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京市第三届(1951—1952年)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构成情况
代表类别
|
具体类型
|
人数
|
政府代表
|
军官会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代表
|
17
|
党派代表
|
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三、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
30
|
机关及部队代表
|
卫戍部队、公安部队、机关工作人员
|
31
|
人民团体代表
|
工会、农协,工商业联合会,学联,妇联、医药卫生;新闻工作者;民主青年联合会;中苏友好协会;保卫世界和平反美国侵略委员会;供销合作总社;救济总会;体育总会
|
227
|
国营工矿企业职工代表
|
|
70
|
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工学生代表
|
|
45
|
区域代表
|
|
27
|
邀请代表
|
包含少数民族代表11名
|
71
|
——资料来源:依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79—1993)》第143—145页资料整理
材料二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构成(1954—1959)(单位:%)
工人
|
农民
|
干部
|
知识分子
|
民主党与无党派
|
归侨
|
军队
|
文教科技人员
|
其他
|
10.20
|
4.65
|
21.04
|
6.02
|
36.95
|
2.45
|
5.79
|
6.20
|
15.17
|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职业构成(1998—2003)(单位:%)
工人
|
农民
|
企业家
|
领导干部
|
基层干部
|
教授科研人员
|
中小学教师
|
作家艺术家
|
医生
|
金融业人士
|
军人警察
|
运动员
|
其他
|
1.01
|
1.88
|
20.54
|
41.55
|
1.24
|
11.66
|
1.71
|
1.61
|
2.31
|
2.59
|
0.67
|
2.62
|
0.44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构成特点及实践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以
“人大代表选举的时代性
”为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8分) |