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04

一、单选题

1.

仰韶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锄、石刀、石磨盘、骨铲等工具,而且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陶质器皿,种类包括鼎、釜、灶、罐、钵、碗、盆、壶、瓶等。据此可知(  )

A.手工业分工具有专业化的特征B.剩余产品推动早期国家的出现C.原始农业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D.黄河流域已具备农业生产能力

2.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3.

中唐之前的绘画强调 的广延, 咫尺千里 。宋代绘画有所突破:在许多画家看来,无边的世界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大多数人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他们期望在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中,去创造一个大境界。这一观念(  )

A.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了 偏安一隅 的时代特征C.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D.表明绘画艺术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4.

长寿元年(692年), 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内附……分置十州 ;景德三年(1006年),吐蕃部落发生疾疫,宋即 诏赐白龙脑、犀角、硫黄、安息香、白紫石英等药,凡七十六种 ;宋代“(喻厮啰政权)数使人至秦州,求内属 (注:嘣厮啰政权是青海河湟地区较大的藏族部落集团)。以上关于中原王朝与西藏地区的关系可以用来说明(  )

A.唐宋对西藏地区管理有相似之处B.政局稳定推动民族交融进程C.元代管辖西藏地区有其历史渊源D.中央集权促成少数民族内附

5.

下表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明清市镇研究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最能说明(  )

作者

书目

内容简介

范金民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

阐述了各地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江南市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张海英

《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

探讨了作为职能部门的各类政府管理机构在江南市镇发展中的作用

吴滔

《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

以苏州地区作为研究的个案,视角放在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上。

A.明清市镇主要发挥政治功能B.史学研究的视角是多维的C.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的原则D.明清江南是全国经济中心

6.

以下是一位同学研究中国近代前期经济变化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农副产品贸易中心的转移B.国内商品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扩大D.农村自然经济结构走向瓦解

7.

如下资料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
这次……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对于……时期许多重要的国策,更确定基本的方针。(  )

A.国民革命时期B.全面抗战初期C.局部抗战时期D.抗战相持阶段

8.

1965年前后,攀枝花迁入人口最多时有60多万人次。据统计,1982年攀枝花的汉族人口为732680人,比1964年增长201.07%,平均每年增长6.31%;少数民族人口为82472人,比1964年增长了79.42%。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国家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发展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C.东西部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D.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9.

20世纪80年代,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 深圳要由人治走向法治,建立自身的立法系统,建立特区法学研究所;要通过经济杠杆进行间接控制;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在必须运用行政手段时也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该报告主张(  )

A.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B.政府重在宏观调控C.贯彻 依法治国 战略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0.

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自宋以来,其宫庙等信仰史迹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下图是当代妈祖文化传播覆盖的国家。由此可知,妈祖信仰史迹的时空分布体现了(  )

A.近代东南沿海居民移民进程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持续繁盛C.中国海洋文化的广泛影响力D.全球化进程伴随文化多元化

11.

1927年,伊拉克境内出土了著名的 乌尔军旗 乌尔军旗 上边保留了4500年前苏美尔人的战车图形(如图所示),苏美尔战车有4个轮子,上面有2名士兵,由4头野驴拉动,车身是一个编织而成的篮子,车轮是实心的,形似中文繁体 字。苏美尔战车图形(  )

A.体现了技术进步是文明扩展的首要条件B.表明战争是苏美尔城邦交流的主要方式C.证实了中国战车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学说D.可用于研究古代西亚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12.

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杜林宣布改信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的 行家 ,提出了 一切经济现象都应该由政治原因来解释,即由暴力来解释 的观点。对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经济条件。恩格斯此举(  )

A.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B.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C.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13.

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有949个需要 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 ;其余工序, 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 。由此可知(  )

A.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要求B.电气革命促进了生产高效化C.福特工厂推动 福利国家 的建立D.机器生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4.

1982年11月开始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曾指出: 所有制方面的变革绝不会是一次性行动 这是一个长期的、多方面的、不应该简单化的过程 的,即私有制的,变成 我们 的,即公有制的,并非易事 。这一观点(  )

A.实现了对传统经济模式改造B.改革重点逐渐由经济转向政治C.突破了高度集中体制的限制D.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大空间

15.

1956年,埃及总统纳塞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其大胆举动激起了以色列、英国和法国的军事打击。当苏联威胁要站在埃及一边进行干预时,美国迅速向三个入侵国施压并迫使他们撤兵。该事件反映出(  )

A.两极格局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B.美苏两国对民族解放的推动作用C.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新趋势D.美苏两国的较量已超出欧洲范围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运货铁路。1877年,为保障北洋海军、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的煤炭需求,开滦矿务局计划修建铁路承担煤炭运输工作。此计划因守旧官员施压下被清政府撤销,直到次年复请修建才获准。开始曾用驴马拖拽,后改机车曳引。1885年,迫于中法战争的失败,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并以 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教 ,兼管铁路事务。1886年李鸿章奏准把唐胥铁路延展到芦台并计划与津沽铁路连接,同时向北展筑到山海关。这一计划,在巩固海防和东北边防的名义下,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金世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二
津浦铁路是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是旧中国铁路最为华彩的篇章。

津浦(津镇)铁路修建大事记

1898

容闳请修津镇铁路获得清政府批准。德国因美国资本参与该线途径山东,阻拦铁路修建。英国认为沙俄资本支持的芦汉铁路威胁其长江流域势力范围,要求清政府给予津镇铁路贷款权作为补偿。

1899

在英德利益妥协下,共同出资与中方签订《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借款订为740万英镑,年息5厘,借款期50年。

1900

义和团运动在华北兴起,筑路一事遭到当地民众反抗,正式合同各方都未再过问。

1903

英德要求与清政府速行商妥正式合同签订,清政府一直以拖延方式回应。

1905

收回利权运动和各省商办铁路运动蓬勃展开,直隶、山东、江苏三省绅商要求废除借款自行筹款修建津镇铁路。

1907

清政府批准自筹款项修建津镇铁路,英德两国获悉后以妨碍邦交为名向清政府提出诘问。后经各方谈判,三省以厘税做担保向英德借款,但办路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

1908

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6月正式开工修建。

——整理自金世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三
唐胥铁路起点 唐山铁路遗址(现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与津浦铁路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的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据《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天津附近铁路得以修建的契机和阻力。(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新变化?分析造成铁路修建过程曲折的原因。(8分)
(3)综上所述,分析唐胥铁路与津浦铁路入选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的理由。(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欧洲大陆对战争的坦然接受甚至喝彩似的欢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教育儿童们要以他们的历史传统为荣,要尊重被认为是独特的国家美德。这种民族显耀和民族独尊的教育极易导致偏激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信念,并使青年人不是畏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往战争。自然界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和应用。欧洲以往的局部和短暂的战争成为人们想象未来战争的范例,从而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摘编自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写在一战爆发100周年之际》

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经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以欧洲为主战场的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说明,几个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的欧洲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走向了极端,造成了欧洲自身的多次自相残杀和地位的衰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欧洲人心中对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迷信偶像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民族主义力量遭到了削弱。这种大战引起的欧洲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成为战后欧洲联合运动蓬勃兴起的重要的深层原因。

——黄正柏《阿登纳的欧洲联合政策及早期实施,兼谈德国对二战的反思》

材料三
关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南北差距扩大、贫困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引发矛盾冲突和恐怖活动;冷战结束后,原来被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和冲突凸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鼓动、利用乃至直接进行恐怖袭击;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刺激了恐怖主义恶性膨胀;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激化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反西方情绪,使某些恐怖袭击直接指向西方国家。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 战争被喝彩似的欢迎 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有关 民族国家 的思想演变历程。(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当前世界局势,请推介中国方案及其举措,并阐述其文化内涵。(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表2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表

时期

特色

先秦时期

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于晋献公曰: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豆类作物的叶子食者尚何预焉?

汉初

《淮南子》认为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是属于嗜欲重于滋味是一种邪气

魏晋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到了唐代,稻米又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麦类在唐后期又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稻、麦、粟这样的主食结构。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