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质检(一)高三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219

一、单选题

1.

孔子强调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指责 苛政猛于虎 ;墨子主张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这反映出儒墨两家(  )

A.蕴含着民本思想B.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C.强调道德与教化D.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2.

汉代借贷违约处理情况简表(部分)

记述

出处

元狩二年,周阳侯彭祖坐当归与章侯宅不与,罪,国除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永平时,诸侯负责,辄有削绌之罚。此其后皆不敢负民

《潜夫论笺》

贫人负官重责,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

《论衡·量知》

元平元年七月庚子,禽寇卒冯时卖橐络六枚杨卿所,约至八月十日与时小麦七石六斗,过月十五日,以日斗计,盖卿任

甘肃玉门花海出土的汉简

据此可知,汉代(  )

A.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商业借贷现象较普遍C.对借贷契约加以规范D.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3.

据统计,宋太宗一朝,录取进士1500人,诸科4374人,特奏名(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268人,共计6142人。宋太宗在位21年,开科取士8次,平均每年取士292人有余,宋太宗此举(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简化了官员选拔的程序C.酿成了因循保守的风气D.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4.

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 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 ,简称宁古塔将军。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这说明,宁古塔将军的设置(  )

A.防止了沙俄入侵B.强化了边防力量C.体现了因俗而治D.加强了君主专制

5.

1919年5月7日,北京大学学生创办《五七日刊》,作为运动的喉舌。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出现的小型革命报刊总数有400余种。这些刊物大多以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己任。这些刊物的创办(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声援了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C.丰富了新文化传播的方式D.扩大了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6.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华北局作出决定,今后在半老区(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解放的地区)进行土改时,要绝对禁止使用挖底财、强迫勒索的办法,而应号召地主、富农自动拿出底财来。底财除分给农民一部分外,也要留给地主、富农本人一部分,并鼓励其投资于工商业。这一决定旨在(  )

A.为解放军战略进攻集聚力量B.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C.促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变D.团结力量争取民主革命胜利

7.

据统计,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有助于(  )

A.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B.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C.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D.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8.

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格拉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苏格拉底强调这个 是被严格规定的,是 作为思维的人 ,同时他还认为,善是宇宙生成的最高原则,德行就是知识,因为人必须要有德行,也就必须要有知识。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A.推崇希腊 古典时代 的政体B.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C.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解释世界D.认为公民是城邦政治的主体

9.

哥伦布在日记中写道: 远征军司令来此(古巴)目的乃寻找黄金 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丽……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 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  )

A.基督教思想的演变B.新航路开辟的动因C.教皇子午线的影响D.三角贸易带来的恶果

10.

下表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同宪法对 自由与平等 的解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法国(  )

宪法

内容

1791

宪法人有自由权、财产权、安全的权利和反抗压迫的权利,把自由置于首位

1793年宪法

人有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的权利,把平等置于首位。人人享有工作权、救济权、受教育权和起义权

1795年宪法

对自由与平等权利作了某些限制,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A.政治斗争日益理性化B.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想C.革命形势具有复杂性D.君主立宪制发展并完善

11.

1904年,欧洲列强以武力威胁索要拉丁美洲多米尼加的债务,罗斯福总统以 门罗主义 为依据,拒不承认欧洲列强武力索债的合法性。美国为多米尼加提供一笔贷款用以偿还欧洲债务,并成为多米尼加唯一的债权人。这(  )

A.有利于拉丁美洲国家独立B.掀起了瓜分美洲的狂潮C.挑起了欧美列强间的矛盾D.助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12.

1944年8月,历史名城华沙85%的建筑因纳粹德国的空袭而毁灭,整个城市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二战后,华沙人民用五年时间重建华沙古城,修建了昔日的教堂、宫殿和城堡。1980年,一贯秉持 原真性 原则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例将华沙历史中心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华沙历史中心(  )

A.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B.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C.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D.地位受冷战对峙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31年,美国财政赤字达27亿美元。对此,国会通过立法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到1936年,美国最低税率已提高到4%,最高税率提高到79%。美国于1940年和1941年两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税负。到1944年,联邦个人所得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纳税所得额不足2000美元的纳税人税率达23%,而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万美元者的税率高达94%。同年,联邦个人所得税从1935年的52.7亿美元增加到197.05亿美元。此后,联邦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并稳居第一税种的地位,联邦个人所得税由 富人税 演变为 大众税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减税法案是一种供给性减税,是供给学派理论框架下的减税。由于没有其它宏观经济政策配合,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实施后,导致了高赤字、高债务、高利率、高汇率和高贸易赤字等 五高 问题。

——摘编自付伯颖《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变迁的思考与借鉴》

材料二
近年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成为我国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之后的第三大税种。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新税法除提高起征点,基础减除费用提高至每月5000元,还新增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涵盖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住房租金、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方面。子女教育的扣除标准是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政策规定中没有人数限制。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适用对象是赡养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人的纳税人,扣除标准是: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对每月2000元的标准进行分摊扣除,但每人最多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2022年1月1日,我国新增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摘编自王子洋《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和80年代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中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区别。(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们研究中国民族史,是在宏观上从民族的角度、以民族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的。一方面,写中国民族史必须把汉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放进去,并置于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要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就应把少数民族既作为中华民族总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写,同时,还要精重撰写每一个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及其与诸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一个民族,具体阐述该民族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我向各位中国少年介绍这位 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 的老英雄——吴又陵先生!

——胡适《吴虞文录序》(1921年)

材料二
新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和全社会的顽固势力,因此需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其方向是向前进的。

——摘编自资中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

材料三
目标: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教材大纲:(一)上古史: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二)中古史:两汉之学术与宗教……中国文化之东被、宋之学术思想、中国文化之西渐……(三)近世史:清代之文化;(四)现代史:最近之文化;(五)综论: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未来、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关系、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之责任。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民国二十一年颁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胡适等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根据材料二解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动机。(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