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第二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15+4)【纲要下1—3单元】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59

一、单选题

1.

文字与文明密切相关,倘无此超越时空的传递与记录工具,伟大文明则无由发展。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书写文字是(  )

A.①B.②C.③D.④

2.

传统观点认为,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海洋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以及文献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认为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表明(  )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B.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C.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D.历史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深入

3.

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今伊朗境内)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马其顿的许多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 欧亚联姻 ,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

4.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 青金石之路 ,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

5.

从12世纪开始,西北欧出现一场广泛的 拓殖运动 ,被开垦的大量土地基本上是荒地、森林和沼泽,是封建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这些土地具有 私产 性质。据此可知 拓殖运动 (  )

A.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B.引发了各国对土地的争夺C.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D.增强了欧洲封建领主势力

6.

与中世纪西欧不同,拜占庭皇帝不仅是国家首脑,同时也是最高宗教领袖,有权颁布神学理论、钦定教会法规、召开宗教会议、任命高级神职人员,甚至有权剥夺教产。这说明东罗马帝国(  )

A.教权高于王权B.是政教合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C.王权高于教权D.是世俗王权为代表的近代民族国家

7.

公元5世纪以来,(阿拉伯)古莱氏人从游牧部落转化为专门从事经营商业的部落,他们从胡扎阿人手中夺取了麦加,其中的商人贵族操纵了麦加的管理机构 马拉 。麦加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对立日益加剧,氏族制度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这说明(  )

A.商业发展推动阿拉伯的社会变革B.麦加地区区国际商业易迅速发展C.南北阿拉伯人进行了深度的融合D.各部落更大规模联合的发展趋势

8.

奥斯曼帝国认为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只要对帝国苏丹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庸地位,就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贵族身份,甚至可以管理原来的领地。在奥斯曼征服其他地区的过程中,无论是军事精英还是宗教精英,通常都会不带歧视地被纳入奥斯曼人的管理体制中。这反映出奥斯曼帝国(  )

A.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B.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C.政治体制极具包容性D.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9.

对图中地区文明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建立以土地为纽带的等级制度B.发明 浮动园地 ,扩大耕地面积C.德里苏丹国实行政教合一统治D.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10.

随着穆斯林贸易深入非洲,伊斯兰教于985年首先在加奥扎根。然后于10世纪后期在加纳帝国扎根;再由此向东传播到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这说明在古代(  )

A.对外贸易深刻影响非洲国家发展B.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政策开放C.非洲国家大都仰慕阿拉伯的文化D.非洲经济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11.

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在库斯科的中央广场上,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沿中央广场四个方向修筑的数千米驿道,把库斯科与全国连接起来。重建的库斯科(  )

A.成为印加统治中心B.是玛雅城市建筑的典范C.见证阿兹特克文明D.借鉴了古埃及建筑风格

12.

有学者认为: 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 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 西欧人不再被扩张中的伊斯兰教围困在欧亚大陆西端。相反,他们已通过赢得对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而俄罗斯人则已通过征服西伯利亚,从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现在一个能以全球规模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的中心已崛起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C.引发了宗教战争D.推动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14.

西班牙以 马尼拉大帆船 开拓的太平洋贸易,沟通了亚洲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种种规定,从航行次数、载重量、价值额等方面对大帆船贸易进行限制。对这一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

A.殖民地不服从宗主国管理B.白银流入中国损害其利益C.贸易量过大超出管控能力D.造船技术限制了贸易发展

15.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建于1600年,是一家由100多个持股人组成的股份公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垄断 东印度 贸易的特权甚至为了利益发动战争的权利。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  )

A.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垄断组织B.对外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C.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D.由政府主导建立但由商人自主经营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2—前486年),波斯帝国几经扩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一世把波斯帝国划分为23个行省,每个行省相当于一个被征服的独立国家或民族。各行省在保障中央的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享有较多的自治权,这些被征服地区 都保留着它们自己的特性、风俗和法律。有些邦国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国王;同时每一国都有它的明显的语言文字、军备、生活方式和风俗礼制 。大流士还进行过法典的编纂工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法典,《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的石刻,以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写就)中多次提到 国王的法律

——摘编自亓佩成《去代西亚文明》等

材料二
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郡下设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秦朝还将人民改称为 黔首 。在政治空前统一的情况下,始皇帝启动了致力于 书同文 的文字整合提升工程,将书体各异的文字校正、规范为小篆,并推出规范文本,颁行全国,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秦统一后,还以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 明法度,定律令 ,缘法而治,朝廷希望用律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 万民皆知所避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大流士一世与秦始皇在巩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方面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和巩固的意义。(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将原由元老院管理的元老院省以谷物形式上缴的赋税改为由元首支配,它们主要被用于为平民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不久,帝国还加强了对竞技运动的管理,平民也能在竞技娱乐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一时期,罗马重建了克劳狄神庙,修复了马尔采鲁斯剧场与卡皮托神庙。据统计,仅图密善在位时期(81—96年)新建的大型建筑就达21座,修复的大型建筑有25座,完成了其父兄在位时动工兴建的3座大型建筑。虽然当时的罗马人已经发明了新的建筑技术,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并降低成本,但是罗马皇帝仍尽量多地使用人工的力量。这一时期,平民从元首的福利政策中获益,丧失了参与政治的兴趣,成为元首制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材料二
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城市中,行会所奉行的契约性生产和逆市场主义经营保障了城市绝大多数工商业者的生存。现代意义上的民生含义包含了生存和发展两大方面,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中世纪西欧,生存是民生问题的主要方面。行会管制小商品生产与经营是为了保障城市工商业者的普遍生存,是民生保障的主要因素,而救助行会内部的穷人与不幸者也是为了保障城市特殊工商业者的生存,是民生保障的次要因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帝国的主要治国之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会对中世纪早期西欧城市民生的影响。(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一方面由于日本入华朝贡的使节不断生事,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政局出现极大动荡,导致贸易秩序混乱。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这批数目巨大的白银使葡萄牙商人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用白银和中国人交易瓷器、茶叶、生丝、黄金等价值连城的货物。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商业的发展,首推法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它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信贷业的中心。有不少满载美洲金银和商品的西班牙船首先在这里停泊,然后将货物转运欧洲各地。欧洲各国的出口商品也大都在这里集散。安特卫普的港口可同时停泊大小船只2000多艘。街上每日往来的外商达5000—6000人。各国的金融家、大商人在城内交易所大厦都设立了办事处,从事证券交易和投机买卖。安特卫普也是南部的经济重心。北部最大的城市是阿姆斯特丹,它的海运业和捕鱼业十分发达,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同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和俄国保持活跃的贸易关系,与西班牙的联系则比较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依据材料一,分析葡萄牙、澳门与日本三方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安特卫普能够成为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材料: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12分)

区域

时间

史料

欧洲

5—前1世纪

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

1世纪

《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

646

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

771

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

15世纪

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