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36

一、单选题

1.

从对夏墟的探索调查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确认,从殷墟甲骨的发现到对商王世系的研究,夏商两代的历史终因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而成为信史。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里,有着百米宽度的古城基址、莫角山大面积垫土、大型玉器墓葬和综合性水利工程系统,类似的大工程遗址还有很多。这说明,考古发现(  )

A.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B.反映中华文化同源共祖C.凸显了文明的地域性特征D.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2.

里耶古城北护城壕中出土的20余枚 户籍简";中的户主前均冠以 ,说明其是 荆(楚)”的遗民。而在已公布的里耶秦简户籍资料中,秦统一后迁陵县 一邑二里 户口中的记录均未见 故六国 标记。秦及汉初以户籍为依据 名田宅 不同身份等级的 编户 ,拥有田宅的数量 各以差次 。据此可推知,秦及汉初(  )

A.政府控制区域扩大B.赋税制度出现变革C.地方行政制度完善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3.

下表是根据《通典》所载的唐天宝八年(749年)诸道各仓所储粮数。这反映出当时(  )

正仓

义仓

常平仓

北方六道

关内

1822561

5946211

373570

河北

1822516

17544600

1663778

河东

1589180

7309610

535386

河西

702065

388403

31900

河南

5825414

15429763

1212464

陇右

272780

200034

42850

南方四道

剑南

223940

1797228

70710

淮南

688252

4840872

81152

江南

978825

6739270

602030

山南

143882

2871668

49190

A.政局变化深刻影响经济格局B.北方经济仍有一定优势C.两税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4.

《宋刑统》规定: 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南宋司法官范西堂在 漕司送下互争田产 案中说: 律之以法,诸典卖田宅,具帐开析四邻所至,有本宗鳃麻以上亲,及墓田相去百步以内者,以帐取问。 宋代法律的变化(  )

A.注重保护交易双方权益B.彰显了社会成员身份地位的平等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政府政治治理能力的提升

5.

王夫之说: 夫诚者,实有者也。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 说到一个 字,是极顶字,更无一字可以代释,更无一语可以反形……尽天地只是个诚,尽圣贤学问只是个思诚。 这一观点(  )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6.

洪秀全在分析 万国一家 的原则时说: 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 这反映出洪秀全(  )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7.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礼》记载的 左祖右社 的礼制,在兴国寺的遗址上辟建为社稷坛。明清两朝皇帝或遣官在这里举行过1300余次祭祀活动。1914年,北洋政府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 中央公园 。后为纪念孙中山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 中山公园 。这说明近代中国(  )

A.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B.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8.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由 反蒋抗日 逼蒋抗日 ,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而日本政府在西安事变后极力挑拨南京政府和西安方面的关系。1938年,日本陆军部认为,占领了武汉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结果这一阴谋再次破产。据此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B.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道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石D.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9.

1949年11月,全国各地物价迅速上涨,但很短时间之内,这次涨价风潮就得以平息了。1950年,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感叹道,6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则仅用经济力量就可以稳住,这是上海工商界没有料到的。这说明新生政权(  )

A.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B.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C.确立计划体制应对危机D.实现了国家财经统一

10.

下表所示为2012~2022年我国基层治理话语体系的演变轨迹。这反映出,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  )

关键词

强度

关键词演变年份

土地

36

2012~2014

制度

294

2013~2014

农民

28

2013~2015

城镇化

492

2014~2017

民主

395

2014~2018

协商民主

698

2015~2018

国家治理

396

2015~2017

项目制

346

2015~2018

精准扶贫

998

2017~2020

枫桥经验

419

2018~2019

德治

292

2018~2020

形式主义

32

2019~2022

第一书记

307

2019~2020

A.注重多元目标的齐头并进B.发挥法制作用维护社会稳定C.依据社会发展不断地创新D.依靠创新科技提升治理效率

11.

公元前4世纪,雅典规定, 在任何情况下,法官都不能实施没有刻写出来的法律法令,不管是议事会还是由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任何法律都不能在不应用到所有公民的情况下用来针对某—单个的公民,除非六千公民大会通过秘密投票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的雅典(  )

A.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无遗B.民主监督的机制较为完善C.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D.国家治理体现一定的理性

12.

1565年后,先由中国商船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工业品等货物运往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大帆船把货物转运到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港口;大帆船在归程时装载美洲的白银回到马尼拉,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政府用这些白银来购买中国商品,由此建立起了一个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循环体系。据此可知,该贸易路线(  )

A.加速了西班牙社会转型B.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C.推动了太平洋贸易发展D.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13.

18世纪的欧洲衍生出多种宗教理论。自然神论者只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的主张,但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运转而不加以干涉。这—思想(  )

A.凸显法国启蒙运动的核心地位B.有助于促进人类的理性化倾向C.导致了欧洲地区基督教的分裂D.意在重塑法国的启蒙思想体系

14.

下表所示为1865—1909年英国部分产品的出口值统计情况(单位:百万镑)。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和废铁包括机器

18651870

542

263

54

18861888

595

353

104

18951897

559

379

158

19071909

876

765

403

A.自由贸易政策促使工业结构发生变化B.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C.工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工厂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15.

有学者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十月革命表面上看是与 同时胜利论 相违背的,但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这里。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典范
C.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D.十月革命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16.

下图所示为1995年和2014年亚太区主要国家的贸易依存网络,箭头 甲→乙";表示乙国为甲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变化说明
202405131042294433
1995年亚太区贸易依存网络 2014年亚太区贸易依存网络(  )

A.区域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主要形式B.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依存关系趋弱C.全球价值链发展呈现一体化特征D.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管子·山权数》中曰: 汤七年水,禹五年旱,民之无粮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禹以厉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 古人常围绕着农业生产,期望丰收,常常引用各种卦和祭祀上帝、山川神祗及祖先的活动,或是求雨,或是求丰年,都是盼望有好收成。夏代农业传说有: 春三月,三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 《易经.否卦》云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地无邦也。 汉初,每年通过漕运贸易运到京师的粮食不过数十万石,其后政府机构膨胀,漕运贸易增至四百万石。武帝时,河东守番系建议发展渭水流域农田水利,增产谷物供京师以省东部漕运粮食。隋唐时期,我国漕运贸易规模更大,这时的漕运贸易主要是由南向北,从长江流城运输粮食到京师。明初沿用元代海运之法,解决北方粮食供应。自此,漕运贸易主要由官军掌运。

——摘编自杨妹《中国古代治理粮食安全问题的启示》

材料二
从历史的纵向看,中国封建社会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人口的显著增长无不与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导致粮食大幅度增产密切相关。

历代人口增长和口粮总需求量变化表

朝代

时间

人口數万人

口粮需求总量万市斤/

商代

商末

780

542880

春秋战国

3200

2227200

秦末

2000

1392000

两汉

6000

4176000

魏晋南北朝

5000

3480000

隋唐

9000

6264000

宋辽金元

公元110

12000

8352000

公元1600

20000

13920000

公元1880

30000

20880000

公元1840

40000

278400000

公元1911

46000

32016000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关于粮食安全的基本思想。(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 人口的显著增长无不与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密切相关 这一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鸦片战争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值此情况,面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的言论,鲁迅发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的反问,作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回应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幕年,壮心不已 书写的是建功立业的自信;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展现的是肯定自我的自信;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的是俯瞰天下的自信。从古至今,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坚定历史自信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历程中,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成果的升华。

——摘编自付洪彭钰美《论坚定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和价值蕴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近现代中国的自信和脊梁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在视察期间,他几次询问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对广东提出追赶亚洲 四小龙 的构想。他指出: 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 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此后,广东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正式制定了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即 追龙 战略,并于1993年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为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中对于 追龙 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世纪90年代,广东主要以经济追赶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科技、整顿社会治安等。在经济领域, 追龙 战略经历了从总量追赶到质量追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外源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遇到困境,经济增长放缓。在进入21世纪之际,广东先后提出了建设 绿色广东 和谐广东 幸福广东 等,强调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追龙 战略从经济追赶走向全面追赶。1991~2010年,广东GDP年均增速14.0%。但就人均GDP而言,至2020年,广东乃至珠三角与亚洲 四小龙 仍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臧艳雨《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以追龙战略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广东提出 追龙 战略构想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 追龙 战略的主要特点,并谈谈其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启示。(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东经济一体化的启动动机 是以经济上的联合自强求得自身集体的安全保障 ,如由土耳其领头发起的黑海一体化协议就是以政治目的为主导动机而产生的。除了出现局部联合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没有给世人留下丝毫的经济联合的印象,一体化进程没有实质性进展,签署的各种文件犹如一纸空文。在中东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南南合作的态势逐渐减弱,南北合作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如1995年欧盟—地中海首脑会议提出在2000年建立 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 的协议,1996年6月以来在欧洲—地中海伙伴关系的十项协议中有针对突尼斯、摩洛哥、以色列、土耳其的四项协议已签订。中东在早期并不是依照自身具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实行切实可行的一体化运作,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模仿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缺乏一定的自主性。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阿拉伯共同市场和马格里布关税同盟,最初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实现像欧共体一样的一体化计划,但是由于中东缺乏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加上地区冲突和战争连年不断以及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摘编自冯璐璐《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构想》

材料二
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战略资源,不仅给中东国家带来了恩惠,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带来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在中东地区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所以它绝对不允许在这一地区形成把它排除在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中东地区共和制与君主制并存,世俗国家和神权国家共在,其政治制度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政体不同,制定的政策和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同。如阿拉伯国家联盟内部就缺乏.一个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权威的仲裁机构来保证各成员国所认同的合作协议的实施,所以当发生纠纷和分歧时,彼此的合作也就难以为继。199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阿拉伯世界不到29%的大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中第一类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第二类是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型,第三类是一般的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型,有黎巴嫩、约旦、塞浦路斯、阿富汗、也门等国。1970年西欧国家占中东总进口的48.7%,总出口的61.3%,而中东内部的进出口仅占10.9%和9.0%,1980~1990年阿拉伯内部投资约260亿美元,而在国外的投资则达到76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阿拉伯国家年生产总值。中东国家的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差别,既有计划经济体制,又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车效梅《经济全球化中的中东地区经济—体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东经济—体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制约 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 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 的认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