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88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 三条线 ,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 三大(板)块 (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2.

秦汉时期官印使用普遍,其规格较后世印玺偏小。下表是部分官印的介绍,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印文

说明

规格单位:厘米

皇帝信玺

秦朝皇帝用印

2.6×2.6

文帝行玺

西汉南越王用印

3.0×3.1

滇王之印

西汉滇王用印

2.4×2.4

楚司马印

西汉楚国官印

2.2×2.1

太官之印

西汉少府官印

2.2×2.2

①反映了 推恩令 实施的效果 ②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官僚政治
③狭长的简牍影响了官印规格 ④印证了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 钱荒 而铸造二铢钱,与古钱(汉五铢钱等)等价使用,但民间纷纷盗铸二铢钱,引发混乱。齐、梁、陈政权也都进行过类似改革。南朝时期的铸币改革(  )

A.满足了 土断 政策的需要B.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C.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D.为纸币的发行提供有利条件

4.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又由薛家动议 再娶其妹 。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出宋代(  )

A.高门士族世代把持官位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C.纲常伦理观念得到强化D.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升

5.

钟楼、鼓楼是北京中轴线的两大标志性建筑,元明清时期担负着由皇家向万民授时的功能。鼓楼里置一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小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民国时期,溥仪被逐出紫禁城,钟鼓楼报时也随之废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钟鼓楼授时象征皇权统治 ②钟鼓楼报时废止折射政治变迁
③钟鼓楼蕴含中国传统文化 ④钟鼓楼报时凸显社会等级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1890年王韬的《重订法国志略》出版。该书认为路易十六不能 合众而得民心 ,最终 暴徒曳(抓)王至审院,王从容就死 ,法国大革命是 冠履倒置,纪纲紊乱乎哉 。该书得到梁启超的大力推荐。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
①该书标志着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 ②该书出版体现了白话文开始普及
③作者以传统观念审视法国大革命 ④梁启超推荐该书反映其改良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以下内容节选自某部作战日记,它反映了(  )

71日,总理孙中山遗训贯彻革命主张,讨贼以救国。各军先后向湖南集中……

819日,现值前方战事开始之时,所有长沙卫戍区域内应即宣布戒严……

825日,第一军第二师向武昌攻击前进……

A.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各地响应B.国民革命军北伐,推进到长江流域C.秋收起义爆发,部队计划进攻长沙D.徐州会战展开,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8.

1949年1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 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地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 。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施的举措有(  )
①召开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②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③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
④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观察下表,表中数据的变化折射出(  )

年份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中国主要贸易对象贸易额占比

苏联和东欧国家

发展中国家

西欧和日本

1957

31亿美元

61.3%

14.7%

17.5%

1965

42亿美元

14.3%

33.4%

41.0%

①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中国对外政策调整
③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④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1983年,福建省为统领全省船舶企业成立了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下属的马尾造船厂承建了大量出口欧洲及东南亚的集装箱货船。船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销售总额屡创新高。上述发展反映出(  )

A.中国造船工业的起步B.公有制建立推动了企业发展C.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D.市场经济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11.

有专家认为 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支拓荒队 。该观点(  )

A.说明地中海各文明之间相互影响借鉴B.强调两地都以工商业为经济基础C.可以在科技和文字方面找到史实依据D.肯定了两地最早创立的民主政治

12.

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入侵意大利北部城市。16个城市结成联盟应战,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签订条约,承认这些城市可以自行选举城市执政官。这反映出(  )

A.城市自治权得到了维护B.宗教改革引起教派之间冲突C.社会契约思想得以实践D.意大利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

13.

16世纪,海外贸易是英国商人投资的主要领域;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早期,英国商人资本流向有价证券、出口贸易和奴隶贸易;18世纪晚期,英国商人投资转向了本国生产领域。由此反映了(  )

A.太平洋贸易开始兴起B.商人资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积累C.英国贸易垄断地位丧失D.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以资本输出为主

14.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向中国提出了 二十一条 要求。美国认为日本 严重地影响到美国和其它大国在中国的前途和事业 。上述事件的影响有(  )
①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②标志德国 速决战 破产
③激起了中国各界的反日斗争 ④欧洲丧失了世界优势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改革社会保障政策,削减福利支出,如缩减失业救济金,并规定失业救济金增长率不得超过在职人员的工资增长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政府有效地解决了民众的就业问题
②政府力图兼顾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
③社会福利支出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④社会福利体现了经济成果平均分配给社会大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谏议与纳谏。(13分)
材料一
给事中(门下省谏官)之职,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

——白居易《郑覃可给事中制》

材料二
唐代谏官进谏,有专用之纸,时称 谏纸 ,且有 月给谏纸 的制度。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 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

——摘编自傅绍良《唐诗中的谏纸谏书谏草与唐代谏议规范》

材料三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某次经筵后,皇帝与内阁首辅申时行有一场讨论,其大致内容如下:
皇帝:魏征此人如何?
首辅:魏征事唐太宗,能犯颜谏诤,贤臣也。
皇帝:魏征早年追随李密,又追随李建成,后来又侍奉唐太宗,忘君事仇之人,非贤也。
首辅:魏征所著《谏太宗十思疏》,至今也被视为正直之言,不可因人废言。
皇帝:唐太宗弑兄屠弟、逼父退位,岂为贤德之君?
首辅:纳谏一事为帝王盛美,故后世贤之。
皇帝:魏征大节已亏,纵有善言,亦是虚饰,何足采择。
最终,皇帝决定经筵罢《贞观政要》。

——摘编自樊树志《重写晚明史》等

注:经筵是大臣定期为皇帝讲授经史的活动,以 培养君德,成就帝业
《贞观政要》记录了唐太宗求谏纳谏、任贤使能等德政,是明代经筵的重要内容。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谏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5分)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评述万历皇帝与内阁首辅的讨论。(8分)

17.

国礼。(12分)
国礼主要是指国与国在交往中相互馈赠的礼品。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 国礼 馈赠是以贡与赐的名义进行的。北宋时期,真腊国遣使来贡, 赐以朝服 。明初,安南国王陈日煃遣使朝贡,明太祖 封日煃为安南国王,赐以驼纽涂金银印 ,对安南国王及大臣赏赐大量 文绮、纱罗 。明朝的回赐吸引安南等国频频进贡,明廷被迫作出三年一贡的规定,但安南等国仍不断突破这一定例。

——摘编自刘祥学《从贡赐物品看安南与明朝关系的衍化》等

材料二

国礼

蔬菜水果

1949年毛泽东访苏,送给斯大林的礼物包括上万公斤的白菜、萝卜、梨等

《楚辞集注》

1972年毛泽东将该书赠予来华进行建交谈判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自行车

1989年中国将两辆天津生产的自行车赠予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夫妇,一时间中国自行车在美国热卖

中华数字书苑

2009年起中国将此电子书库赠送于英、德等国领导人。该书库收录了当代中国的电子书、对外经贸数据库等,被全球4000多家学校、图书馆、企业等应用

中哈友好尊

2022年中国赠送给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内画尊,它采用传统景泰蓝工艺,内画包括古丝绸之路、中哈油气管道项目、中欧班列等

国产手机

202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向与会各国首脑赠送国产手机。它采用折叠机身,内置先进的芯片和摄像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回赐礼物的影响。(3分)
(2)依据材料二,任选3个视角,说明国礼体现的内涵。(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维多利亚时代。(8分)
1837—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后世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序号

参考资料

出处

在工作日这城市是被灰色的烟云笼罩着……工人住宅挤在高耸的厂房当中的地方,是整个城市中最肮脏和建筑得最糟的部分……公路两旁是厂主的有花园围绕着的别墅

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

(1846谷物法废除了,这又永远确立了资产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中最活跃的部分即工厂主对土地贵族的优势

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序言(1892

公共图书馆应向市民免费开放,市镇议会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取得设置公共图书馆的经费

英国《公共图书馆法》(1850

上帝和自然是否有冲突?/因为自然所给予的全是恶梦/它似乎仅仅关心物种/而对个体的生命毫不在乎

丁尼生《悼念集》(1850

1846年关税削减之后,1853820英国制定了新的关税法,取消了大量关税,尤其是制造品关税

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1989

512岁儿童不论男女必须入校学习,学校委员会有权免除贫困家庭孩子的全部或部分学费……建立免费学校

英国《福斯特教育法》(1870

多数重要官职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

187064日英国枢密院令

19世纪的后25年是在金本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扩展的最好见证,它以各国货币的固定国际汇率将世界上主要国家联系起来

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1989

一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居住期达一年以上的寄宿人,以及拥有土地或租佃的土地年产值为10镑以上者都有选举权

英国人民代表法(1884

总理衙门已将旅顺口租借给俄国……因此你务必以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获得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租借该地的优先权

英国政府致驻华公使窦纳乐电文(1898

主题一:维多利亚时代的冲突
主题二:维多利亚时代的开放
从两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运用上述参考资料,拟定研究提纲,写出研究结论。(8分)
要求:研究提纲要全面、具体地体现主题,每部分要写出对应的参考资料序号;研究结论简洁、有高度。

四、材料阅读

19.

甘地与民族解放。(13分)
材料一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 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 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对甘地的报道多是翻译外国文章,对甘地以赞同、景仰为主。
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旅居印度的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运动中上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无力抵御英国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只有 破碎 非武力抵抗 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将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报刊指出 中国的不抵抗主义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 。西安事变时,西北军打出 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国的甘地 的标语。
1938年,中国报纸报道了甘地捐助中国救护车的消息,称其 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 。1939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甘地同情我抗战》,报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国向 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 ,共产党《新中华报》发表《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一文。

——摘编自唐文权《甘地两次不合作运动在当年中国的反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4分)
(2)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9分)

20.

百货公司(9分)
晚清时期的旧式商行,如绸缎庄、鞋帽庄、茶庄等,多是家族世代经营。货物出售时有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的传统。
1900年,马应彪吸纳12位股东共计2.5万元,在香港创立先施百货公司,自己以大股东身份担任司理。他采用 不二价 (明码实价)销售模式,并想效仿英国商店雇佣女售货员的方式,但女性抛头露面站柜台有违传统,无人应聘,其妻亲自上柜台售货。
1912年和1917年,马应彪先后在广州和上海也建立了先施百货公司,除了购物场所,还设有照相馆、餐厅、电影院等。百货公司营业盛况空前,消费者络绎不绝。

——摘编自桢淳《华侨在中国最早创办的百货公司》等

依据材料指出先施百货公司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分析先施百货公司逐步发展的社会背景。(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