彩B.跨国公司推动区域集团化发展C.大国对抗方式发生新变化D.金融资本国际化具有竞争优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杨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
司空郁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治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东北)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
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而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蓄积之资。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1)材料反映了 (时期)的 (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国民党不顾中共和民盟的反对,召开了 制宪国民大会 (简称 制宪国大 国大 ),国民党代表 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国民党人认为,以三民主义冠国体,是国民党领导革命的目的,也是建国的准绳, 民有、民治、民享 民主 等字义已包含于 三民主义共和国 的含义之中,不必赘述,在会议中与青民两党代表展开了激烈争论。
青年党与民社党代表指出修改宪法第1条为 中华民国为民主共和国 ,认为 各国宪法第一条皆规定国体,规定主权者是谁……现中华民国既规定为三民主义之国体,等于国民党为主权者,国民党员为八百万,则其他四万万四千二百万人民将摒弃于主权之外 。民社党代表指出 三民主义是一种广泛政治思想,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订在宪法条文中,将来必会引起种种争执与借口。
国民党代表潘公展、叶青则强调三民主义目前已为国内各党派所一致承认,写入政协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之中,已 非国民党一党者 ,称此举 甚合理想
蒋介石与国民党被迫作出一定让步,同意 民有、民治、民享 入宪,称 这部宪法 以三民主义为基础,成为民有、民治、民享共和国的宪法,是世界上共和国最新的宪法 ”。

——摘编自张维达《1946年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这场争论双方的主要依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46年 制宪国大 国体之争进行评价。(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一份某村支书一天的工作记录笔记(部分)

845151

召开村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

参加人员:

张明德、王永、刘、高文

会议中心是培训县、乡换届选举骨干。开始学习了上级发来的选举法规选论的部分材料。学习了茨营子乡19845月县、乡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

然后讨论:

(1)选举领导小组怎么成立?

组长:张明德

副组长:王永

(2)填写承包土地使用证如何搞?

由刘艮、崔玉海负责,在5月底前完成。

(3)乡分配育苗任务:油松10亩,白榆3亩,封山育林1000亩,怎么办?

(4)张家口日报社寄来农家科技专刊两期,每期120份,怎么发?

(5)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如何分工?

张明德:抓村支书的全面工作。重点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的管理,抓报纸的管理,贫协工作。

崔玉海:秘书,会计,统计,民事调解

(6)乡规民约如何修订?

对王永起草的乡规民约,已原则通过。修订后,在社员大会上宣布。

……

(12)文化室到底怎么建?

仍按以前会议定的东房两间,抓紧整修。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4~16世纪英国 奢侈 的含义主要包括贵族铺张浪费和乡绅或中产阶级攀比模仿,当时的人统称为毫无节制(excess)。黑死病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大幅改善,新兴的乡绅和中产阶级在服饰上模仿攀比更高阶层的消费,乡士 所穿的外衣和帽兜是绿色的,手中一张大弓,皮带下一束明亮尖利的箭,上插孔雀羽毛 ,商人 头戴一顶法兰德斯的獭皮帽,一双整洁的鞋子用华贵的扣子扣起
材料二
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1327~1377年),英国议会颁布了第一部饮食禁奢法令、第一部服饰禁奢法令,如饮食法令规定了平时和宗教节日期间的每餐用量。而服饰法令详细规定了从仆人到年收入1000英镑的骑士等8种社会群体的服饰标准,根据等级和职业制订服装消费标准,以立法方式杜绝模仿、攀比等非理性消费。1336年和1337年的两部禁奢法令并未规定对渎职者或违法者的处罚措施以及罚没物品的用途,但乡绅和中产阶级的遗嘱和财产清单中缺少违禁服饰的事实表明,新兴阶层对禁奢法令大多采取了服从态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浩《14~16世纪英国社会的过度消费问题与禁奢法令的实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6世纪英国出现过度消费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4~16世纪英国政府颁布禁奢法令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