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历史悠久,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学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一样,面临新的时代要求,肩负重大历史责任。
材料一
中国史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司马迁作纪传体通史《史记》,为的是
“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光作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希望统治者能够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人们称赞《史记》所述
“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故谓之实录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撰写《史通》,专设《直书》一篇,盛赞史学史上那些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学家。此外,中原地区历代王朝历史的更迭和衔接所产生的政治向心力和历史影响力不断为周边各族所认同,或作为学习的榜样,或自认为炎黄的后裔,以至自称是炎黄以来
“治统
”和周公、孔子以来
“道统
”的继承者。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一部分较为开明的地主阶级士大夫开始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当代史学,也研究中国边疆和世界各国的史地,从而形成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19世纪后期,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撰写外国史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史学为斗争工具,宣扬资产阶级进化论观点,批判封建正统史学,资产阶级新史学思潮随之勃然兴起。19世纪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家有意识地利用中外历史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以粉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梦想。
——摘编自陈永清《略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郭沫若在会上以《中国历史学上的新纪元》为题致辞,提出新中国史学发展在六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从个人兴趣出发的历史研究转向从事集体研究、从名山事业的研究态度转向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从贵古贱今的偏向转向注重近代史的研究、从大汉族主义转向注重研究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从欧美中心主义的思想转向注重研究亚洲历史,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张越《新中国史学的初建: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史学所具有的优良传统。(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史学所肩负的时代责任。(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